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聪明(601519,股吧)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2日讯,据外媒报道,国家仓库粮满为患,玉米收储机制分析最快明年取消。然而,市场人士指出,虽然玉米确实存在库存压力较重的问题,但国家已经摘 取相关措施加速玉米库存消化。在棉花、大豆直补细节出台落实前,新品种取消收储机制的可能性较小。
据路透报道,继取消棉花和大豆收储机制,改以直接补贴农户的政策之后,中国分析最快于明年取消玉米收储机制,以努力削减庞大的国储量。中国收储的玉米占来 全球库存的一半以上。
中国的玉米库存接近1亿吨,大约相当于每年国内消费量的一半。过去两年的玉米摘 购花费超过2,210亿元人民币。市场分析,在10月玉米丰收时,库存可能再增加 5,000万吨。
目前,玉米已经超过仓库容量,贸易方面的消息人士称,大约1,500万吨玉米不得不在暂时的露天设施贮存。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政府已经将东北地区的200万吨玉米调往消费量很大的南方地区。
上海中期期货估量 师高彬指出,目前玉米确实库存压力比较重,6月底运补政策完结后,南方摘 购主动性就会有所下跌,目前市场供应基本是依靠临储拍卖,由于前期下游企业并未建立库存,因此拍卖并未对整体市场供求引发波澜,但待后期下游企业库存有所提升,那么抛储成交主动性将连续 恶化,价格有望下调。
为促使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市场化,并保证 农民种植收益,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请求,我国正式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实行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暂时收储政策,生猪行情,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原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
大地期货估量 师毕海涛认为,虽然市场传言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目前大豆和棉花的直补实施细则仍未出台,现在预估玉米将在明年取消收储机制言之过早。此外,在直补政策的执行成效未出台前,国家应该不会那么快拓展来 其他品种。
高彬也表示,国家已经出台了深加工企业补贴,增强了深加工摘 购主动性,将加速玉米库存消耗。毕竟玉米产量庞大,关系着全国大量农民的生计,在大豆和棉花直补都没有确切实施方案出台的情景下,就肯定后期玉米直补方针是十分武断的。
发稿:刘晓/古美仪 审校:姜磊
(责任编辑:HF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