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整体利润差,玉米价格难有改善

来源: 互联网   2014-05-14 05:50:57   查看:  次

 受经济增速放缓的挈 累,2014年玉米价格难有显然改善。不过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夯实连玉米期价的底部,因此分析今年连玉米将以高位宽幅波动格局为主。

  丰产预期兑现进口价格下跌

  2013年玉米生长情景良好,尽管东北地区8、9月份遭遇干旱灾害,但仅是局部地区,影响范畴小,对整体产量并未构成显然影响。特别是去年夏季东北高温、降水量偏多,对于喜温的玉米作物而言利大于弊。目前来看,丰产预期已基本定调。

  根据研究机构对2013年全国玉米生产情景的最新猜测 ,本年度玉米播种面积为35690千公顷,同比增加 1.88%;玉米产量21500万吨,同比增产4.56%;玉米主产区除河南略有减产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增产占全国增量的60%以上。此外,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的据统计,分析2013~2014年度国内消费量为1.975亿吨。产量大于消费量1400多万吨,库存量将进一步增加 。事实上,自2012 年新产玉米上市后,市场供应已涌现由偏紧转为宽松的苗头,去年国内玉米再次丰收,在进口压力不断、需求疲软前提下,新粮批量上市后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格局将有所显现。

  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相伴 全球玉米需求浪潮的庞大扩张,中国国内的玉米消费也涌现大幅上涨,一方面是饲料消费增长;另一方面是国内深加工消费增长,使国内的供求关系也发生显然的变化。近年来中国进口玉米的步伐有增无减,中国已从全球最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转变为“潜在的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中国玉米的进口情景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2013年的情景来看,年初美玉米来 港价格高于国内玉米价格,内外盘玉米价差存在着归来需求。随后受美玉米走势偏弱,连玉米表现相对抗跌的影响,内外盘玉米价差逐步 缩小。步入下半年后,由于市场预期美国玉米产量将攀升至历史最高纪录,美玉米期价一路归落,价格创下三年来的低位水平。而国内玉米价格下滑幅度相对有限,进口玉米的利润空间被再度打开。按目前的价差,进口来 港之后,进口玉米价格可能在1900元/吨左右,与蛇口港口现货价有500元左右的价差。那么庞大的价差来 底会对国内玉米价格产生什么影响呢?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估量 :一方面,关注进口配额的时间窗口是否打开,就2013年而言,进口配额分布在全年,进口不会集中,因此不会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大规模的冲击;另一方面,关注配额内进口量占全国市场容量的大小。目前国内玉米市场容量大致在2亿吨左右,如果全年进口窗口都打开,2013年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占市场供应量的比例仅在3%左右。即使价格偏差较大,也难以对市场产生趋势性的影响。

  此外,从进口国别来看,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进口的集中度较高,一旦美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玉米减产,将会对我国玉米和畜牧业产生很大的影响。鉴于此,中国近年来开始向更多的国家开放玉米市场,其中包括乌克兰和阿根廷等。 2012/13年度我国玉米进口量来 达270.29万吨。长期来看,在国内玉米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未来我国玉米进口量不断增加 的态势难以逆转。初步分析 2013/14年度我国玉米进口量为500万吨。尽管受来 进口配额的限制,进口玉米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限,不过却不能排除在关键阶段(比如市场缺乏其他题材或者基本面偏弱时)进口扩增的心理压力会对盘面构成一定挈 累,对于进口方面的动向仍需要关注。

  小麦需求疲软玉米需求归来

  过去两年是小麦饲用替代最“辉煌”的阶段,2012年10月新季玉米上市后,玉米价格不断疲软,小麦价格却步步高(002251,股吧)升,小麦对玉米的比价优势丧失,一度导致小麦饲用替代量大幅缩水,至今仍坚持低替代量水平。

  2013年新粮上市初期,由于新麦开秤价格不高,饲用替代还有一些优势,部分企业收购了一些小麦。但随着后期小麦价格的连续走高,小麦与玉米之间的比价处于高位,饲用小麦的需求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一样 来说,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50~100元/吨时,饲料企业便开始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应用,目前各地区不具备小麦对玉米的替代优势。

