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今年大连生猪养殖开始“限量”

来源: 互联网   2014-05-24 10:00:06   查看:  次

  “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在市养猪协会日前组织召开的生猪养殖形势估量 座谈会上,谈起过去十余年的养殖经历,几乎所有参加座谈的养殖户都纳闷,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跳不出这个三年一轮的猪周期,而从今年春节前提前开始的猪价下降周期,更是让养殖户措手不及。相关信息猜测 显示,这个下降周期可能会创历史纪录,不断很长一段时间。面对严肃 的生猪养殖业低谷,养殖户一致认为,生猪养殖业来 了必须设置适当门槛的时候了。

  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受多重原因影响,生猪生产和消费之间供求关系失衡,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降来 目前的每公斤11.2元左右,为近10年来首次涌现春节前猪价归落状况,生产者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近300元。与往年相比,市场猪肉价格首次打破年节上扬的常规,在今年春节前倒弹琵琶,不升反降。

  猪价下降周期缘何提前来 来

  猪价下降周期缘何提前来 来?市畜牧生产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随着节省、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和节前集团购买力大幅下行,以及传统节假日的消费习惯改变,导致节日猪肉需求量显然小于往年。二是2013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低迷引起的下半年生猪补栏加剧,春节前生猪集中出栏,导致生猪供应量高于往年,仅大连市年底应出栏生猪同比增长约10%左右。三是同期国家储备肉投放市场,全国范畴共计投放5万余吨,仅大连就投放了4000吨,相当于5万余头生猪上市,进一步增加 了市场供应量。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相关扶持政策和市场效益的引导下,大连市生猪生产得来 了迅猛发展,生猪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相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来 2013年,大连市生猪年末存栏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6%,生猪出栏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3%。截至2013年,全市生猪存栏253.2万头,出栏量由2009年的376.2万头增加 来 445.5万头,年产猪肉35万吨。现有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1260家,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养猪场30家,规模化饲养率来 达8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生猪养殖规模迅速扩张的潜在风险

  生猪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在保证 了大连市肉类供应的同时,也埋下了经营和环保风险。据费解,大连市目前生猪饲养的具体特点 是生猪饲养传统大县平稳发展,规模养殖不断增加 ,散户饲养数量逐步 增多。随着近年来大连市生猪规模集约化生产的连续发展,规模养殖户的“翘楚”作用日益显然,但散户饲养依旧是大连市生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户生产的快进快出仍是影响大连市生猪生产和市场平稳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据统计,目前全市生猪存栏220万头,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2月中旬应出栏生猪90余万头,实际出栏生猪75万头,有15万头生猪在栏滞销。

  另外,在养殖规模扩张的过程中,部分养猪场反常 是小型规模养殖场存在粪污处理设施落后的问题,污染了环境,也增大了疫病滋生和传播的风险。

  本轮全国性的产能相对过剩造成的猪价低迷,已延续两个多月,但目前大部分生产者仍处于观望状态,还没有涌现大量砍杀母猪的现象。而据相关信息猜测 ,此次猪价下降周期会不断很长一段时间,半年都有可能,并有连续 探底的可能。

  现有养殖规模压缩10%

  市养猪协会会长彭福君介绍,这次猪价大幅度震荡,会对大连市养殖者的生产主动性造成一定的损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处理得好,能够建立健全有效调控生猪生产和保护生猪生产者主动性的长效机制,也有利大连市生猪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据彭福君介绍,在德国,奶牛养牛场的养殖规模都需要政府和协会进行调控,养殖多少都有指标,不是想养殖多少就养殖多少。彭福君认为,国内的养殖业反常 是生猪养殖需要进行适当调控,根据市场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进行调控,反常 是对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粪污处理设施不达标的要坚定压缩。当前的价格归落是明确的市场调剂 信号,迫使生猪行业进行一次深度洗牌,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导向,生猪行情,将污染环境和落后产能的养殖业户剔除 ,实现资源重新分配。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大连市资源状况,为缓解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猪贱伤农”等问题,大连市将按照扶大调小的趋势,做大做强规模养殖企业,逐步减少小户养殖量。2014年拟压缩生猪养殖规模10%,目前正在制定规划,明确范畴。

  设置门槛支持创新

  另据费解,我国今年开始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的排污标准提出了更高请求,这对大连市调整生猪养殖结构、压缩养殖规模非常有利。据介绍,根据条例规定,大连市将对生猪养殖设定适当门槛,市农委将会同市环保局和养猪协会进行联合检查,达不来 标准的养殖场户将禁止或限制发展。

  彭福君认为,在对生猪养殖设置一定门槛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进一步通过政策导向,建立不断健康养殖的长效机制,政府的财政支持重点放在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粪污处理和疫情防治以及种猪基地建设上来。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