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猪互相接触和冲突的几率也大,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
2、饲料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的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盐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3、应激因素。如天气异常变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光照过强,受到各种惊吓等。
4、非自繁自养的猪群居。有异味也发生咬斗。同群的猪是靠嗅觉辨别气味,相互熟悉的。如果育肥猪不是自繁自养,而是具有不同的来源,在对猪进行分群时,容易发生咬斗。
5、其它因素。如料槽少或饮水位置不足,为争食争水,易发生相互咬斗。体内外有寄生虫如虱疥螨、蛔虫等,猪皮肤刺痒烦躁,也会咬斗。
预防猪相互咬斗的措施
1、饲养密度要适宜。规模化养猪要求每头猪需占有1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2、饲养群体要合理。同一栏内饲养的猪体重相差悬殊,体重较小和体弱的猪往往成为被咬的对象。一旦有一头被咬,会群起而攻之,发展到相互咬耳咬尾。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情和采食习惯等方面近似的猪组群饲养,每组以10头左右为宜。
3、饲料营养要全面。如果营养缺乏,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猪互咬。因此应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特别是不能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饲养方法要得当。必须采用充足的饲喂方法,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每天定时定量向圈舍内投喂野草、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供猪叼食。
5、定期驱虫,及时断尾。每年春秋季分别定期对猪进行预防性驱虫。1)仔猪:断奶仔猪转群前注射驱除体外寄生虫1次。2)育肥猪:120日龄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3)后备公、母猪:120日龄和配种前各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4)成年公、母猪:公猪每年春、秋季各驱除体内寄生虫1次,每季度注射驱除体外寄生虫1次;母猪每季度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临产前两周注射驱除体外寄生虫1次。在仔猪刚生下的1-2天内应对其断尾。
来源:综合今日畜牧技术
1、饲养密度过大。猪互相接触和冲突的几率也大,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
2、饲料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的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盐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3、应激因素。如天气异常变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光照过强,受到各种惊吓等。
4、非自繁自养的猪群居。有异味也发生咬斗。同群的猪是靠嗅觉辨别气味,相互熟悉的。如果育肥猪不是自繁自养,而是具有不同的来源,在对猪进行分群时,容易发生咬斗。
5、其它因素。如料槽少或饮水位置不足,为争食争水,易发生相互咬斗。体内外有寄生虫如虱疥螨、蛔虫等,猪皮肤刺痒烦躁,也会咬斗。
预防猪相互咬斗的措施
1、饲养密度要适宜。规模化养猪要求每头猪需占有1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2、饲养群体要合理。同一栏内饲养的猪体重相差悬殊,体重较小和体弱的猪往往成为被咬的对象。一旦有一头被咬,会群起而攻之,发展到相互咬耳咬尾。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情和采食习惯等方面近似的猪组群饲养,每组以10头左右为宜。
3、饲料营养要全面。如果营养缺乏,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猪互咬。因此应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特别是不能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饲养方法要得当。必须采用充足的饲喂方法,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每天定时定量向圈舍内投喂野草、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供猪叼食。
5、定期驱虫,及时断尾。每年春秋季分别定期对猪进行预防性驱虫。1)仔猪:断奶仔猪转群前注射驱除体外寄生虫1次。2)育肥猪:120日龄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3)后备公、母猪:120日龄和配种前各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4)成年公、母猪:公猪每年春、秋季各驱除体内寄生虫1次,每季度注射驱除体外寄生虫1次;母猪每季度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临产前两周注射驱除体外寄生虫1次。在仔猪刚生下的1-2天内应对其断尾。
来源:综合今日畜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