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企业创新才有未来
桂林山水甲天下,9月25—26日,160多名冠绝养猪行业的企业家汇聚桂林,共同参与了由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动保”)与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源”)举办的“聚力赋能共赢未来”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实战峰会。
01、研发实力能否拯救内卷的动保业?
动保行业近几年被认为是“内卷”严重的行业:许多传统的疫苗,比如口蹄疫疫苗等已经从高峰期的十多元一头份,跌至如今的不足2元/头份;圆环疫苗,虽技术上经历了从全病毒灭活苗-基因工程苗-联苗等几次升级,价格也从十多元降到了不到一半左右。
价格下滑、市场萎缩、款期延长像一层层阴霾笼罩着诸多动保企业,2025年上半年,一些上市的动保企业公布的上半年的业绩也出现了严重下滑。
动保企业如何打破这一现象,养殖户如何选择更适合自身猪场的最优疫病防控方案?此次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实战峰会也给出了答案。
作为中国医药集团旗下唯一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动物生物制品“国家队”,国药动保成立之初就保持着强有力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实力。这些年,国药动保凭借圆环类疫苗、蓝耳类疫苗、腹泻类疫苗、细菌类疫苗等核心技术与产品稳居市场前列。

国药动保因此也收获了行业的深度认可——国内前30强养殖集团中,24家与国药动保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国药动保联合了600余个渠道经销商共同服务养殖群体。“不仅如此,在国际布局方面,国药动保的产品已进入全球16个国家。”国药动保总经理孙文在欢迎晚宴上表示。
国药动保现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制品基因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这些科研平台,国药动保近两年取得了不少突破,包括:取得全球首个猪圆环3型疫苗临床批件、猪圆环2+3型临床批件,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等多个新产品成功上市等。
目前,全行业高度关注的非瘟疫苗研发,国药动保也是首批获得临床批件的企业之一,“这标志着我们在非瘟疫苗研发方面处于国内第一方阵且略有领先的位置。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推动了整个动物保健行业的技术进步。”孙文说。
02、为什么头部企业扎堆参观力源?
本次活动,国药动保将地址选在了桂林,并与力源集团合作,显得用意深刻。力源集团,这家创立72年的企业,只用了海大集团三分之一的员工数量(约14000人),却创造了海大集团七成以上的利润,堪称业内奇迹。
力源采用了全员持股模式,最大的股东占股不超过2%。力源集团“处处不谈效率,却透露着效益”,以采购部门举例,14名采购人员负责采购500亿元左右的原料物资等,而其他同等规模企业采购部门人数就是力源的数倍。
力源坚持长期主义,能者上位的原则,董事长由持股员工一股一票选举出来,带领企业建立前进。如今的力源已经经历了三代人,业务涵盖饲料、种猪、生鲜等、添加剂等。
9月25日及26日下午,由国药动保华南区总监凌秀强带队,一批来自福建、江西、湖南和广东的养猪企业老板参观了力源集团桂林总部。
许多养猪人感叹,这里没有设置保安,入口也毫不起眼,甚至办公楼内部装修都可以用“过于朴素”来形容。
然而,力源正是在这里起家并发展壮大,如今成了饲料遍布13个省、78家工厂、2024年销量1400万吨的巨头;在养殖领域,力源拥有基础母猪13万头,肉猪年出栏350万头,黄羽鸡8000万只,鸭苗7000万羽;力源还有160多家“力源生鲜厨房”生鲜超市,年销售额超过13亿;在饲料添加剂板块,有精诚生物。
在二楼的小会议室里,众多养猪老板对力源这一模式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纷纷向公司副总裁覃世金、种猪事业部兽医总监莫玉鹏等请教管理模式和猪场管理方案。
03、聚力赋能共赢未来

9月26日的论坛上,国药动保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兼猪产品事业部总监谢忱主持了该活动,“我们以“聚力赋能共赢未来”为主题,不仅要带大家解锁疫病防控的实战方案,更要分享国药动保在重磅产品的研发进展,让大家看到“国家队”的科研实力;要通过深度交流,把腹泻防控问题、蓝耳防控问题讲透,帮大家解决养殖痛点、提升效益。”谢忱说。

