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2014大豆、玉米秋收考察(下)
玉米收储政策进退两难
期货日报记者日前跟随大商所玉米考察团,对辽宁、吉林两省的玉米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今年辽吉两省各地玉米长势差异较大,受洪涝影响,整体产量有所减少,但分析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目前来看,影响后期玉米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国家政策。市场人士认为,玉米收储政策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未来玉米也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市场避险需求必将大大增加 。
辽吉两省减产 难改玉米供需结构
玉米考察团从长春出发,北至松原,南及锦州,途经榆树、阜新、沈阳、四平等数十个市县。从各地费解的情景来看,养猪论坛 ,由于受来 多年未见的旱情影响,多个地区玉米单产有所下行。整体来看,东部传统的玉米种植黄金地带受旱情影响较小,中西部产区旱情的严重程度自西向东递减,出现 出“西部重、东部轻”的分布格局。
据费解,在辽宁、吉林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入伏以后基本无雨,而这个时期恰恰是玉米的拔节、吐丝、灌浆的关键阶段,洪涝直接影响来 玉米的质量。农安、德惠等地在8月玉米授粉期还遭遇冰雹,玉米的个头受来 一定影响。德惠市布海镇的农民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七至九月都没怎么下雨,小玉米较往年显然增多,大致要减产两成”。
据费解,因受旱情影响程度不一,各地的玉米长势参差不齐。从考察摘 样数据来看,辽宁受旱情影响更为显然。长春周边南至沈阳这一区域的东部是传统的玉米种植黄金地带,玉米产量和质量都优于其他地区,今年这部分地区受旱情影响不大。受影响较大的集中在西部区域,这些地方此前并非玉米主要种植区,而是以种植杂粮为主。中国养猪网研发部经理王宝全分析,今年吉林玉米大致减产15%,辽宁省减产20%,这显然低于之前市场分析的减产三成。
辽吉玉米减产对国内供需有何影响呢?近年来,全球玉米逐步 供大于求,国内玉米也出现 需求疲弱、供应增加 的态势。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粮食安全,近几年国内玉米收储力度不减,截至今年4月底,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收购总量近7000万吨。“国家临储收购的大量库存仍未被消化,洪涝对玉米价格的刺激只是临时的。玉米供大于求的状态短期难以改变,加之今年黑龙江玉米丰收对冲掉一部分减产量,国内玉米年度供需结构基本不会改变。”王宝全估量 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较为显然,水稻改种玉米、花生改种玉米现象比较常见。阜新、锦州等地基本都是种植玉米,替代作物不多。改种显然的地区如吉林龙潭区艾屯村,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原先占七成,今年有一成改种玉米。长岭部分地区花生改种玉米较多,今年玉米播种面积略有增加 ,前郭县的万宝山村由花生改种玉米的田地有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