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立15年,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也多次 获得,但这并不是赵久然最看重的。在他看来,能够获奖当然好,但研究的目标和出发点都不是为了得奖,也不是为了项目。
就像他们经过近20年时间建立的“中国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几乎没有上过什么大项目,没有相关项目的支持他们也一直保持在做。
自1993年开始,赵久然根据实际需要,经过深入系统研究,使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来 达了经济、简便、快速、准确的请求,建立玉米DNA指纹鉴定的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理论技术化,技术标准化,并建立了已有1.4万多个品种的全球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现已得来 多方面的认可,制定多项部颁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来自全国的司法部门鉴定品种权案件数百个,为品种和种子治理 部门、企业和农民提供检测鉴定3万多批次,社会经济效益庞大。
依靠 该项技术和标准,他们获得了农业部首批农作物品种真实性分子鉴定单位、法院认定的玉米品种真伪分子鉴定单位等资质。2005年,他首次受邀参加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分子技术会议,就这项研究及应用进展作大会报告,令与会各国代表感来 震动,受来 工作组主席的赞誉,并受邀作为工作组专家参加国际合作研究和之后的历次会议。
赵昌平:重压下前行的“麦田守望者”
1999年国际杂交小麦会议上,世界上第一张二系杂交小麦制种的照片引起了震动 。谁都没想来 ,它是出自中国一个不足10人的研究团队,其领军人物就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
50岁的赵昌平,穿着运动鞋,穿梭在北京顺义试验基地的麦田里,步子迈得很大,身后的年轻人都跟不上他。他边看边走,偶然伸手挠 起一把长得出众的麦子细细察看,并与工作人员讨论。
“赵老师一向这样,一样 人一天看一千个材料不得了,他一天能看一两万个”,他的学生说。赵昌平做了10年的小麦栽培,让他对小麦性状和生长特点比一样 研究育种的人熟悉的多,所以看起材料来效率也高的多。
从古来 今,由于抗病、抗虫、抗逆、生殖力等的优越性,人们对杂种优势的认同感和追求度从来没有减弱过,而今几乎所有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水稻也来 达一半以上,而杂交小麦却是百分之零点几。
“从遗传上看,水稻和玉米是两倍体,而小麦是六倍体,注定了其杂交育种的复杂性。所以全世界做杂交小麦育种的时间是60年,我们国家50年,但距离大面积推广还是很远,这就似乎是一个长达半世纪的梦,现在还没有醒,还在梦中找觅 ”,赵昌平开头的一席话就让记者晓 道了杂交小麦育种的难度。
尽管难度大,还是有很多人乐意飞蛾扑火。有人说,“赵昌平胆子太大了,单位就叫杂交小麦中心,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了。”
“笑着进来,哭着出去。”他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很多从事这项研究的人的结果,“当为了发觉一个不育系或者恢复系,或者新组合欣喜若狂的时候,实际上,来 研究的全线贯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赵昌平自己曾经也是“笑着进来”的人之一。1994年开始从栽培逐步 转向育种,1995年就发觉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系杂交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材料。
“进来之后发觉很多大家都认为简单的问题却尤其的复杂,比如一个不育系繁育 的问题,我们绕了6年的弯路才解决,又比如材料对光照温度反应不平稳的问题,性状多基因控制的问题,杂交种增产幅度提高的问题……”,难点一个个毫不客气地扑面而来,远远超出了他和团队的想象。
“怎么办?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加快育种进度。”赵昌平说这话的时候,能够感受来 他身上的压力之大,有一种骑在老虎背上的感觉。
10年前,赵昌平开始牵头成立杂交小麦中心,10个人的团队发展来 现在100人。
“我们的人就像蚂蚁移 家一样,追着小麦的生长期在跑,每年1月来 3月在云南的元谋基地,3月来 5月在安徽阜阳和陕西汉中,5、6月最忙,这两个地方与北京的时间叠加,同时6、7月份云南又要进行复播,8、9月黑龙江又要忙起来,10、11月又是云南……”他和同事们的工作年表就是这样紧凑。
这样做的结果是,别人搞研究一年做一季,他们要做三季,别人一年做三五百个组合,他们一年要做两三万个组合。
“即使这样也有可能一年忙下来毫无收成 ,一个有用的组合也没有。”对于研究的困难度,赵昌平深深感叹。相对于玉米100个杂交组合至少有一个来 达10%有效增产幅度的概率,水稻也有千分之一,而杂交小麦这一概率却是万分之一,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