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未来5个月大豆、豆粕强弱关系的主要原因如下:
当前大豆/豆粕比价为1.2926,处于整个历史区间的中轴邻近。根据估量 ,目前比价仍处于下降通道当中,第一阶段末期比价将触底走强。
在经过年初一波快速归落后,大豆/豆粕比价进入了较长周期的盘整。后期趋势如何演绎,笔者将从两个阶段的供需格局变化(第一阶段:6、7、8月;第二季度:9、10月)做出详细估量 并对比价的震荡趋势做出判定 :
一、 豆粕
1.1 第一阶段市场影响原因:库存
截至5月25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85.1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9.21万吨大幅增长117.13%。豆粕库存坚持在75-90万吨的高位水平已经近3个月,而这一水平与2012年9月豆粕价格暴跌前后的水平十分接近。
库存高位始终未在期现市场产生压力,很大程度上回因于未执行合同的走高。截止5月28日当周,国内油厂豆粕未执行合同291.3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08.3万吨增长169.02%。这抵消了二季度南美历史天量供应的压力,而在2012年9月暴跌前后这一数据只有110万吨。
在豆粕1409上市初期,800多元的基差吸引了大量饲料企业进场买保。未执行合同的大量堆积限制了饲料企业基差平仓对市场的压力,而只有产业资金的兑付撤离才能使市场感受真正的压力。这也能够说明2012年价格大跌前两个数据的表现。目前看,豆粕价格在二季度不断走高或并坚持高位的现状难以改变。
1.2 第一阶段市场影响原因:油厂策略
今年一季度,国内油厂涌现大面积亏损,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从去年下半年的400-500元快速萎缩至-300元。在这种情景,油厂一样 摘 用挺价策略坚持经营。
图中可以看出,本轮油厂通过挺粕限制了压榨亏损的进一步扩大。而在这一周期中,菜粕、鸡蛋基本面的供应紧张也支撑了油厂挺价策略的顺利实行。
从上文提来 的数据可以推断,短期内油厂不会改变挺粕的体会策略,只有等来 油粕两个品种的强弱格局涌现较大变化时才会进行调整。
1.3 第一阶段市场影响原因:炒作原因
每年的7、8月份都是美国大豆市场的天气炒作周期。在这个周期,天气升水震荡剧烈,期货价格往往也是易涨难跌, 2009、2012、2013年同期价格都涌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美国农业部5月报告分析,2014/15年度大豆单产45.2蒲/英亩,较13/14年度增加 1.9蒲式耳,创下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单产数据往往是天气炒作反映在数据报告中的关键,也是美国农业部预估数据中弹性最大的数据。按照以往体会, 7、8月份往往是USDA下调该数据最多次的月份,正如2013年(最终被验证的莫须有)的洪涝炒作。
今年是厄尔尼诺年,无论灾害发生与否,多头都不会放过借机推高期价的良机,而目前大豆7月的庞大持仓仿佛也意味炒作模式一触即发。
除了天气模式即将开启,本年度的期末库存也给了市场不小的想象空间,美国农业部5月报告显示,2013 /14年度大豆期末库存1.3亿蒲式耳,持续第三个月下调,创下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如果说天气是看不见摸不来 的想象炒作---来的快去的快,那么库存将是匿藏在期价背后的最大推手。
1.4 第二阶段市场影响原因:供应压力
美国农业部预估2014/15年度大豆产量为36.35亿蒲式耳,较本年度增加 3.46亿蒲式耳,增幅为10.5%。
天气虽然具有炒作空间,但由于种植阶段土壤墒情良好,(因全年洪涝引发的)2007、2012年大减产在本年度很难发生,即使局部地区因天气调整产量,但整体大幅增产的格局不会改变,而这将也在第一阶段对油粕市场产生庞大的压力。
1.5 第二阶段市场影响原因:饲料需求疲软
农业部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环比下行1.7%,同比下行2.1%,生猪价格,再次创4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行2.2%,比去年同期下行6.5%。在3月放缓跌势后,4月的存栏数据连续 下滑,而能繁母猪数据的不断低迷也将长时间限制存栏总量的反弹,目前看三季度的生猪存栏将很难发生起色,饲料需求将大幅萎缩。
二、 大豆
2.1第一阶段市场影响原因:临储大豆收购终结
2008年起,国家启动临储大豆收购,本年度已经是持续第6个年度也是最后一个年度,收购于今年4月30日完结。在历年临储收购完结后,东北地区的收购价格都会涌现季节性的下跌。
2.2第一阶段市场影响原因:国储大豆拍卖
5月12日当周,国储大豆拍卖将启动,本次拍卖计划每周30万吨,共抛售300万吨大豆,是仅次于2012年的最大拍卖量,且拍卖周期远小于当年。起拍底价为10年3850元/吨,11年4050元/吨。目前国储国产大豆约702万吨,300万吨的量为接近一半,本次拍卖力度更大,对国产大豆的现货压力也更大。
2.3第二阶段市场影响原因:创新低的供应
从5月份大商所组织的大豆考察获悉,目前已公开的直补政策对今年对大豆种植面积几乎毫无影响,调研期间大豆基本已经种植完毕。对于大豆直补政策以及 4800 元/吨的目标价格,农户晓 之甚少,直补政策的真正发酵只会在下季播种意向上体现。根据大商所的调研最终结果估算,13/14年度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将减少10-20%。
美国农业部5月报告分析,2013/14年度中国大豆产量1200万吨,创13年新低。
三、小结
对比两个市场,由于未执行合同、油厂策略等利多原因,豆粕当期表现较为坚挺,但第二阶段受来 供应压力,饲料需要疲软等原因制约压力较大。
反观大豆市场,目前期价受制于临储终结及国储抛售压力难有起色,而第二阶段由于新季国内大豆大幅减产提振将获更多资金青睐。
两个市场的强弱关系将在第一阶段末端涌现转变。
四、历史价差表现
大豆/豆粕1月合约比价的历史比价上限为(1.45,1.55),比价的历史下限位(1.15,1.2)
当前比价为1.2926,处于整个历史区间的中轴邻近。根据上文的估量 ,目前比价仍处于下降通道当中,第一阶段末期比价将触底走强。
五、套利头寸面临的风险
如果上文估量 的逻辑涌现变数,套利头寸的风险就会增加 ,甚至改变震荡的趋势。
1、美国产量存变数
天气的状况难以猜测 ,若7、8月份美国天气发生偶发性的灾难 性变化导致美国大豆产量涌现大幅减产,那么豆粕市场将获得庞大的支撑。
2、直补政策存变数
目前直补政策只公开了4800的目标价格,但具体细节迟迟未能发布,若确实能够按照大豆销售价格与目标价格4800差,直接补贴农民,那么大豆价格将进入市场化运作,未来价格取决于未来整体供求,而目前国内大豆价格远高于进口大豆,如果价格归来市场化,豆价将面临庞大的下降压力,但何时下降,下降幅度还将由政策的具体发布时点仍旧 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而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定 保持 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编辑: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