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兽药 > 兽药资讯 > 动保企业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高效助产新突破:无针注射卡贝缩宫素对母猪产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宁波第二激素厂   2025-09-03 16:04:27   查看:  次

  01、引言

  在现代化养猪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规模化养殖模式下母猪产程过长已成为制约生产效益的突出难题。数据显示,当前国内规模化猪场经产母猪平均产程达3.5-5小时,头胎母猪更长达6-8小时,较十年前延长近40%。产程超过5小时的母猪群体中,死胎率可攀升至12.8%,显著高于正常产程母猪的4.3%,同时伴随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发病率增加2.3倍,直接导致每头母猪年经济损失超800元。这种生产困境源于品种改良带来的产仔数提升(现代母猪平均窝产仔数达14.2头,较传统品种增加35%)、限位栏饲养导致的运动不足,以及分娩时的应激累积等多重因素叠加。

  传统助产方案中,肌肉或阴户注射缩宫素是应对产程延长的主要手段,但临床应用中暴露出显著痛点。缩宫素半衰期仅3-4分钟,需反复注射才能维持药效,不仅增加劳动强度,还易引发子宫强直性收缩,导致胎儿缺氧窒息。某大型养殖集团的统计显示,盲目使用传统缩宫素的母猪群体,弱仔率反而升高7.6%。

  在此背景下,无针注射技术与长效缩宫素类似物的协同应用展现出突破性价值。无针注射通过0.3mm孔径的高压射流装置,将药物以450m/s的速度穿透皮肤,在皮下形成直径3-5cm的弥散性药池,实现快速吸收的同时避免针头应激。而卡贝缩宫素作为人工合成的长效制剂,通过对缩宫素分子结构的修饰,使其受体结合力提升2倍,半衰期延长至40-50分钟,药效持续时间达传统制剂的8-10倍。

  本研究聚焦无针注射由宁波第二激素厂研发的“贝尔奇”(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在母猪助产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系统比较其与传统注射方式的产程指标、繁殖性能及动物福利差异,旨在构建一套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化助产方案。

  02、卡贝缩宫素的药理特性与优势

  2.1、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


  卡贝缩宫素作为人工合成的长效缩宫素类似物,其分子结构在缩宫素基础上进行了两处关键修饰:将1位半胱氨酸替换为3-巯基丙酸,同时在6位酪氨酸残基引入氨基己酰基侧链。这种结构改造使卡贝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缩宫素受体的亲和力提升约1.8倍,且不易被胎盘和子宫组织中的缩宫素酶降解。药物进入体内后,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激活磷脂酶C,促进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引发子宫节律性收缩。其独特的侧链结构延长了分子半衰期至40-50分钟,是缩宫素的8-10倍,这一药理学特性为单次给药实现长效助产提供了分子基础。

  2.2、与传统缩宫素的对比分析




  卡贝缩宫素与传统缩宫素在临床应用中呈现显著差异。传统缩宫素因作用时间短暂,需多次注射维持药效,反复刺激易导致子宫强直性收缩,增加胎儿窘迫风险;而卡贝缩宫素通过缓慢释放实现的节律性收缩,更符合生理分娩的子宫活动模式,可减少子宫过度收缩引发的胎盘血流中断。在副作用方面,传统缩宫素强制性收缩可能导致子宫破裂(发生率1.5%),而卡贝缩宫素因受体选择性结合,相关风险降至0.3%以下。

  2.3、在母猪分娩中的核心优势

  卡贝缩宫素在母猪助产中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一是通过长效节律性收缩实现产程精准调控,临床数据显示可使经产母猪产程缩短至2.8-3.2小时,较传统缩宫素组再缩短22%;二是降低死胎率效果显著,其温和的子宫收缩特性减少胎儿宫内缺氧时间,使窝均死胎数从1.2头降至0.7头;三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药物持续作用可加速子宫肌层收缩复位,使恶露排净时间缩短12-24小时,子宫体积在产后48小时恢复至产前60%以上。

  03、无针注射技术原理与应用优势

  3.1、技术原理与设备特性


  无针注射技术通过高压动力装置将药液加压至20-30MPa,药液经0.15-0.3mm孔径的喷嘴形成高速射流(400-600m/s),穿透皮肤后在皮下组织形成直径3-5cm的弥散性药池。这种"液体针头"机制使药物通过皮下间隙扩散吸收,避免传统针头对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

  3.2、与传统针头注射的性能对比
 


  无针注射在规模化养殖场景中展现出显著性能优势。注射效率提升80-100%,某万头猪场数据显示,批次分娩时可减少2名操作人员。安全性上,无针系统无需更换针头,配合自动消毒模块,将病原交叉传播风险降至传统方式的1/30。

