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中猪腹泻多发,只有明确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控制病情,使病猪尽快恢复健康。下面介绍几种引起猪腹泻的疾病的防治。
一、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肠道疾病,本病毒能在猪肾、猪甲状腺、猪睾丸等细胞内增殖。母猪感染后可通过乳汁传染给仔猪。病初仔猪呕吐,接着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灰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随即脱水、消瘦,2~7天死亡。育肥猪或成年猪症状较轻,表现为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哺乳母猪泌乳减少,一般经3~7天可恢复,很少发生死亡。
猪舍里一旦有猪只感染发病,出现腹泻,要立即进行隔离,防止传染健康猪。此外,及时进行补液治疗,防止仔猪脱水,同时配合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药物。
在生产中,最好采用检疫、消毒、进行疫苗注射等措施预防本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场地、用具等应严格消毒。
二、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引起的两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一般出生后3~10天的仔猪多发生黄痢,出生10天以后的仔猪多发生白痢。发病仔猪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治疗
在仔猪发病早期,可用新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0.15~0.25克,或庆大霉素4万~8万单位,每天灌服2~3次,连续3~4天。需要说明的是,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口服或胃管投服给药的治疗效果比注射给药的治疗效果好,但在仔猪已发生大肠杆菌全身性感染后,应配合上述几种药物的注射。
在经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数次使仔猪病情好转后,可改用EM菌等微生态制剂灌服或拌料7~10天,以帮助仔猪肠道建立正常菌群,防止疾病复发,并可增强仔猪抗病能力,提高其生长速度。
严重脱水是仔猪黄白痢造成仔猪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应灌服或让仔猪充分饮用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药液要现配现用,保持新鲜干净。仔猪出现水样腹泻时,可口服或注射少量阿托品或654-2(山莨菪碱),也可灌服复方苯乙哌啶片,每天2~3次,在水泻停止后,应立即停用。
2、预防
母猪产前7天及产后当日各注射长效抗菌药物1次,或用青霉素800万单位混合链霉素200万单位注射,每天2次,于产前、产后各注射3天,可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白痢。初产母猪场及发病较严重的猪场应在母猪产前40天和产前20天各接种1次疫苗,一般的猪场在母猪产前20天接种1次疫苗即可。
为了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白痢,可在初生仔猪未吃奶前灌服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并根据情况连续灌服2~3天,每天2次;还可灌服微生态制剂生命源。在头3天要将吃完奶后的仔猪赶入保温箱(产房一定要配有保温箱,并采用挂保温灯等方式使箱内温度达到35℃左右),保温对预防仔猪黄白痢也很重要。在仔猪出生后2~3天及7~10天各注射牲血素1~2毫升,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预防仔猪白痢的发生。在饲料中加入0.5%~1%的柠檬酸,也有降低发病率的作用。
三、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淡红色、有恶臭。患猪腹下和耳下皮肤呈红色,后期呈紫色。该病可用磺胺类药物、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进行治疗。
仔猪副伤寒主要是因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而引发和传播的,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增强仔猪抵抗力,经常洗刷饲管用具和食槽,圈舍要清洁,保持干燥,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仔猪要提前补料,防止乱吃脏物。断乳仔猪根据体质强弱、大小分槽饲喂,给予优质而易消化的饲料,适当补充矿物质,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本病的常发地区,可对1月龄以上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法:用20%氢氧化铝稀释,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9个月;口服法: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10毫升,掺入料中喂服。
一、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肠道疾病,本病毒能在猪肾、猪甲状腺、猪睾丸等细胞内增殖。母猪感染后可通过乳汁传染给仔猪。病初仔猪呕吐,接着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灰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随即脱水、消瘦,2~7天死亡。育肥猪或成年猪症状较轻,表现为减食、腹泻、消瘦,有时呕吐。哺乳母猪泌乳减少,一般经3~7天可恢复,很少发生死亡。
猪舍里一旦有猪只感染发病,出现腹泻,要立即进行隔离,防止传染健康猪。此外,及时进行补液治疗,防止仔猪脱水,同时配合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药物。
在生产中,最好采用检疫、消毒、进行疫苗注射等措施预防本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的场地、用具等应严格消毒。
二、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引起的两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一般出生后3~10天的仔猪多发生黄痢,出生10天以后的仔猪多发生白痢。发病仔猪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治疗
在仔猪发病早期,可用新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0.15~0.25克,或庆大霉素4万~8万单位,每天灌服2~3次,连续3~4天。需要说明的是,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口服或胃管投服给药的治疗效果比注射给药的治疗效果好,但在仔猪已发生大肠杆菌全身性感染后,应配合上述几种药物的注射。
在经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数次使仔猪病情好转后,可改用EM菌等微生态制剂灌服或拌料7~10天,以帮助仔猪肠道建立正常菌群,防止疾病复发,并可增强仔猪抗病能力,提高其生长速度。
严重脱水是仔猪黄白痢造成仔猪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应灌服或让仔猪充分饮用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药液要现配现用,保持新鲜干净。仔猪出现水样腹泻时,可口服或注射少量阿托品或654-2(山莨菪碱),也可灌服复方苯乙哌啶片,每天2~3次,在水泻停止后,应立即停用。
2、预防
母猪产前7天及产后当日各注射长效抗菌药物1次,或用青霉素800万单位混合链霉素200万单位注射,每天2次,于产前、产后各注射3天,可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白痢。初产母猪场及发病较严重的猪场应在母猪产前40天和产前20天各接种1次疫苗,一般的猪场在母猪产前20天接种1次疫苗即可。
为了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白痢,可在初生仔猪未吃奶前灌服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并根据情况连续灌服2~3天,每天2次;还可灌服微生态制剂生命源。在头3天要将吃完奶后的仔猪赶入保温箱(产房一定要配有保温箱,并采用挂保温灯等方式使箱内温度达到35℃左右),保温对预防仔猪黄白痢也很重要。在仔猪出生后2~3天及7~10天各注射牲血素1~2毫升,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预防仔猪白痢的发生。在饲料中加入0.5%~1%的柠檬酸,也有降低发病率的作用。
三、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淡红色、有恶臭。患猪腹下和耳下皮肤呈红色,后期呈紫色。该病可用磺胺类药物、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进行治疗。
仔猪副伤寒主要是因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而引发和传播的,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增强仔猪抵抗力,经常洗刷饲管用具和食槽,圈舍要清洁,保持干燥,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仔猪要提前补料,防止乱吃脏物。断乳仔猪根据体质强弱、大小分槽饲喂,给予优质而易消化的饲料,适当补充矿物质,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本病的常发地区,可对1月龄以上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法:用20%氢氧化铝稀释,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9个月;口服法: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10毫升,掺入料中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