  2013/14年度我国饲料粮需求增长态势有所放缓,结构上玉米饲料消费增长仍受益于小麦饲料消费的下行。在小麦价格居高不下的情景下,小麦替代玉米的价格优势减弱,小麦饲用量分析减少。分析2013/14年小麦饲用量为1600万吨,较2012/13年度下滑400万吨,较2011/12年度下滑1000万吨,在上年度经历了大量缩减之后,小麦饲料消费难以连续 大减,这部分需求归来玉米。再加上去年稻谷价格相对偏高,亦有部分饲用需求归来玉米。在这种情景下,分析2013/14年度对玉米饲用消费量达1.31亿吨,较2012/13年度增加 700万吨,较 2011/12年度增加 1800万吨。不过即使有小麦及稻谷饲用需求的部分归来,玉米的饲用量增幅仍是放缓的,主要是因为去年养殖整体不给力,故对需求的预期仅为慎重乐观。

  去年春节以后,猪肉价格3年一轮归的规律性魔咒再次发威。3月“黄浦江少年猪的奇幻漂流”以及H7N9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对国内饲料消费的打击可谓接二连三。受此影响,禽蛋及禽肉价格大幅下挫,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跌势头,家禽养殖业缺失 惨重,国内生猪养殖陷入深度亏损,猪粮比价也跌破了6:1的盈亏平稳 点。为保证 猪肉市场稳固 运行,保护 养殖户利益,国家有关部门在4月和5月开展了两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以加强生猪市场调控,平稳猪肉市场价格。两轮收储成效相比,第二轮中央冻肉收储对于猪市的提振力显著大于第一轮。

  在一系列政策及消费需求转好的刺激下,养殖价格行情于6月中旬开始止跌归升,生猪养殖业逐步走出了规律性亏损的逆境,养殖利润在显然归升后重回保本区间,进而也对原料市场构成相应提振,使禽料和猪料销量出现 复苏态势。自8月下旬开始,相伴 着国内饲料销量环比增长,部分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消耗量开始增加 。

  由于 2012/13年度国内玉米消费相对疲软,加上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对消费的影响逐步加强,2013/14年度我国玉米消费量分析低速增长。据有关部门分析,2013/14年度国内玉米总消费为19979万吨,较2012/13年度增加 979万吨,增幅5.2%。其中,分析饲用消费为12500万吨,较上年增加 700万吨,增幅5.93%,高于本年度4.42%的增长速度;分析工业用消费为5500万吨,较上年增幅3.8%,高于本年度-7.0%的增长速度。

  过去两年是小麦饲用替代最“辉煌”的阶段,2012年10月新季玉米上市后,玉米价格不断疲软,小麦价格却步步高升,小麦对玉米的比价优势丧失,一度导致小麦饲用替代量大幅缩水,至今仍坚持低替代量水平。

  玉米整体利润较差

  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每年使用5000万~6000万吨玉米,占全国玉米生产量的25%~30%。2013年玉米深加工企业表现形势不佳,普遍开工率较低,整体利润较差。整个行业开工率不足50%,淀粉类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为40%~50%,而酒精类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仅为35%。10月份受新玉米上市影响,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有所恢复,但仅上升约5个百分点左右。生产淀粉每吨亏损在200元以上,生产酒精每吨亏损也在150~200元。具体来看,就淀粉行业而言,自2011年8月开始,国内淀粉行业亏损已“史无前例”地超过两年。不断的亏损局面使众多淀粉企业承压庞大,特别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淀粉企业更是受困显然。为缓解亏损压力,去年入夏以来,停产、限产淀粉企业数量同比显然偏多,特别是7月中下旬以来,华北山东等地部分大型淀粉厂亦进入停减产行列,而此类情景往年十分少见。目前国内玉米淀粉加工行业纯利处于低潮期,行业开工率不断走低,来 达近几年最低水平。国内酒精行业的发展同样举步维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酒精行业开工率不断低于历史平均值。不仅如此,国内味精行业亦大面积停产限产,柠檬酸行业大幅亏损期超过两年;而赖氨酸行业,则成为幸存者,是近年来少有的不断大幅纯利的深加工品种。

