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特征大揭秘
猪冷泻病,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发,这两种病毒均属冠状病毒科,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它们能在猪群中迅速传播,感染各种年龄段的猪,一旦猪群中招,便可能引发一场健康危机。
不同年龄的猪感染后的表现有所不同。其中,10日龄内的仔猪最为脆弱,一旦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
这些仔猪发病时,常突然呕吐,紧接着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还夹杂着未消化的凝乳块,就像喷射状一样,场面不忍直视。
由于腹泻太过剧烈,仔猪会迅速脱水,精神变得沉郁,被毛也变得粗乱,严重的话,2-5日龄内就可能死亡,病死率最高可达100%。
而对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公、母猪来说,发病后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有时会出现呕吐,拉黄绿色或褐色水样稀便,还可能伴有气体。
虽然它们的死亡率较低,但患病期间生长速度会明显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这对于养殖户来说,也是不小的经济损失。
二、探寻背后的诱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冷泻病如此猖獗呢?这背后的诱因复杂多样,主要集中在气候、饲养管理及疾病因素这几个方面:
气候因素首当其冲,寒冷天气是猪冷泻病的高发催化剂。当气温骤降,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猪群很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
仔猪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对寒冷更为敏感,在这种环境下,它们的免疫力会急剧下降,为病毒的入侵创造了绝佳条件。比如在一些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常常降至零下,若猪舍的保暖措施不到位,仔猪就极易感染猪冷泻病。
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引发猪冷泻病的重要因素。潮湿的环境为病毒和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一旦猪舍内湿度过高,猪群就仿佛生活在一个充满病原体的危险区域。
突然变换饲料,猪的肠胃一时难以适应,就像我们人类突然改变饮食习惯会闹肚子一样,猪也会出现消化紊乱,从而增加患病风险。长途运输过程中,猪会面临拥挤、颠簸、饥饿等多种应激,这会使它们的抵抗力大幅降低,容易感染病毒。
秋季猪舍恶劣的饲养条件,如通风不良、卫生状况差等,都可能促使猪冷泻病的发生和流行,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疾病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当猪感染了传染性胃肠炎或猪流行性腹泻,若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就会迅速发展,引发猪冷泻病。这些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健康猪群一旦接触到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等媒介,通过呼吸和消化道会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