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记者 朱佳玉 林娜)非瘟与环保是当下养猪业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但这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强的关联性,环保意识低下必然导致猪场卫生条件及生物安全防控不达标,这样的环境给疾病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当前的环保高压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天兆猪业余式猪场如何持续创新养猪模式,如何实现 “防非抗瘟”,助力养猪业提档升级?

天兆猪业在养猪路上探索多年,现如今全国布局30余家区域公司,其中有2个是国家核心育种场。在非洲猪瘟以及环保高压的背景下,天兆猪业聆听客户需求,为养户提供最好的服务,‘非’常时期,帮助中国广大养户共渡难关!

天兆猪业展位
生物安全防控——三无四省,五层防护
众所周知,传统养猪技术存在着许多缺陷和漏洞,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些缺陷在目前非洲猪瘟肆意蔓延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尤为明显。当记者问及:“天兆猪业“多点式多批次生产模式”防控优势在哪里?”余平董事长风趣地回答道:“生物安全防控方面最重要的便是做到全进全出,在所有生产方法中,多点式批次化生产模式不仅能够保证“火烧连营”的情况不会发生,还能更好地把控每一批次的管理。”
其次,天兆猪业采用的猪场建设模式——余式猪场也极大地保障了生物安全,三无四省,五层防护的特点让猪场在环保方面做到无污水、无臭味、无死猪;在成本上做到省土地、省投资、省能源、省人工;在防控方面做到层层防护,让病毒无法进入猪场。

余平董事长与记者合影
防控非洲猪瘟——不喊口号 猪场实践
据了解,天兆猪业在生物安全方面一直遵循着“生物安全、以猪为本、管理专业、数据准确”十六字经,在非洲猪瘟疫情无比严峻的当前,余平董事长坚定地说道:“当下非洲猪瘟仍处于无药的阶段,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而是应该落到实处,面面俱到,更加严格地做好生物安全管理!”
之前,记者对天兆猪业“生物安全、以猪为本、管理专业、数据准确”十六字经有浅显的了解,采访过程中余平董事长详细告诉记者:“生物安全是动保管理体系、疫病防控体系、以猪为本是猪场布局、规划建设体系,猪的营养管理体系、育种体系、管理专业是标准化作业手册、天兆猪业管理手册、数据准确是报表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
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天兆猪业从未放松警惕,早在2009年天兆猪业便放弃使用同源性产品,开始使用制粒产品。自2018年8月初非洲猪瘟第一例确诊后,9月天兆猪业便开始采用85℃三分钟制粒,10月份以后要求饲料厂开始使用2017年以前的原料,从源头解决饲料安全问题。
有人认为85℃或许温度过高,容易破坏原料营养成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只有确保饲料中没有毒素,才能够保证猪场的生物安全问题。他谈及:“从目前情况看,高温肯定会比低温好,至少能够杀死一些病毒,在这种情况下,做总比不做强,对于养猪行业来讲,生物安全防控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使没有非洲猪瘟也有蓝耳病、伪狂犬、传统猪瘟等疾病,已研发出疫苗的疾病可治,但是非洲猪瘟到目前还是处于无药可治的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做得更好才能笑到最后!”
聚焦行业热点——洗消中心 复养案例
洗消总比不作为强!
针对业内对于现代化洗消中心的质疑,余董事长回应:“洗总比不洗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不同的洗消中心只能洗不同的车,就比如场内的饲料车是比较安全的,这种情况就应该用到单独的洗消中心。外来车辆应该用另外的洗消中心,不能够将其混为一谈。若是仍然不放心还可以采取更为安全的采取洗消烘干一体化,从洗消环节入手,切断非洲猪瘟传播途径是有可能的。”
“复养”理论上能成功!
除了非洲猪瘟防控之外,灾后复产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复养”的核心仍在于如何将猪场病毒杀死,余董事长认为:“我虽没有亲眼见过,但有人说他们已经成功了,虽然不能保证最后的成功,但是从理论上分析是能够成功的,因为“复养”的核心在于清洗消毒、干燥、高温、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清洗完成后,做好干燥工作、若是还有病毒那就用高温来消毒。加之夏天即将来临,温度也会升高,只要等到那个时候,便能够将其拖死。从理论上来讲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其他是否能够成功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养猪业早已经变得科技化和规模化。天兆猪业余式猪场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业化的思维,信息化的手段,改变了传统养猪业中脏、乱、差,让人避之不及的养殖环境,让养猪发生了改变。不仅提高了养猪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也真正让从业群体从中实现了互利多赢。我们有理由相信,余式猪场模式将在未来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复制,让越来越多的养猪人受益,推动养猪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