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邵根伙感来 极为震动,正大集团成功的要领 何在?这位拥有畜牧和饲料专业晓 识背景的农学博士自然想一探究竟。经过调查估量 ,他发觉正大应用的晓 识和技术其实就是当时的通用技术,没什么要领 。“如果硬说有什么要领 的话,那就是正大集团有效地整合应用了当时的已有技术。”宋维平补充说。
专业的敏锐 让邵根伙从中看来 了机会,他下定决心做中国人自己的饲料。当时邵根伙身后有一群立志发展民族饲料工业的人才队伍,包括他的老师 ————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杨胜、杜伦等教授,他们拥有专业技术、懂治理 、信息灵;而国有饲料企业有厂房、有设备。取两者之长,优势互补,这就是邵根伙当年发展饲料工业的切入点。
1994年,北京市的一家饲料厂成了邵根伙的第一个合作伙伴。他把这家饲料厂作为实验工厂,从中国农业大学邀请了10多名专家和青年晓 识分子成立了大北农技术委员会,主攻乳猪料生产,并按照现代企业治理 请求,调整了工厂的治理 结构,组建了新的销售队伍,对工人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合作第一年生产的 “551乳猪料”就销售了6万吨,亏损120万元的国有饲料厂也扭亏为盈。从此,合作工厂纷纷从各地走来,有江西的、湖北的、河南的……来 1998年,大北农集团在全国已拥有12家直属企业、6个分公司。在饲料行业严重滑坡的情景下,集团销售量、销售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53%和49%。
“是否在铺摊子?”面对记者的质疑,宋维平说明说:“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对技术的筛选与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当时的饲料工业尚处于成长阶段,只要把已有的技术应用好,推广来 农村去就能获得快速发展。”大北农的技术人才队伍,为已有技术的整合应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创新动力源于市场需求
今年3月,大北农集团微生物饲料工程技术中心申报的生物饲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审批,成为行业内首家拥有生物饲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而在七八年前则是另外一番情形,大北农像其他饲料企业一样,也要“想办法找出路”。
在新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养猪网,国外爆发了一些与饲料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饲料安全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各国政府纷纷摘 取措施治理饲料行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原因。美国、日本先后修订饲料安全法,欧盟成立欧盟饲料和安全治理 局。我国也制定或修订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治理 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启动了“饲料安全工程”等多个饲料安全项目;制定了《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等标准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