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妊娠后期经常会出现乳房水肿和阴户水肿的现象。据统计,经产母猪发病率高达12%~18%,而初产母猪的发病率更是高达25%~45%。这种水肿不仅会导致母猪分娩困难,还会严重影响产后泌乳功能,最终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本文将详细分析妊娠母猪后期乳房水肿与阴户水肿的成因与管理措施。
一、水肿现象的成因分析
母猪乳房水肿和阴户水肿典型的表现为乳房皮肤紧绷发亮,按压凹陷恢复时间>3秒;阴户肿胀程度超过正常体积2倍以上,常伴随外阴黏膜充血。
1、妊娠母猪水肿成因综合分析

2、各成因类别的详细分析

01、生理因素数据详情

血流动力学变化:妊娠后期母猪血容量增加40-50%,心输出量增加30-40%,导致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水平上升至300-500pg/mL(非孕时50-80pg/mL),醛固酮上升2-3倍。
子宫压迫效应:妊娠后期子宫重量可达20-25kg,比空怀时增加15-20倍,直接压迫后腔静脉。
02、营养因素数据详情
蛋白质需求:妊娠后期母猪每日需要蛋白质450-500g,缺乏时血浆总蛋白<5.0g/dL(正常5.5-7.5g/dL)。
电解质平衡:日粮中钠含量应维持在0.4-0.5%,钾含量0.6-0.8%,钠钾比例失衡是水肿的重要诱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维生素E需求量为44-66IU/kg日粮,硒需求0.3-0.5mg/kg,缺乏会导致细胞膜稳定性下降。
03、管理因素数据详情
运动限制:限位栏饲养母猪活动面积<1.5㎡,而大栏饲养>3㎡,运动减少导致肌肉泵作用减弱。
环境温度:地面温度低于18℃时,乳房区域血流量减少20-30%,增加水肿风险。
饮水管理:产前一周饮水限制在8-10L/天,过量饮水直接增加血容量10-15%。
04、毒素因素数据详情
玉米赤霉烯酮:饲料中含量>1ppm即可产生雌激素样效应,>3ppm导致明显水肿现象。
黄曲霉毒素:饲料中含量>20ppb即造成肝损伤,影响蛋白质合成功能。
内毒素:肠道内毒素吸收增加,血液内毒素水平>0.5EU/mL即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
二、水肿对产后的影响
1、对母猪健康的影响

水肿会导致母猪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组织缺氧。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母猪乳房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乳房炎。乳房炎一旦发生,母猪会表现出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全身感染。
水肿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可能导致母猪发情不规律、配种受胎率降低,即使成功受孕,也可能因营养储备不足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流产、死胎的风险。
繁殖性能受损主要表现在: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5-7天;下一胎产活仔数减少1.5-2头;子宫内膜炎发生率提高3倍
2、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如果母猪下腹部和后躯严重水肿,在产仔时会导致产道狭小,容易发生难产。充满粪便的直肠压迫产道,也会引起母猪难产,产死胎。
3、对仔猪的影响
母猪乳房水肿会致使乳汁分泌减少,而且乳汁的质量也会下降,营养成分不足。仔猪吸食这样的乳汁,生长速度会明显放缓,体重增长不达标。
同时,由于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等抗感染物质减少,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腹泻、肺炎等,导致仔猪死亡率升高。
下表概括了水肿对母猪和仔猪的主要影响:
一、水肿现象的成因分析
母猪乳房水肿和阴户水肿典型的表现为乳房皮肤紧绷发亮,按压凹陷恢复时间>3秒;阴户肿胀程度超过正常体积2倍以上,常伴随外阴黏膜充血。
1、妊娠母猪水肿成因综合分析

