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2006年玉米产区和销区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193.2元/吨(出库车板价格)和1424.9元/吨(车站交货价格),分别比上年高13.18%和8.26%。
200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基本保持 上涨态势,特别是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12月份价格为近几年最高。第二季度玉米产、销区的涨幅分别为7.58%和8.81%,第四季度玉米产、销区的涨幅分别为5.44%和12.52%。2006年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工业消费增长迅速,拉动玉米价格上涨。二是受气温影响,2006年东北玉米脱粒比往年推迟了近一个月,再加上运力紧张,农民惜售造成阶段性供给缩紧,导致玉米价格反季节上涨。三是期货价格飚升,带动了玉米现货价格上涨。
国际市场:全球玉米市场连续 坚挺上扬,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里,美国以及全球玉米市场大幅上涨,仅仅在12月份的后半月里CBOT玉米期货就上涨了近6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乙醇行业以及饲料加工业对玉米的需求强劲增长。据美国农业部猜测 全球玉米缺口正在加大,2006/2007年度世界玉米产量为6.88亿吨,总使用量7.26亿吨,缺口
0.38亿吨,而2005/2006年度世界玉米产量是6.95亿吨,总使用量7.01亿吨,缺口仅0.06亿吨。
2、豆粕价格先降后升,全年平均价格低于上年水平
2006年豆粕平均出厂价格为2197.4元/吨,比上年低12.88%,比2004年低22.35%。
2006年国内豆粕价格基本在低位运行,豆粕均价最高是1月份的2412元/吨,最低是8月份的2043元/吨,比1月份下行15.30%,是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价格。豆粕波动归落的主要因素是上半年国内畜牧业发展速度趋缓,而国内大豆和豆粕供应数量巨大。9份后豆粕供需关系连续得来 改善,豆粕价格归升。12月份随着新豆批量上市,豆粕供应量连续增大,使得国内豆粕市场价格有所归调。总的来看,2006年全年豆粕平均价格先降后升,但是低于上年价格水平。
3、进口鱼粉价格震荡幅度大,价格创近年历史最高记录
2006年进口鱼粉价格在高价位运行,是200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车船板的平均价格为8232元/吨,比上年高35.22%。
2006年国内进口鱼粉价格出现 缓慢上升-快速上升-稳固 下行-快速下行-振荡的态势。由于国际鱼粉资源紧张,从4月下旬(7408元/吨)开始,进口鱼粉价格快速上涨,来 6月份初价格已飙升至10050元/吨,涨幅达35.66%。6月份以后受需求不旺和来 货集中的影响,鱼粉价格涌现下跌。来 8月下旬价格已降来 8363元/吨,降幅为16.79%。之后,进口鱼粉价格平稳在较高价位,价格保持 在8300-8600元/吨之间。
(三)主要添加剂价格估量
1、进口赖氨酸价格保持 低价位运行,但高于上年水平
2006年进口赖氨酸的平均价格为13.30元/公斤,比2005年高5.16%。分季度看,一季度虽然国内养殖业生产增长比较缓慢,赖氨酸总体需求不高,但国内供应缩减,使得赖氨酸市场价格有所上扬;第二季度由于赖氨酸市场需求仍旧 有限,再加上总体供应量充足,使得赖氨酸价格下跌;第三季度由于国内多种畜产品价格归升促进了赖氨酸的需求,价格呈上升态势;第四季度,国内的畜产品价格在国庆长假过后依旧保持 高位,国内畜禽存栏量都较前期增加 ,赖氨酸的需求也来 达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而国际市场赖氨酸的供应紧缺对价格的上扬起来 一定的助推作用。在2006年10月下旬终于突破自2004年底以来一直低于15元/公斤的局面,11月份第一周赖氨酸进口价格上升为18元/公斤。但11月份以后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使赖氨酸价格不断下滑,来 12月底又降至15元/公斤以下。但总体看,尽管2006年进口赖氨酸价格有涨有跌,但是震荡幅度不大。
2、进口蛋氨酸价格高于上年水平
2006年进口蛋氨酸(固体)的平均价格为25.00元/公斤,比2005年高17.81%,比2004年高6.94%。1~12月份我国进口蛋氨酸(固体)的价格出现 振荡―上升―下行―缓慢上升的态势。1~2月中旬虽然蛋氨酸需求不旺,但在供应紧张的情景下,蛋氨酸价格连续 攀高;3月初至4月下旬,由于禽业发展滞缓使得蛋氨酸需求不足,市场价格连续归落;4月底至5月底由于原油价格连续上涨,蛋氨酸价格又有所上扬;5月下旬,由于国内货源比较充足,蛋氨酸的市场价格有所下行;7月份以后,随着养殖行情的好转,蛋氨酸需求市场开始走出低谷期,在当时国内货源紧张的情景下,蛋氨酸价格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中;11月份以后,国内蛋氨酸需求市场依然缓慢归升,蛋氨酸市场稳中略降。
四、2007年饲料形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