  造成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严肃 形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受去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销售均涌现下滑。包括食品、饮品在内的淀粉食用消费及造纸、涂料等在内的淀粉工业消费普遍表现疲软;其次,国家反腐倡廉力度加大导致酒类消费走低。2013年以来,政府严控“三公消费”,给政府摘 购(团购)和专卖店等传统白酒销售渠道带来了庞大的打击。而中国目前相当一部分白酒的原料为玉米;再次,玉米深加工外销产品出口需求低迷。 2010年7月,我国取消了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加之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显然高于国外,因此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最后,2013年以来,国内养殖业涌现低迷。去年不断涌现的禽流感,以及黄浦江“漂猪”事件使国内养殖业整体受挫。养殖业的低迷对玉米加工副产品需求减弱,导致对淀粉生产成本的冲减能力下行,直接影响玉米加工淀粉企业收益。分析2013/14年度工业用消费为5500万吨,较上年增幅3.8%,高于本年度的 -7.0%的增长速度。

  收储政策夯实价格底部

  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晓 》,进一步明确“玉米(国标三等)暂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玉米临储收购水分扣量按1:1.3执行,同时按1:0.3扣价作为企业烘干费”。并指出2013年东北玉米暂时收储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30日。关于收购补贴,《通晓 》中提来 :“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来 东北产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暂时收储价摘 购粳稻、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今年东北地区搭建露天储粮设施费用标准一次性提高至117.35元/吨。”

  与往年相比,今年临储政策的出台颇有欲出还收之势。往年基本都是在11来 12月份公开,去年7月份玉米临储保护价出台,政策公开的时间显然提前,这也是国家有史以来唯独一次在前一粮食年度公开玉米临储价格,且已显然向小麦、稻谷两大主要粮食品种靠拢,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保证农民稳收增收工作的器重。新粮收购价格的提前给出,直接锁定了新作玉米的价格底部,从而使粮农能够更好地把握最佳售粮时机。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相关细节再无下文。11月公开的《通晓 》中增加 了露天搭建仓储设施的补贴费用,给予北粮南运140元/吨补贴,鼓励 南方用粮企业摘 购东北新季玉米来解决业内担忧的临储托市“仓容不足”的担忧。此外,中国养猪网,对于地震灾区以及粮质不佳地区也实施了区域性托市政策。通晓 中对各地具体开秤时间、计划收购量等问题无确切解释,仍有细节问题待后续文件解读,不过透过已经发布的临储政策信息,可以较为含糊地明确今年临储收购平稳市场的思路。

  在当前政策市仍欠明朗之际,看政策不仅要看细节,更需了解政策意图。上一年东北玉米丰收增产,且玉米质量与2013年相比显然偏好,这将在东北产区集中上量阶段使价格下降压力凸显,2013年临储收购的重点和难点是既要平稳产区价格、保护农民种粮主动性,更要使丰收增产背景下农户粮源能够顺畅销售变现。因此虽然当前政策细节略欠明朗,在国家护农意乐意图下,所有细节及操作办法均将为之服务。中储粮已在东北安排2017个收储库点,收储能力来 达3985万吨,远超2012/13年度临储东北实际入库量,可见国家保证临储吸取 能力之决心。

  此外,今年临储收购政策除上调120元/吨价分外,另有对“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来 东北产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暂时收储价摘 购玉米”给予140元/吨补贴。虽然对企业具体类型未有明确解释,但无论何种类型企业获得补贴,都将对关内企业摘 购东北玉米热情产生大幅提振作用,最终也都将以关内企业对东北玉米用量扩大的形式进行体现。今年新玉米上市后,关内用粮企业的玉米需求主要集中于华北及西北玉米,近期受水分及价格上涨等原因影响,华北、西北玉米供应力度逐步 趋弱。后期东北烘干玉米大量上市,140元/吨补贴将使东北玉米在关内市场价格优势得来 提升,关内企业对东北玉米的需求量将在刚需基础上得来 更多开释。届时,在东北临储收购的同时,关内企业更多地摘 购东北玉米,将形成南北两个区域对东北粮源需求的集中体现。

  供应方面,在2013/14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实现大幅增产的同时,进口玉米将连续 补充市场,这意味着今年玉米供应将较为充裕。而从需求方面来看,受经济增速放缓的挈 累,目前饲料养殖及深加工效益整体仍不甚乐观,未能对玉米需求构成有力提振,明年也难以有显然改善。明显,基本面供需形势不利于连玉米期价不断大幅走高。不过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夯实连玉米期价的底部,因此分析明年连玉米将以高位宽幅波动格局为主。(靖之)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