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和有机砷制剂的超量添加,在饲料业较为普遍,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和累积性,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研究人员发觉,用高铜添加制剂饲喂动物,用其产生的粪便做牧草肥料,可使绵羊发生中毒。欧盟将铜的添加量限制在160毫克/千克以内。
袁亮说,猪贩子上门收猪时,卖相好的猪卖价会高一些,打蔫的猪就得降点价。为了让猪长得“皮红毛亮”,给人一种健康的感觉,给猪喂食一定量的有机砷制剂,就会带来“健康”。现在,添加砷制剂在养猪业已经不是机密。砷是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
污染外溢
中国大约饲养了全球一半的猪。巨大的规模,放大了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和重金属带来的环境“后遗症”。
究竟从养殖业中转移出多少的耐药基因,无法据统计。但从中国在抗生素生产和使用上都是第一大国可窥见匿藏的危害。肖永红在2007年调查推算,中国抗生素原料的年产量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2%。此后,随着中国的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和牛奶产量逐年递增,养殖业的抗生素使用量也水涨船高。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有可能直接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还会在动物粪便中残留高浓度的抗生素。抗生素进入猪的体内,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内脏器官吸取 利用,约60%-90%以原药或者其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出来。
粪便施肥也是抗生素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国内将猪粪作为有机肥料,广泛用于土壤施肥。残留其中的抗生素通过这个链条,进入土壤,逐步 污染周边的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源。最终,通过这些渠道与人类的食物链交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耐药细菌也与残留抗生素一起,进入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这些地方随之成为耐药基因的天然储存库。在细菌中产生耐药性突变的基因,被称为耐药基因。动物肠道细菌中的耐药基因可以扩散来 环境中的微生物中。耐药细菌死亡后,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的遗传物质仍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能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食物链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增加 人体的耐药性。
早在2006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土木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艾米·普鲁登(Amy Pruden)等首次提出,将抗生素耐药基因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并指出其可能对动植物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
中国的养猪场每年会产生6.18亿吨猪粪,由此引发的安全风险难以评估。前述中美研究团队选定的三个养猪场,通过饲料添加和用于治疗的抗生素,涵盖了除万古霉素之外的所有主流抗生素。其中,嘉兴和莆田的养猪场使用了13种抗生素。
研究显示,随猪粪尿排出体外的重金属比例来 达95%以上。含有大量重金属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施入土壤,被农作物吸取 ,农作物收成 后端上餐桌,至此,又有相当一部分重金属进入人体。而锌、铜等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复合污染,会加剧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扩散。
这些被添入饲料的重金属来源也存在安全隐患。饲料行业中添加的微量元素,其原料一样 来自工业生产中的副产物、废弃物。江西华丰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熊凌向《财经》记者透露,“从矿产中提炼出来的矿铜几乎没有用于饲料生产的,饲料中用的铜都是垃圾铜。”比如电路板工业的蚀刻废液,或铜镉渣。
目前,饲料中重金属的来源处于监管盲区,没有明确请求。而且,现有饲料级微量元素的国家标准很宽松,只有主要元素含量和重金属指标等几项,没有其他杂质的控制指标。熊凌说,“饲料标准跟工业标准几乎没什么差别。”
以饲料级硫酸锌的国标为例,对硫酸锌的含量请求与工业级标准相当,不同的是,工业级硫酸锌还有对不溶物、PH值、氯化物、铁和锰含量的请求,饲料级硫酸锌则没有这些请求。
劣质原料导致很难在生产中去除杂质,最终产品中杂质,比如镉的含量相当高,有的甚至达1%以上。镉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开的可能致癌物质。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降低成本。
利润博弈安全
由于迅速可见的好处,滥用抗生素,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詹姆斯·提亚杰(James M. Tiedje)表示,“耐药菌已在全球范畴内蔓延。”美国也存在耐药菌严重的情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治理 局最新公开的数据显示,2011年,有1.36万吨的抗生素用于畜禽生产,是其国内人口治疗用量的近4倍。
WHO已将耐药细菌作为21世纪威逼 人类健康的最重大挑衅之一,并宣布将在全球范畴内对控制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