3.2 严格消毒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舒适干燥。每批母猪、仔猪转出和转入前后,要对圈舍的门窗、墙壁、地面、料槽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尽可能的杀死周围环境中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母猪产仔后,应每天清理圈舍内的粪尿,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干燥。消毒要定期进行,消毒药品应针对不同的致病微生物经常更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对母猪体表进行彻底清洗,用高效低毒消毒剂进行体表消毒,临产前应用温热的0.1%高锰酸甲溶液冼涤母猪的阴门、乳房、腹部。进产房当天应对产房冲洗消毒,产前对母猪乳房、阴部及助产器等进行严格消毒,保持产栏卫生。
3.4 保温和通风
产房要保持干燥清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无论冬夏都要设置保温箱,保温箱的底部铺电热板,上面用红外线灯泡照射取暖并防止有贼风侵袭。可准备250W、150 W、100 W三种型号的红外线灯泡,以备不同阶段使用。冬季保温箱温度要做到l-3日龄34-32℃,3-7日龄30-8℃,7-25日龄25℃,温度过低是诱发大肠杆菌病的主要原因。
3.5 药物预防
为防止细菌性腹泻的发生,药物预防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跟据情况可在哺乳母猪料中加一些药物或直接对仔猪进行给药,如新霉素、磺胺类药物、氟哌酸、恩诺沙星、土霉素、卡巴氧、硫酸粘杆菌素、青、链霉素等敏感药物。病毒性腹泻没有有效的药品可以防治,但防治中一定要考虑继发感染带来的危害。球虫性腹泻占仔猪腹泻的13%。预防球虫性腹泻关键在7一10日龄,常用药品如百球清、地克珠利、氨丙琳等。
4 治疗
仔猪腹泻比较容易诊断,但对顽固性腹泻和具有腹泻症状的病例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治疗要采用综合防治、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4.1 及时补液
对脱水严重的仔猪应采用喂服口服补液或腹腔补液(葡萄糖20 g、氯化钾1.5 g、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3.5 g、加水到1000ml)的方法,及时补充失去的体液、电解质,以恢复机体的正常循环,维持恒定的电解质、酸碱平衡,从而达到纠正脱水和酸中毒。
4.2 调节胃肠功能
内服乳酶生、胃蛋白酶、鞣酸蛋白酶和干酵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