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豆粕持续三天反弹,5月合约收复前一周的大部分跌幅,9月合约创出年内新高。我们认为,供需形势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后期市场仍有下降风险。
从下游需求看,禽类养殖企业2月份大幅降低存栏造成的饲料需求下滑,当前并没有改善。不过,养殖利润有所好转。其中,生猪价格,肉鸡及肉鸭养殖转为纯利。禽流感疫情得来 控制,疫病题材消逝,引发市场对后期禽类补栏预期的升温,由此带动的饲料需求增长在9月合约上体现得更为充分。
生猪市场尚未恢复。农业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月份生猪存栏较1月份下行0.9%,同比下行1.1%,实际需求仍较为疲弱。利润方面,由于生猪价格不断下滑,目前自繁自养企业单头亏损已接近300元,亏损呈不断扩慷慨向,这对后续补栏有消极影响。
整体来看,养殖和饲养行业对豆粕的需求并未涌现显然好转,但部分禽类养殖转为纯利使得市场预期发生转向。
现货市场中,豆粕成交的放量为期价的反弹提供了助力。过去的一个多月,油厂豆粕销售较为惨淡,季节性需求下行与油厂开工率较高导致豆粕库存大幅增加 ,从2月初的40余万吨快速增至85万吨。部分油厂胀库,最终导致现货价格下滑。“买涨不买跌”心理使得企业在期货价格归落时,观望心理强烈。不过,在豆粕持续第二日反弹之后,现货成交显然放量。天下粮仓据统计数据显示,3月19日,全国豆粕成交量高达42万吨。
油脂抛储消息也为豆粕走强提供了动力。菜油抛储传闻在3月20日进一步升级,抛储数量从开始的总量30万吨变为每周30万吨,总量高达160万吨,价格更是降来 6500—7000元/吨。巨大数量与低廉价格结合,一举摧残 多头信心,油脂多头或斩仓离场或转向豆粕,助推了豆粕价格的上涨。
另外,美豆强势也为国内豆粕提供了一定指引。根据5月大豆来 港成本及当前的油粕比运算 ,豆粕成本在3700元/吨邻近,考虑来 前期销售的5月及9月合同的基差水平,目前豆粕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100—200元/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豆粕的下降空间。
上周豆粕价格的上扬是对抛储传言及供需形势变化的综合反映,短期反弹后,市场将归来弱势。目前大豆港口库存已升至607.8万吨,供应过剩是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需求端,虽然近几日豆粕成交放量,但更多属于补库操作,养殖需求并未改观,考虑来 养殖周期,4、5月份养殖市场延续弱势仍是大致率事件。加之油厂未执行合同数量快速下行,未来数周油厂将连续 面临豆粕胀库的问题。
综合来看, 5月合约有望下探前期低点,9月合约则需等待油脂抛储数量及价格等相关细节的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