国药动保副总经理冯钊介绍了国药动保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公司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于2019年立项,前不久获得了国家临床试验批复。在圆环病毒方面,公司的猪圆环病毒3型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属于国家1类新兽药)已经申报。
此外,针对常年的仔猪腹泻,国药动保研发中心根据腹泻的种类:病毒性、细菌性等均开发出了相应的产品,以病毒性腹泻为例,以博卡病毒、轮状病毒等多类病毒均可以导致这类疾病,国药动保根据其成因,也分别研制了相应的疫苗产品,并设计了针对方案。

力源集团副总裁理覃世金,介绍了力源的发展历程,以及力源的奥秘。作为一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老板”的公司,力源坚持几个原则:投资方面,坚持自有资金固投(控制周期风险),坚持建立资金蓄水池,所有的原料和物资100%现金采购;合作理念上,成就客户就是成就自己,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无优势不发展(禽、食品等),所有的发展计划,需要等公司在该领域确实能够占据前三后,才重点发展;打破传统企业部门之间的隔阂,一切导向产品竞争力;领导无考核,这体现了企业坚持长期主义的行为。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余兴龙作为深耕蓝耳病防控研究数十年的专家,手握不计其数的实战案例,他重新梳理了关于蓝耳病防控的几个关键问题:1、蓝耳病病毒是一个条件性致病病原。2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估。3,遗传变异和重组。4、蓝耳病毒的持续性感染。5、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现象。
余兴龙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经验,分析得出蓝耳病感染猪群过程中猪体内N抗体和GP抗体的水平,与猪群免疫状态的相关性。他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分析,猪场可以据此及时调整免疫和处理方案。他也为各种感染阶段的蓝耳病阳性场、稳定场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案例和数据指导。

国药动保博士创新团队负责人胡玉立博士现场分享了《秋冬季仔猪腹泻新型防控策略》。他详细分析了导致流行性腹泻的各类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丁型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等临床案例。针对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丁型冠状病毒,公司已经研发出高效疫苗;针对轮状病毒,已建立G1、G4、G5、G9基因型病毒库,目前临床上G9基因型流行率最高,超过了50%。
对于新发腹泻类病毒如博卡病毒,公司也有相应的疫苗储备。此外,对两种细菌性腹泻——A型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公司也正推出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梭菌联苗疫苗。

国药动保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徐敏现场分享了《猪场圆环类疫病防控实践案例》。目前,圆环病毒在猪、禽为代表的多种生物中都有,因此难以净化。但由于其能引起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且对生产效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养猪重点防控的疾病。
近年来该病病毒仍以2b和2d基因亚型为主,且混感比例高。但两者都是同一个血清型,因此同一个疫苗的交叉保护率都还不错。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猪圆环病毒3型,有致病性,仔猪的问题上升,当前在母猪产仔阶段出现比较多。感染后日增重明显会降低。国药动保的圆环病毒3型疫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圆环疫苗免疫母猪会提高生产效益。通过圆环的改善能很好地帮助蓝耳和支原体的改善。

力源总裁助理曾其恒重点介绍了力源集团养猪成本管理与星联盟企业对标数据解析。力源集团养猪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12年力源成立第一家养猪公司,2016年推进sp种猪场建设。
公司连续三次丹麦引种,组建了两个核心育种场。到2025年,公司已经形成三个品种合计32个家系,已经有3个原种场、肉猪出栏量已经预计会超过500万头。
由力源发起的养猪组织星联盟,共有16家集团公司。星联盟组织成员定期交流养猪的各项指标数据,用于指导内部成员生产。作为星联盟组织的秘书长,曾其恒发现同一生产体系内,大量生产数据显示不同的配套品系,育肥端核心经济指标参差不齐,进步空间很大。
曾其恒分析,中国规模场过去5年PSY水平进步较快,5年进展6.49头(从17.54头~24.03头),年均进展1.3头。如果中国达到了美国MSY25的水平,未来只需2800头万头母猪就可以满足。

在许多动保企业强调增效降本的今天,强大的研发实力仍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次实战峰会为下一步的养猪持续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活动现场的养殖企业家们表示干货满满,将不再盲目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