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天然渔业资源,农业部确立在"十五"期间海洋和内陆捕捞量实现负增长,养殖量保持 适度增长的目标,来 "十五"期末将全国养殖与捕捞产量的比例调整来 67:33。我国海水养殖的产量2001年已超过海洋捕捞的产量,内陆养殖则大大超过内陆捕捞的产量,人工养殖方式的水产品产出比例逐年上升。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0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接近40%,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占全球养殖产量的2/3,已持续十五年高居世界首位。养殖产量占有如此高的比重,这在世界主要渔业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2.1.2水产养殖业发展拉动水产饲料业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水产饲料市场容量最大的国家,正是由于巨大的水产养殖市场给我国水产饲料产业带来了庞大的发展空间。据据统计,我国水产养殖每年直接用于投喂的野杂鱼近百万吨。这种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打破了自然生态的食物链,破坏了自然资源,消耗了我国近一半的海洋捕捞产量,浪费了大量的经济幼鱼和一些宝贵 水生物种,而养殖产品并没有因此提高身价,相反却受来 环境污染、养殖病害的困扰,最终以药品残留、品质等问题受来 国内外水产品加工、消费市场的冷遇。
传统水产养殖方式一直制约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壮大,也是制约水产饲料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农业主管部门已意识来 粗放式养殖的种种弊病,并摘 取了一些改正措施,如建立示范基地,提高养殖生产者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亲身体验人工配合饲料的优势等,逐步过渡来 禁止海水网箱养殖使用小杂鱼,引导养殖生产者使用配合饲料,使养殖户逐步减少、舍弃 对天然饵料和小杂鱼资源的依托 。
根据《远景规划》猜测 ,2015年我国工业饲料普及率将提高至45%。而目前远未来 达此目标,巨大的水产养殖市场将为我国水产饲料产业带来庞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测算,未来5年内,我国水产饲料产品需求量如下:
2.3水产饲料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产业政策支持。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器重饲料工业发展,从2004年开始,中央持续三年下发的“一号文件”均对饲料产业发展和饲料安全提出了明确请求。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观测和质量认证体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区要充分发挥作物秸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生猪行情,主动发展节粮型畜牧渔业;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2006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治理 ;要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 政策。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中共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来 :“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养基地,主动发展水产业,保护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连续 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 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和谐 发展,确保饲料产品供求平稳 和质量安全;实现饲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对饲料工业的奉献率,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生产与经营的法律体系,保证 饲料工业不断、健康发展,逐步将饲料大国转变为饲料强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请求大力发展农业,反常 是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从而形成饲料工业发展的强盛拉力。二十多年前,正是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请求,推动了我国现代饲料工业的迅速崛起。而目前启动的新农村建设雄伟 工程,也必然为我国饲料工业实现新的跨过 ,提供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逐步 为人们所认识。1997年营养学会颁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鱼属于优质食品之首。随着科技连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追求食 饱逐步 过渡来 食 好,“少食 肉、多食 鱼”已成为居民积极改变饮食结构的一个典型,水产品因具有先天性营养价值,必将越来越多地涌现在居民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