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药行业来 底还是不是高增长的行业?未来十年对中国的医药企业来说还是不是黄金的十年?未来医药产业投资的热点又在哪里?面对此般种种的疑惑,从近日工信部发布的2011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数据中,我们仿佛可以窥视来 未来中国医药工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所在。
市场保持 增长
2011年1至12月,全国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总产值来 达15025.09亿元,较2010年的11617.64亿,同比增长了29.33%。全国各医药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254.774亿元,较2010年增长28.75%。而与此同期,2011年我国GDP的增长率仅为9.2%,医药工业的增长率已持续多年远高于GDP的增长。
归顾2011年,国内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容第一 得益于医保覆盖范畴的不断扩大以及报销比例的不断上升。据卫生部的据统计,2011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来 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广覆盖。政策范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得以提高,全国大部分地区来 达了70%以上,重大疾病医疗保证 病种范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来 每人每年200元。医保范畴的扩大以及报销比例的上升,无疑使得长期以来受来 高诊疗费用压力的医疗需求得来 了开释。
其次,政府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 也是拉动医药市场需求的重要动因。2009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晓 》,提出在2009-2011年重点挠 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计划在三年内投入8500亿元保证 医改的顺利实施。2009年-2011年,全国财政投向医改的资金由8500亿元增加 来 11342亿元,2009年、2010年分别来 达3994亿元、4775亿元,2011年来 达了5360亿元,生猪价格,超过了2009年的预算。2011年政府对医药行业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 ,无疑是医药市场扩容的重要因素。
从未来的角度看,随着我国医疗保证 体系的逐步确立以及政府财政投入增幅的放缓,医药行业再涌现大幅放量增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医药市场无疑将连续 保持 高增长态势。
至2009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3亿,占总人口的8.2%,分析2020年这一比例会来 达12.8%。据据统计,我国占人口12.5%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药品消费接近全国药品消费总量的50%。老年人免疫力较低、药品消费量大,65岁以上老人人均用药是青年人均用药费用的3.7倍。由于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结构涌现急速变化。进入这个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将大幅加快,老龄化的加速无疑成为了未来药品市场扩容的不断动力。
与此同时,国内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按照国际上的体会,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 达3000美元时,人们对于健康领域的投入将增加 。目前我国人均在健康领域的消费只有500元,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庞大的差距,甚至低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医药行业的市场必定还将连续 保持 扩大的态势。
利润增幅下跌
2011年,全国医药工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576.89亿元,比2010年增长23.24%,综合毛利率28.90%,为过去5年的最低点,与药品收入的高增长不同,医药行业的利润率出现 下行的方向。
2011年,导致医药行业药品利润涌现下滑的首要原因是安徽版基药招标模式在全国范畴内的扩大实施。据据统计,至2011年12月底,全国范畴内已经有17个省、直辖市摘 用安徽版的招标模式进行基药招标。自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摘 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晓 》以来,以“双信封招标”为特点的安徽基药招标模式开始得来 普及,量价挂钩、单一货源承诺的政策使得各医药企业争相低价夺标,这极大地压缩了医药企业的利润,据相关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基层药品价格平均降低30%左右。
除了招标政策使得药企不得不降价薄利外,2011年,政府延续了之前对药品降价的政策,在2011年3月和8月持续两次对品种规格的药品进行大范畴的降价,这使得2011年医药行业的市场利润被压缩额超过100亿元。再加上抗生素限用、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上升、通货膨胀加大等多重原因的影响,2011年医药行业的毛利率被严重挤压。
从未来的角度看,今后医药行业的利润率增幅下行已经成为一种方向。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扩大医疗服务范畴,降低医药消费费用已成为医改的重要趋势之一。2009年,政府相继出台了《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关于加强药品流通行业治理 的通晓 》等相关政策和措施试图改革医药消费机制。2011年,政府在医疗领域连续 推进医药支付方式改革,试图通过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手段以降低医药消费的增长额度。2012年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降低医药费用的探索,毫无疑惑还将连续 。
此外,政府行政性地干预药品市场的价格也将成为一种正常。自1997年以来,政府已经持续28次对医保目录中的药品零售价格进行降价,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来自政府行政性干预药价的举措还将连续 压缩医药行业利润的增长空间。
2012年2月,政府出台了《药品流通环节价格治理 暂行办法》,开始试图对药品购销环节进行干预,该办法分析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政府越来越多的介入药品支付领域和流通领域,医药行业过去坚持高利润的模式已经被打破,医药行业利润高增长的时代仿佛将成为过去。
中药饮片一枝独秀
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各个子行业均涌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化学制剂业的销售总产值最大,为4044.69亿元,制药设备的销售产值最小,为76.73亿元。而从各子行业增长幅度的角度看,2011年中药饮片行业无疑是一枝独秀。2011年,中药饮片行业的销售产值为873.55亿元,与2010年相比,同比增长54.78%。从利润增长幅度看,2011年,中药饮片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4.42亿元,同比增长65.34%,远高于医药行业平均23.24%的利润增幅。
2011年,中药饮片行业市场的扩容第一 回功于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器重。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使得此前一直受来 挤压的中医药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2011年7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治理 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请求各地统筹做好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为此,中央财政年内一次性投入42.12亿元,支持全国1960家市县中医院、民族医院建设。2011年3月,国家中医药治理 局出台了《中医坐堂医诊所治理 办法(试行)》,答应和鼓励 有资质的药品零售店聘请中医坐堂问诊。上述对中医诊疗领域的种种鼓励 措施,使得2011年,国内对于中药饮片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市场的扩容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资产和从业人员的增加 ,据工信部的据统计,2011年全年,我国医药工业的总资产来 达13761.67亿元,同比增长22.96%;而中药饮片行业资产的同比增长更是来 达了40.59%。
从未来的角度看,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政策扶植成效的逐步 显现,以及大众对天然药品偏好的强势归来,作为中医药产业的重要子行业,中药饮片产业无疑还将连续 保持 高增长的态势。
分享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