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的春季考察活动正式开始,黑龙江地区考察分两线进行,主要针对大豆、玉米两个品种。考察路线如下图所示。
在当前时间点,考察队主要调查当前市场年度黑龙江大豆、玉米等作物种植面积、种植进度等种植信息,另外对产区贸易、加工环节调研当前市场状况及对当下政策了解及判定 情景。
一、种植面积
1、大豆
黑龙江大豆玉米种植面积变化是本次考察的一个重点内容。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特别是种植收益驱动,大豆面积快速向玉米转化。本次考察中获得的信息也再度证明了这一点。
在东线方面,玉米、水稻依然是占据主要的种植面积,沿途考察情景反馈的情景均证实了这一点。考察沿途走访调查及田间测量的情景也验证了这一点。综合官方及我们调查的数据,在黑龙江东部区域,农垦系统以外区域,14年大豆种植面积连续 下行,占总面积比例降来 12%以下,东部区域包括农垦系统在内,总的大豆种植面积约为600万亩。
对于农垦下属的农场来说,大豆面积连续 向玉米转化,不过幅度已经极为有限。考察队在东部地区农产调研的情景显示,东部地区农场大豆面积已经降来 历史新低,大豆面积占总面积比重不足5%。在于农场交流中,我们费解的情景,除部分农场严厉执行的轮种制度仍有少量大豆种植外,大部分地区农场均种植收益更高的水稻玉米品种,有条件转为水田的在过去两年中已经基本转换完毕,东北部区域今年面积变化幅度较为有限。
大豆面积下行,玉米、水稻面积增长仍主要受种植收益变化驱动,由于大豆较其他两个品种比价偏低,第一、二、三积温带能够转种玉米面积已经基本改种完毕,东北部地区大豆仍保持 一定比例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第一 对于种植方式相对粗放的农民群体来讲,大豆种植成本较低,资金压力较大的种植户更倾向于种植大豆。第二,大豆需要人工较少,种植、收割均较为方便,基本不需要中间追肥等田间治理 工作。对目前青壮年外流打工显然的小农户来讲,种植大豆是迫不得已的筛选。另外部分低洼、肥力较差地块种植玉米产量较低,也只能筛选种植大豆。这些部分大豆面积受种植收益驱动影响较小,这与过去两年交易所组织的考察费解信息相符合。
黑龙江西部地区依旧是大豆的主要种植区,不过相伴 玉米的侵占,特别是德美亚等新的耐寒早熟品种的大规模推广,大豆种植区进一步向北方区域压缩,目前海伦以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比重多在10-15%之间。
当然不同地区略有差异,传统的大豆种植地区或大豆质量较好地区面积比重略高,西线第一天考察的哈尔滨巴彦县洼兴镇就属于此种类型,由于当地压榨及贸易需求仍较为旺盛,当地大豆种植面积较为平稳,压缩空间有限。海伦至北安地区玉米逐步 占据优势地位,这部分区域地处第四积温带,改种玉米收益显然好于大豆,不过经过前两年的快速转变,今年上述地区改种幅度已经较为有限,根据考察反馈的情景,上述地区大豆面积占比已经降来 20%以下,14年当地大豆向玉米连续 转化,但面积变化幅度略小。
黑龙江大豆玉米面积转化主要集中在黑龙江西部的北安以北地区,孙吴至嫩江一带。上述地区种植结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直接从种植收益较低的大豆转为种植收益更高的玉米、水稻等作物。考察中我们费解的情景是,由于13年收割时上述地区降雨过多,后期玉米水分偏大,加之收割提前,农民收成 的玉米普遍水分较高,霉变比例偏高,调研中有贸易商认为部分地区霉变比例要超过5%,前期国储收粮时曾调高霉变比例也验证了这一点。由于水分及霉变问题,偏北地区农民存在玉米出售价格偏低,或卖粮困难问题,特别是部分地区由于玉米面积快速增长,而相关的烘干等配套设备尚未跟上,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问题,这一点我们在北安至嫩江一带与农民交流时多次 听来 。由于出售价格偏低,单产不如预期,所以种植收益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显然,甚至部分单产较低地区,玉米种植甚至涌现亏损情景。所以在第五积温带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反而涌现面积向大豆归流情景。不过这部分群体较小,主要集中在13年受灾地区,或交通不方便,贸易收购条件不好地区。
这种因为天气带来的种植收益下行也带来另一种后果,由于种植收益不佳,较小的农户土地对外出租意愿增加 ,由于外租土地偏多,部分地区涌现地租小幅下行情景,另外土地流转情景连续 提速,种植大户拥有的土地在总面积中比重进一步提高。
