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连跌15周、创下3年新低之后,生猪市场终于等来 收储政策出手了。
3月27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4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的电子竞价摘 购工作。据费解,本轮收储在全国范畴内进行,共收储6.5万吨,其中东北、京津、河北冻库收储占来 18.9%,山东冻库占来 20%。业内人士认为,由此可见东北、华北、华东区域为此次收储的重点。
商务部对外的文件指出,生猪收储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抑制生猪价格归落、保护养殖户利益、保护 市场平稳。但实际上,业内人士多认为此次生猪价跌不同以往,收储恐难达预期效果,仅能对归落态势起来 柔弱支撑。中国养猪网首席估量 师冯永辉认为,之前3至4年一轮的大“猪周期”已经发生了变化,逐步 演变成一年一轮的小“猪周期”。
收储对猪价中长期影响有限
2009年至今,共有10次记录在案的国家冻猪肉收储。每次收储均发生在猪粮比跌破平稳 点之后,收储规模往往在总消费量的0.1%——0.2%。
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收购前,猪粮比价已经持续4周低于盈亏平稳 预警点,生猪价格为2006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2010年,相比于前一年,提前了2个月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2013年5月初,国家在猪粮比价持续4周跌破6:1的盈亏平稳 点之后,启动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规律性震荡调控预案。
这几次收储,都有效扭转了猪价过度归落的势头,对生猪市场起来 了提振作用,减轻了生猪养殖户的压力,及时止损。也因此,大部分的生猪养殖户都在着急等待收储政策,盼望能给猪价向上的动力。山东等地生猪养殖户甚至逆市购进能繁母猪,欲一赌后市行情。
不过,距离这次启动冻猪肉收储过后4天,3月31日,18个省份的生猪价格连续 归落,归落幅度最大的地区为山西省。四川生猪观测预警系统观测,四川省生猪饲料价格连续 归落,猪粮、料比已接近去年5月中旬全年的最低点位,养殖效益亏损加大。
“冻猪肉收储将使价格上涨的信号更快地传导至终端消费市场,而对生猪养殖户而言,艰巨 日子还将不断”,冯永辉认为,“由于收储规模占国内总消费量水平极低,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生猪、猪肉的供需形势,因此对猪价的中长期影响非常有限,往年涌现收储刺激生猪价涨是因为几次收储时点正好与5——6月猪价季节性反弹的节点重合,若国家多次收储托市,使养殖户对政策产生依托 ,反而会导致补栏量上升,不利于供需结构的改善。”
生猪价格存在连续 下降压力
生猪价格由“成本、供应、需求”三要素决定。能繁母猪补栏与疫情突击 ,则是影响生猪供应的两大原因。
由于全国养猪业结构规模化程度普遍提高,2013年期间并未涌现全国性剔除 过剩母猪存栏的情景,而母猪补栏却很主动,结果之一便是目前国内母猪补栏与存栏均处于严重过剩。
冯永辉认为,过去3年的生猪市场不仅持续3年低于均衡纯利,而且淡季亏损程度逐年加深、旺季反弹力度逐年下行,这解释3至4年一轮的大“猪周期”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因为持续3年低于均衡纯利,终究会有剔除 过剩产能的一天,生猪市场已经从3——4年一个大周期过度来 一年一个小周期。
由于猪周期的决定性原因来自母猪存栏的规律性变化,因此,只要母猪存栏未完成剔除 过剩产能,真正意义上的猪周期亏损期就没有完结。市场人士估量 认为,当前生猪产能依然偏高,加上未来几个月是消费淡季,生猪价格存在连续 下降压力。
供大于求,生猪市场遭遇市场规律反屠,养猪网,进一步解释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迫切。冯永辉称,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可以较好地中和生猪养殖散户无定价权、势单力薄、养殖成本过高的缺陷,应通过并购重组或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中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在行业低迷中优化品种、剔除 落后产能,等待行情复苏。
事实上,生猪市场的涨跌起伏始终遵循“东北领跑全国”的规律。河北深州生猪养殖户韩平称,“生猪价总是东北先跌,然后是河南、山东等地,最后传导至华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