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翁长江研究员领导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免疫逃逸机制上取得取得新进展,发现非洲猪瘟病毒pS273R能够通过非典型切割Gasdermin D抑制细胞焦亡,相关研究结果以“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pS273R Inhibits Pyroptosis by Non-canonically Cleaving Gasdermin D”为题,于12月7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能够感染家猪和野猪的病毒性出血性疾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ASFV病毒粒子包含一个长双链DNA,编码超过150种蛋白质,其中很多蛋白质不仅参与病毒的生命周期,还参与病毒的免疫逃逸,然而目前对ASFV的免疫逃逸机制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发现ASFV编码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pS273R能够结合细胞焦亡的执行蛋白Gasdermin D (GSDMD)。进一步的研究表明,ASFV pS273R依赖其酶活性特异性切割GSDMD的G107-A108位点,产生一个较短的GSDMD 氨基端片段(GSDMD-N1-107)。该片段与宿主细胞Caspase-1切割GSDMD产生的氨基端片段(GSDMD-N1-279)明显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pS273R切割了GSDMD-N1-279, 所产生的GSDMD-N1-107和GSDMD-N107-279均不触发细胞焦亡,揭示ASFV pS273R蛋白够通过切割GSDMD阻碍细胞焦亡的发生,从而有利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该研究成果揭示了pS273R在炎症反应和ASFV复制中的重要功能,发现了ASFV免疫逃逸的一种新机制,为ASFV的防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药物靶点。
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洲猪瘟专项项目(31941002)和面上项目(32172874)的资助下完成的。硕士研究生赵改红和博士研究生李婷婷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创新团队翁长江首席和郑君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能够感染家猪和野猪的病毒性出血性疾病,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ASFV病毒粒子包含一个长双链DNA,编码超过150种蛋白质,其中很多蛋白质不仅参与病毒的生命周期,还参与病毒的免疫逃逸,然而目前对ASFV的免疫逃逸机制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发现ASFV编码的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pS273R能够结合细胞焦亡的执行蛋白Gasdermin D (GSDMD)。进一步的研究表明,ASFV pS273R依赖其酶活性特异性切割GSDMD的G107-A108位点,产生一个较短的GSDMD 氨基端片段(GSDMD-N1-107)。该片段与宿主细胞Caspase-1切割GSDMD产生的氨基端片段(GSDMD-N1-279)明显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pS273R切割了GSDMD-N1-279, 所产生的GSDMD-N1-107和GSDMD-N107-279均不触发细胞焦亡,揭示ASFV pS273R蛋白够通过切割GSDMD阻碍细胞焦亡的发生,从而有利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该研究成果揭示了pS273R在炎症反应和ASFV复制中的重要功能,发现了ASFV免疫逃逸的一种新机制,为ASFV的防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药物靶点。
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洲猪瘟专项项目(31941002)和面上项目(32172874)的资助下完成的。硕士研究生赵改红和博士研究生李婷婷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创新团队翁长江首席和郑君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