考察队在嫩江考察时获得信息,当地一些大户与依安县一家大型贸易企业签订了包销种植合同,由企业提供地租及农资等资金支持,收割后按协议价格收购玉米,这极大刺激种植大户的种植热情,养猪论坛 ,由于种植面积大,投入较高,产量及收益均显然高于小型农户,几乎可以和治理 严厉的农产持平。这部分大型种植户更倾向于种植收益较高的玉米,据费解,在嫩江县,这部分面积占来 全县玉米面积的60%,由于大型种植户的介入,当地玉米面积较去年增长50万亩左右。农垦系统方面,考察队费解的信息显示,当地的北安及九三两大管局今年大豆玉米比重变化不大。
在内蒙东北部即内蒙与黑龙江交界地区,玉米已经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上述区域玉米面积比重超80%,大豆面积下行较为有限,不过当地玉米收成 时水分较低,收益好与北部地区,仍存在一定大豆向玉米的转化,从对农户调查的情景看,当地大豆与玉米面积比例基本与去年持平至轻微下行。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大豆种植在个别地区农户中略有归升,但大户种植面积更多转为玉米,总体依旧出现 大豆面积下行,玉米增长格局。分析西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在2600-2700万亩左右,较去年下行10-13%,东部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在600万亩左右。全省总的大豆面积在3200-3300万亩之间,较去年下行10%左右。
2、玉米
尽管黑龙江东部地区很多地区已经持续多年种植玉米,但农村方面,对轮种意识认识不够,加上玉米较为耐重茬,而且有的农民则摘 用变化玉米品种来对抗重茬影响,所以玉米面积基本不会涌现大的调整。从考察汇总的情景看,14年东部地区玉米、水稻面积略有增长,但幅度极为有限。东部地区由于大豆面积连续 下行,分析玉米面积将有150-200万面积的增长,北部地区由于去年单产较低,部分地区杂粮及经济作物面积略有增长,同时有消息称明年将开始收储玉米,当地小麦面积亦有一定恢复,我们沿途经过的耕地中可见零星小麦地块。
综合东西两线的情景,我们认为14年黑龙江玉米面积增长幅度在1-2%,水稻面积在1-2%之间,杂粮及经济作物面积略有增长。
二、种植进度及出苗情景
考察前三至四天,黑龙江地区涌现普遍降雨,哈尔滨周边地区、东部的佳木斯、鹤岗和鸡西一带土壤均十分潮湿,基本属于轻压即可涌现积水阶段,不穿雨靴根本没有办法进入田间测量,在我们使用的土壤湿度标准中处于第二档,土壤墒情良好十分有利于后期的出苗生长。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玉米种植较为常态,第一二三积温带多在4月23日以后开始播种,多数地区5月10日以前已经播种完毕,东部地区种植时间要稍早一些,综合来看,14年黑龙江大豆玉米播种显然早于去年同期,与往年相比属于常态水准,部分地区提前3-5天。
考察时我们费解的情景,玉米已经基本播种完毕,大豆多已经进入播种收尾阶段,在考察中,西线在内蒙莫旗至齐齐哈尔甜南一带发觉少量地块尚未种植,因当地5月上旬降雨有限,加之气候偏低,部分地块尚未开始播种,不过前几天降雨已经改善土壤湿度,分析未来一周将完成播种收尾工作,水稻种植则正在进行中。
出苗方面,由于五一以来,气候偏低,西部地区多数地区玉米均未出苗,靠近哈尔滨地区的一二三积温带仅有少量玉米刚刚出苗,幼苗高度多在2CM以下。北安以北地区已经种植的玉米仅有极少量出苗。东部地区由于种植时间较早,多在五一之前播种,因此出苗情景较好,部分地区苗高已来 达5CM左右。但偏东的鸡西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出苗情景一样 ,大豆则基本没发觉出苗情景。由于5月中上旬气候始终较低,部分地区种子长时间不能发芽出苗,如果5月第三周气候归升,则不会产生影响,如果下旬气候始终保持 在较低水准,比如白天气候低于20度以下,部分未进行包衣等处理的种子可能会涌现“粉种”现象,将会导致重播。但在于农户及农场沟通时,他们认为“粉种”的可能性较低,不会产生显然影响。
三、种植成本
