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聪明阿思达克通讯社8月12日讯,据中国证券报周二报道,就在旱魃肆虐,局部地区秋粮特别是玉米饱受旱情摧残、滋生粮食隐忧的同时,中国海关总署的一则数据更直接反映了“洋粮食”加速涌入国内市场的事实,随着国内外价格联动加强,“大豆”风波会否在粮食行业重演的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报道称,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中国累计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134万吨,较去年同期激增80.7%。对于今年以来农产品进口较快增长的因素,中国海关总署官网发布的估量 文章认为,一是国内需求旺盛,以大豆为例,目前国内进口大豆主要供榨油,大豆加工的主要产品是豆油和豆粕。目前国内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对豆粕等饲料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养猪网,企业出口豆粕经济效益较高。二是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谷物价格指数,今年5月份平均指数为204.4点,同比下行13%,环比下行1.2%。1-5月谷物价格指数同比归落15.9%。
报道指出,中粮期货估量 师范婧雅表示,从一系列的数据估量 来看,中国主粮的净进口数量其实非常有限,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中国涌现了“粮荒”。不过,范婧雅认为,中国农业从业人口基数大、发展程度低,先天不足,无法和发达国家的农场经济同日而语。然而,如果不谋求发展,单纯从政策角度加以庇护却始终不是长远之计。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小麦收储数量来 达创纪录的水平,国库库容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显现。进口粮食的优质低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国农业保护政策进行改革。此外,中华粮网柴宁表示,进口数量的连续增加 ,使得国内外粮价联动性进一步加强,国际粮价暴涨对国内物价以及粮食安全的挑衅均不容忽视。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