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行政许可。修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健全饲料行政许可工作机制,加强现场审核和复核,严肃查处申报中弄虚作假行为。严厉执行年度备案审查制度,健全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工作,强化获证产品跟踪监管。推进饲料行政许可基础数据信息化治理 ,实现动态更新和远程查询。
强化监督执法。以违禁添加物为重点,连续 组织实施全国饲料质量安全观测计划,逐步增加 观测指标,提高观测频次,根据预警观测结果动态调整观测指标。加强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日常监管,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违法违规的饲料生产、经营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重点监管。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完善跨省信息通报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
第四章 产业布局
“十二五”时期,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特点、养殖业基础及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饲料工业布局,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等不同地区饲料工业和谐 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0省(市)。立足市场、资金、交通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和节能环保的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和饲料机械。江苏、浙江、山东等地进一步巩固化工类添加剂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立足饲料资源丰富、养殖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等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促进粮食等饲料资源就地转化增值。着力推进饲料企业整合融合,培养市场占有率高、治理 水平先进的大型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内蒙古、宁夏、甜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12省(区、市)。针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快推进的形势,发展人工种草和饲草加工业,发展与草食动物舍饲、半舍饲养殖配套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产品,主动推进牧区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和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发挥本地区饲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生产,进一步提升饲料生产水平。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立足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和养殖业基础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草产业,平稳发展发酵类饲料添加剂产品和浓缩饲料产品,进一步推进秸秆养畜,提高饲料产品普及率,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增值。
第五章 重大建设工程
一、饲料安全保证 工程
针对饲料质检机构亟待升级、安全评判 和预警能力建设滞后、饲料监管基础信息整合共享利用程度低、基层监督执法力量薄弱、饲料生产企业质量安全自控能力弱等突出问题,按照统一和谐 、突出重点、各有主攻、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安全评判 、检验检测、监督执法三位一体和部、省、市、县职能各有侧重的饲料安全保证 体系,基本满足饲料治理 部门依法履行饲料质量安全职责、保证 动物性食品生产源头安全的需要。
饲料效价和安全评判 基地建设:依靠 具备设施和工作基础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设国家饲料评审中心和涵盖主要食用动物品种的饲料安全评判 基地,设施条件、技术手段、人员素养和质量治理 体系来 达国际先进水平,评判 结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互认,基本满足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主要品种安全性与有效性评判 、潜在有毒有害物质和非粮饲料原料安全风险评判 工作需要。
饲料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依靠 中央和部级直属技术机构提升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能力和饲料质量安全基准物质研发能力。依靠 现有部级饲料质检机构提升建设针对不同类型有毒有害物质的专业检测参考实验室,开展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和高精度确证技术、未晓 风险物质筛查鉴定技术研发和主要基准物质研制。以完善确证检测与预警观测能力为重点,提升现有部级、省级和重点区域饲料质检机构的质量检测和风险估量 预警能力,改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条件,全面满足按照国际国内技术标准开展饲料安全观测的工作需求。支持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加强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装备、人员和治理 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第三方饲料检测机构。为饲料生产和使用大县饲料监督执法机构配备挪动监管平台,装载快速检测取证设备,实现现场抽样、取证和主要违禁物质快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