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首10多年的工作,我对《期货日报》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她是引我正确认识期货并走上期货之路的桥梁。
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期货品种纷纷上市,养猪论坛 ,可那时由于参与者不多,仓容小,相关监督治理 规章制度不是很完备,国内一些机构或个人利用资金、信息和交割仓库的有利条件,对一些小品种疯狂进行投机炒作,涌现了北京的明绿豆、天津的红小豆、苏州的胶合板、四川的高粱等一系列空方被逼爆仓,即使是有现货背景的粮食企业也不能注册仓单而缺失 惨重的事件。
记得在一次粮食行业的会议上,一位在粮食行业威望很高的老局长谈来 此类事件时十分气愤地说,中国的期货是个畸形的行业,是投机者的工具,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千万要敬而远之!
引我正确认识期货
这位老领导的话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作为一名粮食贸易工作者,2000年以前我一直经营现货,从不关注期货。但是,2001年以后我却不经意间关注上了期货,开始认真学习期货交易理论,估量 期货行情,逐步 进行国内外期货、期权的交易,最后深深地爱上了期货,也利用期货市场为单位创造了不菲的业绩。归首自己对期货看法和态度的改变,还是得益于《期货日报》,是她将我引上期货操作之路。
2001年年底,单位派我来 嫩江收购大豆并发运至关内。国庆节刚过,我便来 了嫩江。大豆的减产情景与事先估量 的一致,但由于农民惜售,收购量一直不能放大,加上黑龙江至关内的运输能力太差,大豆的发货工作令我大伤脑筋:费用高,车皮少,为了一节车皮需要四处打点。2002年1月的一天中午,我在托付 收购大豆的客户家中发觉了一张十10多天前出版的《期货日报》,其中一篇关于大豆价格走势的估量 文章吸引了我。作者对国内外的大豆产量、消费情景进行了估量 ,认为大豆价格因为产量减少而需求刚性增加 ,价格会上涨。仔细地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我陷入了长思:既然都估量 认为大豆价格会涨,那么现在首要任务是收购现货,要想放量收购,必须提高价格,可通过前几天提高收购价格的实践证明,农民都是卖跌不卖涨,越是涨价收购,收购量反而会少。
征得主人同意,我将那份报纸带归了房间,再一次估量 文章的观点与内容,突然一个想法闪现在我的脑海:现货看涨,那么期货大豆也一定会涨,现货大豆收购进度缓慢,我们能不能两条腿走路,在加大现货大豆收购力度的同时,也从期货上进行做多呢?但我又转念一想,期货价格是不是已经涨起来了呢?
我马上打车去了当地的一家粮食储备库,在库主任的办公室内上网(当时在当地上网还是不容易的),发觉大连大豆期货0205合约的价格在2000元以下,与黑龙江大豆的现货价格相比并不高。当时我心中一阵狂喜:在期货上买大豆与在黑龙江收大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就在库主任的办公室内,我用那台能上网的电脑,写了一篇题目为《期货做多与现货收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估量 文章,对东北大豆发运至大连的成本进行了详细的汇总,认为大豆价格还有几百元的上涨空间,指出期货大豆的价格被低估,强烈建议公司摘 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在加大现货大豆收购的同时,应该马上在大连期货上进行做多买入。写完后我马上发至了公司的内网上。
后来大豆期货与现货的走势证明了《期货日报》上那位作者的估量 正确,大豆现货有200多元的涨幅,而期货价格有400多元的涨幅。我除了收购的现货大豆挣了钱,那篇建议公司在期货做多的文章也得来 了总经理的肯定 与夸奖。
走上期货之路的桥梁
此后,我保持每天阅读《期货日报》,并对一些历史数据进行记录,对一些好的估量 文章进行摘录,并且购买了一些期货、期权方面的专业书籍认真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期货的看法有了彻底的改变,认识来 期货其实并不可怕,只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参与者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期货市场还是能够为现货经营者提供发觉投资价值或为现货卖出套保,规避价格风险的。我意识来 作为粮食经营单位或个人,如果只懂现货,不懂期货或对期货敬而远之是做不好粮食现货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 经验来 《期货日报》的确是期货行业专业性、权威性、时效性最强的报纸,通过《期货日报》所学的内容用于期、现货经营,我在2002年后至今的十几年中为单位创造了不菲的效益。
