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3-11-28 9:41: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国家收储政策正在酝酿大调整。有晓 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将取消实行多年的托市收购,改为对农民"直补".
中国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摘 访时,也证实了政策的调整,不过他表示小麦、水稻口粮还将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变,但棉花、大豆暂时收储将改为目标价政策,明年试点之后逐步 实行市场化机制。
目前,我国目前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实行暂时收储政策。但这些托市收购政策,近年来因其扭曲市场价格及执行中的乱象饱受指责。
以棉花为例,因收储棉花价格高于外棉价格,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棉花市场严重脱节,涌现价格倒挂,致使得纺织企业涌现大面积亏损。由于进口配额有限,甚至有企业从倒卖配额指标中获利。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杜珉日前公布表示,2014/2015棉季,中国棉花暂时收储政策将不再实行。"但2014/2015棉季新政目前仍在探讨,比如要实行棉农直补政策,是按亩产还是量产补贴,以及额度和方式仍未有定论。"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养猪网,行政色彩浓厚的棉花暂时收储政策将完结,由市场决定棉价,另外,对棉农的保护将主要摘 取直补措施,分析方案明年就会出台。
事实上,不仅是棉花,大豆收储政策也或面临调整。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发布了《关于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暂时收储有关事项的通晓 》,提来 "合理确定执行国家暂时储备 玉米和大豆的收储库点(包括中储粮直属企业和非中储粮直属企业)",进一步明确多元化的收购主体。此前,中储粮承担了市场收购主体的唯独角色。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日前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峰会"上表示,未来应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政府正在研究暂时收储的可能替代方式。
李国祥说,在明年大豆、棉花的改革试点之后,会逐步形成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暂时收储取消后,将对棉农、豆农实行目标价格机制。
所谓目标价格,即有关部门根据当年的物价水平、粮食生产利润、农民收入增长等原因,确定目标价格。收成 后,如果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农民就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将目标价格市场价格与之间的差价,直接补贴给农民,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则随行就市出售,不再由国家收购。
有关专家表示,相对于托市收购,这被认为可减少市场价格的扭曲。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丁宁 讨论:[粮油论坛]
相关信息
·收储政策酝酿调整,大豆实行目标价格机制 (2013-11-28 9:41:12)
·2014年巴西大豆产量或创历史最高纪录,印度大豆价 (2013-11-28 9:19:55)
·收购门槛提高或抬升大豆玉米底部 (2013-11-28 9:13:56)
·CBOT大豆期货抹去早盘涨幅收跌,因获利了结 (2013-11-28 7:36:10)
·CBOT大豆期货抹去早盘涨幅收跌,因获利了结 (2013-11-28 7:35:46)
·11月27日进口大豆来 国内港口C&F及升跌水报价 (2013-11-27 15:36:12)
·国家收储政策酝酿大调整:棉花大豆实行目标价格机 (2013-11-27 13:12:40)
·内蒙临储玉米大豆收购启动,不限不拒应收尽收 (2013-11-27 9:42:50)
·截止11月22日,巴西大豆播种已完成78%--Safras (2013-11-27 9:28:21)
·ICE油菜籽收低,因大豆和豆油市场稳中走软 (2013-11-27 8:52:25)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现 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慎重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费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