  3.3、在规模化猪场的适配性

  母猪皮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而卡贝缩宫素为小分子化药,注射后可迅速进入血液,作用于靶器官。无针注射技术与批次化生产体系具有高度兼容性。河南某5万头母猪场的应用案例显示,在同期发情-同期分娩管理模式下,无针注射系统可实现单日300头母猪的集中助产,较传统方式节省3小时操作时间。

  04、无针注射“贝尔奇”的应用效果评估

  4.1、试验设计

  4.1.1试验动物


  试验选取河南某规模化猪场中,同一批中的胎次、大小和体况相近的“长大”二元杂交分娩前母猪300头。

  4.1.2试验主要仪器及产品

  1mL一次性医用无菌注射器;0.2mL无针电动皮内注射器;“贝尔奇”(卡贝缩宫素注射液,10mL:0.7mg/支),宁波第二激素厂。

  4.2、试验方法

  试验动物分组设计和试验方法如下: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00头试验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头,其中试验组1母猪在分娩出第一头仔猪后,应用无针注射器臀部注射“贝尔奇”0.5mL/头(35µg)(见图1A)。试验组2母猪在分娩出第一头仔猪后,阴户注射“贝尔奇”0.5mL/头(35µg)(见图1B)。试验组3为对照组。试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各组母猪的产程、死胎头数及是否助产等数据。


  4.3、产程缩短效果分析

  注射“贝尔奇”展现出显著的产程调控效果。在经产母猪群体中,无针皮下注射35μg“贝尔奇”后,平均总产程缩短至2.8±0.5小时,较传统针头注射卡贝缩宫素组差异不显著,较空白对照组(5.6±0.9小时)缩短49.1%。产仔间隔呈现规律性改善,其中第5-10头仔猪的分娩间隔缩短最为明显(减少7.2分钟),显示药物在产程中段仍保持稳定药效。




  不同胎次母猪对注射“贝尔奇”的响应存在差异。初产母猪产程缩短幅度达35.7%(从5.3小时至3.4小时),经产母猪缩短31.8%(从4.1小时至2.8小时),显示药物对产程延长更严重的初产群体效果更显著。产仔数分层分析表明,窝产14头以上的母猪产程缩短绝对值最大(减少1.9小时),印证了药物在高产母猪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显示“贝尔奇”应用无针注射器皮内给药和常规注射器针头给药,在缩短母猪产程上的效果无差异。

  05、结论

  这种"长效药物+无针递送"的创新组合,既解决了传统缩宫素作用短暂、需重复注射的弊端,又消除了针头注射带来的应激与交叉感染风险,为破解母猪产程管理难题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

  临床数据证实,该技术可使母猪平均产程缩短至2.8小时,较传统缩宫素注射减少33.3%,死胎率降低2.28个百分点。无针注射系统将单次操作时间压缩至0.3秒,配合弥散性给药特性,使母猪产后应激反应显著减轻。

  综合效益分析显示,应用该技术的母猪群体年人均养殖效益增加1.2万元/千头,设备投入回收期控制在8-11个月,在不同规模猪场均表现出良好的经济适配性。

 


  企业简介

  宁波第二激素厂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集原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兽用繁殖激素高新科技型企业,是兽药激素行业首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慈溪市‘百强’企业”、“慈溪市‘纳税百强’企业”等荣誉。

  企业兽用繁殖激素产品齐全,广泛应用于猪、牛、羊、鱼、宠物等领域。企业始终坚持以“做行业卓越品质,创国际一流品牌”为宗旨,主要原料自研自产,依托近40年的人药底蕴,采用人药制剂工艺技术,整体提升兽用激素制剂品质。

  企业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发国内领先的兽用激素产品和应用技术。目前研发产品已累计获得国家新兽药注册20个(其中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12个),并保持每年有2~3个新兽药报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1项;自主研发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2项,全面覆盖所有核心产品。2023年,布舍林(注射用布舍瑞林)、贝尔奇(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原料和制剂分别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同孕宝(烯丙孕素片)获批国家四类新兽药,剂型升级,国际首创;2024年,企业申报的缩宫素原料药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填补了国内兽用缩宫素原料药质量标准的空白,属国内兽药行业首创;2025年,黄体酮阴道缓释剂(羊用)获批国家五类新兽药,填补国内空白,属国内首创。

  企业始终秉承“激素担当,促进动物繁殖健康”的使命,努力为广大客户打造高品质的兽用激素产品,建立了多套适合于不同养殖规模和应用场景的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奶牛同期发情技术、羊超数排卵、同期发情与诱导发情处理程序,为客户提供完整、高效的繁育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国内养殖业高效繁育和创新发展,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