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菲律宾农业部宣布暂停进口、销售及加工部分国家的猪肉。据5日最新消息,菲律宾已经将暂停进口猪肉的名单从16个国家和地区扩大至20个,其中包括捷克、波兰、乌克兰、匈牙利等多个欧洲国家,意味着菲律宾这个欧洲最主要的猪肉出口市场正缓缓关上大门。
近年来,菲律宾在欧盟肉类出口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截至今年5月,菲律宾仍然是欧盟第四大猪肉买家,而德国更是以每年8万吨猪肉的出口量成为了菲律宾最主要的肉类供应国。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在2028年之前,菲律宾每年肉类产量的平均增速为1.85%,但每年的需求增速却高达2.27%,预计到2028年时,菲律宾每年需要进口92.4万吨肉类,相当于当前进口量的两倍。但如今菲律宾再度扩大名单数量,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欧洲国家对菲出口更多猪肉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欧洲国家或将更多地转向中国市场。
其实,欧洲早已“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德国养猪协会(ISN)透露,中国是德国除欧盟以外的第一大猪肉出口目标市场,预计年均出口额可达5亿欧元。而进入今年4月以来,中国对欧洲猪肉的需求急剧升高,直接推动德国生猪价格每头上升近20欧元,弥补了德国猪肉供应商一部分因出口减少而造成的损失。
因此,德国农业部部长在今年6月时亲自前往中国,希望能促成中国进一步放宽对德国肉类农产品的进口标准。
此外,在中国市场需求的庞大吸引力下,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也纷纷向伸出橄榄枝,试图为中国供应更多农产品,其中乌克兰更是一口气和中国签订了五份合作协议,并拿下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合作清单。由此看来,在菲律宾关闭大门后,欧洲将中国视为另一大肉类出口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