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每一头猪的成本消耗,现在就是算上猪的本钱,就是落地价。算上它中间的饲料投入,那么基本上要投入来 的话是6.8元一斤,就是这就是它的盈亏平稳 点、成本点。那么现在目前的话就是,收购价在4.8元来 5元,我们按5元运算 的话,那么亏来 1.8元一斤,这就是在360元(一头),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折旧啊,其它环节上亏损的费用,那么就是一头500元钱的亏损。
杨智说,如果这七百多头超重肉猪现在卖掉的话,他会赔本三百多万元,但是积压着,整个养殖场的饲料以及人工、水电等成本每天又得搭进去20万元。
不过,由于杨智的养殖场规模在全市排名前茅,而且是自繁自养,平均成本较低,目前的状况还算好的。
杨智:就像我们规模化养殖场,自繁自养场的这种状况(稍好)。农民现在的这种情景的话,可能还要难一些。所以说,一旦我们都支撑不住的话,其它中小养殖场的话,如果(跌价)再不断下去可能纷纷倒了。
四川省遂宁市郊区的李云俊养了十年猪,现在,他家的养殖场已经难以坚持了。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登高村养殖户李云俊:现在来说,我这个每年这个投入,钱倒是没落下什么钱,都是全部建来 厂子里面了。今年这得亏损了几十万(元)。最困难的时候今年这是。
记者:有多困难?
李云俊:困难得现在已经饲料都买不起,赊都赊不来 了。
记者:以前的话还能赊账?
李云俊:以前我可以去赊,随便开个欠条,就可以赊来 ,来 现在因为这个行情,赊了人家,人家都怕你还不起。
老李说,十年来,他一边养猪,一边扩大规模,来 去年底,已经建了4栋猪舍,总存栏量来 达了八百多头。但是现在,他家养殖场里一头肉猪也没有了。
记者:养的是哪种猪呢?
李云俊儿子李国:以前就是肥猪嘛,两百多斤的都在里面。商品猪现在一个猪都不敢关(养)了,我们现在所有圈都是空的。所以这个行情,亏得太惨了我们。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把这些猪都清空了?
李国:就是今年。就是刚过春节的时候。过春节的时候就把猪全部清了。因为当时就考虑来 六七元(一斤)的时候还可以。来 现在已经(跌来 )5元多了。
李国告诉记者,每年春节,生猪收购价都会上涨,但是今年春节期间,猪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一降再降。他和父亲一看情景不妙,就不论大小,赶忙 清仓,卖光了所有的肉猪,甚至连二三十斤的小猪也一个不留。
李国:现在养不起了,就像那20多斤的,30多斤的就把它卖了。
李国说,他和父亲养了这么多年的猪,现在一下子清仓,看着空空的猪舍,听不来 猪叫声,他感觉自己的心就像一下子被人掏空了。而在2008年,他从外地舍弃 打工归家和父亲一起养猪时,他是充满 了创业的兴奋。那时的肉猪行情和现在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国:当时看那个行情可以的,最高的时候猪卖来 10.8元(每斤),那时候猪10.8元。现在两(斤),一公斤猪等于以前的单(市)斤。
记者:那个时候一头猪大致能挣多少钱?
李国:那个时候一头猪挣七八百,反正是稳当的。
短短几年时间,养一头肉猪从稳稳当当能赚七八百元,来 现在一头猪赔进去四五百元,这对李云俊一家人来说,难以了解也难以承担 。老李把种地20年的全部家当押在了养猪上,也押上了儿子的未来,这个养殖场已经成了全家的命根子。所以,尽管肉猪已经清仓,他们还是留下了种猪没有卖。
记者:是总共多少头?
李国:总共有70多头,但是待产的。因为我们现在是现育化饲养,它一个(母)猪,只占那么宽的位置,60公分左右,一个(母猪)的位置。那边有它现育的,这个都是产床。
记者:这一栋就装满的话,它能装多少头母猪呢?
李国:最多装满可以装100头母猪。
记者:现在是多少?
李国:现在只有70多头。
李国说,他们留下种猪,是为了等待行情见好,东山再起,因为养殖场有上百万的外债必须还清。
李国:现在如果我们想退出了,那100多万就亏来 里头了。
尽管李云俊父子打定主意要保持下去,连续 养猪,但他们还是心里没底。
李国:这个价格我们现在都没信心,没信心等来 它反弹。
这个小型养殖场已经将肉猪清仓,却不关门也不转手,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登高村养殖户李云俊:因为你现在都行情差,人家也不买,转也转让不了(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