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初步缓解 玉米期价上涨有限||###||###||###
受国内部分主产区涌现严重洪涝影响,7月中旬以来,大连玉米期货急剧走高,主力1501合约连续刷新上市以来高点。后市,随着国储玉米拍卖常态进行,玉米现货价格或失去进一步上涨动力,而新作玉米的旱情也将因降雨增多而得来 缓解,玉米期货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玉米现货价格涌现滞涨
由于2013/2014年度玉米收储量较大,市场流通量不足,玉米现货价格在政府收储完成后大幅走高,自5月初至今上涨300元/吨之多。为满足市场需求,国储展开大规模的玉米抛储。自5月22日至7月末,国储进行了11次拍储,玉米总投放量为4556万吨,实际成交1639万吨,成交率为35.97%,近几次成交价在2200—2260元/吨。
在新作玉米上市前,政府有能力使玉米拍卖正常化、例行化,成为国内玉米供应的主渠道,平抑暴涨的玉米价格。在连续创出历史高点后,近期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涌现滞涨。
短期玉米需求难以大幅增加
国内玉米需求主要是饲料需求和深加工需求。
由于猪肉价格不断低迷,养殖利润不断为负,养殖户养殖主动性严重下行。今年以来,国内生猪存栏量连续下滑,已亲近近几年低点。数据显示,6月全国 4000 个观测点生猪存栏环比上涨 0.2%,同比下行 4.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行 0.1%,同比下行 8.2%。自去年9月至今,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不断下滑10个月,目前估测仅为 4630 万头左右,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由于受禽流感疫情影响,禽类养殖恢复一直不尽如人意。水产养殖则由于南方不断暴雨,饲料投放量减少。
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的据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国内饲料产量同比下行3%。另外,在黄淮海地区,玉米价格已经高于小麦,小麦替代玉米作为能量饲料消费变得有利可图,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将进一步压缩玉米的饲料消费空间。
在玉米深加工方面,由于下游产品价格不见起色,加之玉米价格上涨,玉米深加工利润不断为负,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显然偏低。虽然在东北地区,政府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竞拍国储玉米时给予100元/吨的补贴,但加工利润仍旧 微薄,甚至亏损,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开工主动性不高。
黄淮海地区降雨增多,旱情初步缓解
黄淮海地区为我国第二大玉米主产区, 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玉米的生长。正是这次旱情引发市场对新作玉米供应减少的担忧,玉米价格短时间内大幅走高。
但是从8月4日开始一周内,河南、河北省陆续迎来降水,局部地区涌现大雨,旱情得来 极大缓解。另外,相对于3500万公顷的全国玉米播种量,受旱玉米占比很小,而且东北地区玉米长势良好,完全可以补偿 黄淮海部分地区的减产。目前来看,玉米总体生产形势仍旧 良好,总产量与上年持平或略增的概率较大。
从技术上看,近期玉米期货新高屡现,上涨态势显然,但基本面并不支持玉米价格连续 上涨,建议逢高做空。
姜价创十年新高 小产户“跟着跑”||###||###||###
去年上半年姜价还十分低迷,今夏已创下十年来新高,甚至超过了2010年的第一波“姜你军”。市场有关人士认为,农产品(行情,问诊)(行情,问诊)频频开动“价格过山车”,产户小“跟着跑”,这是信息不对称情景下市场的普遍遭遇。
生姜高价很普遍
“我这儿已经是全场最低价了。”江苏南京科巷菜场里,菜贩老许指着每斤10元的生姜告诉记者。卖姜近十年,老许还没卖过这么高的价格。
记者看来 ,在科巷菜场旁边的一家大型超市里,生姜的价格来 达了每斤14.8元。据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办公室主任沈家安介绍,作为南京市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8月以来,物流中心的生姜最高能卖来 每斤8.5元,而去年5月生姜的均价只有每斤1元多。
据南京市物价局的观测据统计,8月1日至7日,全市生姜的平均价格为每斤10.7元,而去年同期的价格则是每斤5.1元,价格翻了一番还多。
生姜高价在全国都已是普遍现象。相关观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七成省区市姜价超过每斤10元,所有省区市姜价都在上涨。
小产户“跟着跑”
由于去年的“毒生姜”事件大幅压低了姜价,许多生产者纷纷“逃离”生姜市场。据费解,山东莱芜2011年生姜种植面积为10万亩,2013年只有5.9万亩,减少了近一半。
山东省沂水县农副产品合作社的赵成发告诉记者,因为去年生姜的产量较少,今年的要来 10月份才收成 ,所以目前生姜一直供不应求,价格也就节节升高。“我们只看价格,去年价格那么低,我们就少种。”赵成发这样说明今年生姜供不应求的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连续发展,局部市场的价格振荡很快会对整体市场产生影响。“山东那边的价格一抬,我们也只能跟着涨。”老许表示。
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治理 学院教授周应恒看来,现在的农产品生产依旧是小规模生产。虽然我国目前有接近100万个合作社,但只有十分之一是较大、成规模的合作社,大多数合作社实际上依旧是分散的小生产户。
何时不再“凭感觉”?
如何应付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对于政府公布发布的据统计信息,赵成光直言“不太关注”。由于缺乏详细的数据,像赵成光这样的生产者只能依靠市场价格,凭感觉来决定下一年的产量。
周应恒表示,政府应当做好信息的整合和公布发布,让买卖双方充分费解市场;同时也要扶植规模化生产,让生产者有能力应付价格的震荡。
目前,市场信息的整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南京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现在也有价格据统计,但都是事后行为,也缺乏有效的市场猜测 ,很难对生产者做预先的引导。
对此,周应恒认为,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较为精确地据统计市场信息,定期的、科学的、权威的信息据统计和发布有助于市场的健康。沈家安则表示,渴望 能够有第三方机构来充当“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