大豆、玉米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机、农药及地租部分,另外自有土地需要减去补贴费用。地租方面,不同地区根据种植作物、地势及肥力差异每亩各有差异,旱田多在250-450元/亩之间,整体较去年基本持平,第五积温带,部分地区地租甚至略有下行。种子方面,大豆、玉米略有差异,大豆种植价格多在3元/斤,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每公顷种子费用在300元左右。玉米种植较去年略有下行,传统的哲单37、通丹41价格较为平稳,先玉335以及德美亚系列今年均有下行,特别是德美亚系列今年由于种植面积没有剧烈变化,加之种子公司提前储备,14年德美亚种子每斤下行幅度在20%左右,报价多在17-20元/斤。所以四五积温带玉米种植成本每公顷下行幅度在150-170元。化肥方面,种植德美亚需要肥料略多,农户种植每公顷用量在1000-1200斤,农场或大型种植户则要更高一些,在1200-1500斤左右。由于复合肥、尿素价格下行,每公顷肥料成本降幅在400-480元。农机费用则与去年基本持平,普通农户一样 不进行深翻作业,农机费用每公顷在1500-1650之间,农场和大型种植户因为田间治理 严厉要更高一些,由于柴油价格变化不大,农机费用与去年基本持平。租地种植基本拿不来 种植补贴,目前每亩直补、良种与农机加起来在73元左右。核算后,14年黑龙江玉米种植成本去年下行550-650元/公顷,大豆成本下行幅度在300-350元/公顷。
总体来看,种植成本方面,地租、农机与农药费用基本持平,种子、化肥成本略有下行。
四、现货市场贸易状况
玉米深加工方面:目前黑龙江玉米现货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即使贸易商挂牌收购,每天的收购量也较为有限。目前市场可供使用的玉米量十分有限,考察队在黑龙江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费解的情景显示,加工厂目前库存多在2-3周水平,不过有加工厂与部分贸易商已经签订一些长期合同,尽管该企业目前保持 满负荷开工,远期合同加上当前的库存仍能支撑至7月初。不过随后两个月原料将基本以来国储公布拍卖的供应。
压榨企业方面:某油厂负责人表示,去年企业主要的压榨量是来自国储拍卖的大豆。按照目前的大豆、豆粕以及豆油价格运算 ,压榨亏损很大,因此企业基本处于停产阶段,只有当地的大豆价格在4100元/吨邻近,才考虑购进现货进行压榨。 由于当地的粮源越来越少,主要是都交来 了国储。对于后期市场的情景,企业并不是很乐观,企业努力觅 求转型,不过难度相对较大。
库存方面:目前剩余玉米库存多集中在国储及部分贸易商手中,农民手中几无剩余。考察途中仅极少数地区农民家中尚有剩余玉米未出售,由于水分偏高,多数农民在春节之前即已销售完毕,2-3月剩余玉米也多已销售。
目前玉米贸易商更倾向于与国储合作,通过建设储备库为国储提供代储服务可以获得平稳的收益,为国储代储一样 可以获得75-95元/吨代储费用,再加上收购及出库费用,成本控制较好企业利润可来 达120元/吨,所以传统的贸易活动受来 较大抑制。不过有消息认为15年玉米也将对收储政策进行改革,建库进度有所放缓,交通不太方便地区贸易上已经停止建立新的储备库。
由于今年国储已经收购大量玉米,国储的拍卖节奏将决定价格表现,但市场对三季度玉米较为看好,贸易商及加工企业均认为玉米价格归落概率偏低,考虑来 国储收购成本,分析产区玉米未来三个月价格很难低于2250元/吨。由于目前市场可供应量相对紧张,分析未来数周玉米拍卖活动成交将较为活跃。
大豆剩余库存则更为有限,农民手中基本没有库存,目前贸易商也多停止收购,目前商品豆贸易由于后期价格上周尚存在部分利润,但下游食品豆销售受低价进口冲击影响涌现一定萎缩,与玉米相似,多数库存把握 在国储手中。油厂开工率受原料不足影响较为严重。对新年度的收储政策变革,油厂抱有较大渴望 ,渴望 在收储政策改革影响下,产区大豆价格能归来市场化,减轻油厂经营压力,同时提高食品豆竞争力。
国产大豆发展前景:由于国产大豆转基因概念始终未能影响来 价格,我们走访的一家小油厂开始借助当前市场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推出传统压榨豆油概念,尽管豆油价格较高,但消费者对其品质较为认同,企业销售十分顺畅,该企业已经计划增加 产能,扩大压榨量。由于该企业主要使用当地大豆,且收购价格较高,分析相伴 企业加工量的提升,当地大豆面积15年可能会有所增长,进而实现产销的有机配合。这种改变经营策略,觅 求新的增长点的方式也值得产区大豆加工企业借鉴,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前地域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定 保持 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