2、各成因类别的详细分析

01、生理因素数据详情

血流动力学变化:妊娠后期母猪血容量增加40-50%,心输出量增加30-40%,导致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水平上升至300-500pg/mL(非孕时50-80pg/mL),醛固酮上升2-3倍。
子宫压迫效应:妊娠后期子宫重量可达20-25kg,比空怀时增加15-20倍,直接压迫后腔静脉。
02、营养因素数据详情
蛋白质需求:妊娠后期母猪每日需要蛋白质450-500g,缺乏时血浆总蛋白<5.0g/dL(正常5.5-7.5g/dL)。
电解质平衡:日粮中钠含量应维持在0.4-0.5%,钾含量0.6-0.8%,钠钾比例失衡是水肿的重要诱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维生素E需求量为44-66IU/kg日粮,硒需求0.3-0.5mg/kg,缺乏会导致细胞膜稳定性下降。
03、管理因素数据详情
运动限制:限位栏饲养母猪活动面积<1.5㎡,而大栏饲养>3㎡,运动减少导致肌肉泵作用减弱。
环境温度:地面温度低于18℃时,乳房区域血流量减少20-30%,增加水肿风险。
饮水管理:产前一周饮水限制在8-10L/天,过量饮水直接增加血容量10-15%。
04、毒素因素数据详情
玉米赤霉烯酮:饲料中含量>1ppm即可产生雌激素样效应,>3ppm导致明显水肿现象。
黄曲霉毒素:饲料中含量>20ppb即造成肝损伤,影响蛋白质合成功能。
内毒素:肠道内毒素吸收增加,血液内毒素水平>0.5EU/mL即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
二、水肿对产后的影响
1、对母猪健康的影响

水肿会导致母猪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组织缺氧。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母猪乳房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乳房炎。乳房炎一旦发生,母猪会表现出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全身感染。
水肿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可能导致母猪发情不规律、配种受胎率降低,即使成功受孕,也可能因营养储备不足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流产、死胎的风险。
繁殖性能受损主要表现在: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5-7天;下一胎产活仔数减少1.5-2头;子宫内膜炎发生率提高3倍
2、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如果母猪下腹部和后躯严重水肿,在产仔时会导致产道狭小,容易发生难产。充满粪便的直肠压迫产道,也会引起母猪难产,产死胎。
3、对仔猪的影响
母猪乳房水肿会致使乳汁分泌减少,而且乳汁的质量也会下降,营养成分不足。仔猪吸食这样的乳汁,生长速度会明显放缓,体重增长不达标。
同时,由于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等抗感染物质减少,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腹泻、肺炎等,导致仔猪死亡率升高。
下表概括了水肿对母猪和仔猪的主要影响:

水肿对母猪及仔猪的影响
三、综合防治策略
1、改善饲养管理
增加运动:在母猪怀孕85天后,将母猪从限位栏中解脱出来,改为大栏饲养,增加母猪的运动量。这不仅可以减少怀孕后期严重水肿的问题,还能增强母猪分娩时的产力。
改善环境: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提供柔软、干净的垫料,避免母猪乳房直接接触坚硬、冰冷的地面。
控制饮水和饲料:妊娠后期的母猪不宜过度饮水,尤其是在产前一周。要合理控制饮水量。同时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适当控制饲料中蛋白质和盐分的含量。
2、优化营养供给
保证蛋白质供应:在怀孕后期根据母猪的生理特点,配置专门的怀孕后期饲料,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添加必要营养素: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饲料中添加优质甘氨酸铁等有机微量元素,防止母猪缺铁性贫血及便秘发生。
防止霉菌毒素:确保饲料质量,防止霉菌污染,“针对性”、“选择性”的使用优质霉菌毒素吸附剂。
3、治疗措施
对于已经出现水肿的母猪,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利尿消肿:使用呋喃苯胺酸(速尿)、双氢氯噻嗪等利尿药物,但需注意不可滥用,因为利尿药会排钾,可能会造成血钾过低。
增强心脏功能:按每千克体重注射肌酐5mg+ATP 5mg,以增强血液循环。
补充钾离子: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
抗生素治疗:如果出现乳房炎,可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防止感染扩散。
以下流程图为水肿的综合防治方案,大家可以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