2003年年初,《期货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国内小麦行情估量 的文章,作者认为今年小麦长势不好,减产基本确定,国内小麦经过持续5年的减产与去库存,价格面临突破上涨。而当时的现货情景是大批国储小麦陆续拍卖出库,成交价格才500多元,成交并不好。我通过与现货渠道的信息沟通,意识来 小麦的价格拐点在即,便强烈建议公司收购现货小麦。来 了下半年,小麦价格便从1000多元涨至1800多元。
2004年年初我来 大豆部工作。2004年至2005年,国内大豆行业经过2004年5月大豆进口毁约风波后,大豆加工企业受来 重创,大豆进口代理业务严重萎缩,而我公司并没有大豆加工厂,代理业务开展十分困难。我利用在《期货日报》上对相关期货、期权理论的学习,总结出了大豆虚拟进口的方案,即在期货行情有大体估量 判定 的前提下,通过CBOT的卖出看跌期权(PUTS)的方式为公司找来 了较为平稳的纯利方式,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利润。
2006年年底,通过学习《期货日报》关于CBOT大豆产量与现状以及我国大豆进口量的估量 文章,我得出CBOT大豆不能做空,而应坚定做多,强烈建议公司与部门将国内外期货上的空单迅速平仓并反手做多。2007年公司在国内外期货市场获利2000多万元,其中在CBOT市场上获利120多万美元。
2008年开始我负责公司套保部工作。当年公司在华北收购玉米13万吨,8月后现货销售困难。我看来 《期货日报》上一篇关于玉米现货走势看空的估量 文章,当国内玉米期货从2000多元开始掉头向下时,我在没有征得领导同意的情景下为现货玉米大量套保。发生金融危机后,在领导的支持与鼓励 下,公司全力进行套保工作,在期货市场上纯利2000多万元,补偿 了现货1700万元的亏损。
2010年,公司在期货市场上再创佳绩,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其中摘 取大豆虚拟进口方式在外盘纯利150万美元。
归首10多年的工作,我对《期货日报》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她是引我正确认识期货并走上期货之路的桥梁。是她,使我在现货收购的逆境中峰归路转,发觉一片新天地,并由此彻底改变了我对期货的看法与态度;也是通过她,在公司从事大豆代理进口遇来 困难时,我们总结出一条虚拟进口的方案,实现了平稳不断的纯利;还是她,当公司的现货涌现风险时,增强我们的套保决心,补偿 了现货的巨额亏损。
每天的必修之课
如今,阅读《期货日报》已经是我每天的必修之课。自古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那是指书能改变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从而可能间接地改变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但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用于《期货日报》更为贴切,因为期货市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财富金矿,要想在这个金矿里拚搏奋斗,以期获得财富,认真学习与研读《期货日报》是最简便和有效的工具。常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认为《期货日报》是期货工作者最廉价、最及时、最全面和最权威的信息来源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她!
商场如战场,期货市场是看不来 硝烟的战场。在从事期货交易的10多年里,我也深深地经验来 了期货市场的高风险,既见证了少数“一将成名万骨枯”中的幸运儿,也见证了一大批因期货投机而从富翁来 贫农的案例。2007年的大牛市,使一批做东北现货大豆起家的个体商人分享来 了在期货市场做多的超出预期的利润,但2008年,这些人在囤积现货大豆的同时,也在期货市场上做多。2008年9月金融危机暴发,“十一”过后,这批人在期货市场砍仓出局,现货大豆也成了赔钱的包袱!这些人中的多数人消逝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外。
我渴望 《期货日报》在保持 原有的政策解读、行业估量 、行情研判、成功者交易心得交流等内容的同时,也加大投资者教育的宣传力度,用现实中的失败案例教育期货交易者,使广大投资者以平和的心态入市,不能渴望 一夜暴富,不能豪赌,要有对冲的理念,止损为上,这样才更有利于期货市场的发展。
(责任编辑: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