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其一,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转基因大豆的单产大大高于非转基因大豆,而且全球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地区基本都摘 取农场制,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植使得种植成本相比国内大幅降低。其二,从大豆品质来看,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若不考虑其他原因,摘 用转基因大豆榨油经济性较好,因此国内压榨用大豆绝大多数都是进口转基因大豆。其三,转基因大豆的物流运输较为便利 ,我国现有的压榨产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对于大型压榨企业来说,通过船运方式来补充库存是最理想的方式。而国内东北腹地的大豆即使是通过铁路运至几个出海港口,成本也很高,运输能力有限,所以运输经济性较差。
中国证券报:国产大豆只能靠政策来保护吗,有没有内生的应付之举?
刘登高:从产业链本身来看,我们也有不少改进完善之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国内产业体系尚未完善,一盘散沙在国际市场上怎么能有竞争力?产业是一个链条,产业组织是一个体系,家庭经营必须要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有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加入,才能对付国外倾销和垄断。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传统的品质优势、耕作优势、栽培优势和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品牌、建立完善相关生产体系,反常 是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白明:政策保护是必要的,但在政策保护下,国产大豆却逐年萎缩,解释政策保护作用有限。更值得反思的是,政策保护的能力有没有那么大?政府需要投入多少财力进行保护?如果投入大量的财力,是否会违反WTO规则?我认为,除了政策保护、保证 种植面积外,国家应给国产大豆更多的政策支持,让“输血”变为“造血”。
面对国产大豆的逆境,第一 要增强它作为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增加 它的价格弹性,也就是要增加 它的可替代性。例如以其他粮食品种替代它作为粮食作物的粮食属性,并发展相关的非豆产业替代其经济属性,对其形成双重替代。这一方面会增加 消费者筛选的多样性,保护 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平稳,另一方面,减少国际市场用大豆带来的要挟。
加强盛豆的深加工。多开发一些大豆的功能,例如保健功能、绿色功能等,对其进行经济加工,增加 其附加值。同时也增加 了大豆的价格弹性,因为深加工的品种往往可筛选性较大。
加强反向竞争。国内彩电打入国际市场对我国大豆产业带来的启示是:在外资深入国内大豆产业的局面下,国产大豆应先通过合作在国内市场站住脚,再通过合作开发国外市场,逐步占据 积极权。毕竟国产大豆自身也有优势,例如贴近市场、有零售渠道和有一定的大豆生产能力。
马文胜:内生的应付之举是强化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属性。豆浆、豆腐、豆干、酱油等常见的豆制品,都是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来加工的,中国养猪网,尽管目前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但刚性需求还是处在缓慢增长的方向中。目前我国大豆蛋白产品约有一半是自用,另一半则用于出口,出口地包括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地区在大豆蛋白产品摘 购合同中明确请求摘 用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加工。这充分解释国际市场已十分认可非转基因大豆的食用价值,遗憾的是,我们坐拥如此可贵的资源却浑然不晓 ,任凭其逐年减少。因此,保护国产大豆产业也可以通过扶植下游食品豆企业的发展来实现。
中国证券报:既然政策原因这么关键,那能否将国产大豆的现状回结来 对其初始定位之上?明显国家对粮食品种的保护力度要比经济作物大不少。
刘登高:关于所谓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划分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概念。在奔小康阶段,大豆不仅不是副食,而且是最敏锐 、最迫切需要的优质粮食。
有必要说说收储。我认为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也起来 了平稳市场价格、保护 农民利益的作用。但是,事实证明它并未有效防止大豆种植面积、总产的下滑,对其作用不能高估。我们注意来 ,由于国储大豆长期把近千万吨国产大豆放于仓库,在市场上造成国产大豆原料短缺,制约了主产区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又刺激了大量进口。另外,在补贴方法上也有必要进行完善,补助收储企业的办法,给中间商留下了截流补贴的机会。如果学习美国等国家的体会,直接把差额补贴发给种植者,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可能是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