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家油厂中层坦言,近两年来的中国大豆进口稳步增加 ,一部分受蛋白需求增长的影响,另一部分原因主要是来自贸易融资。不过今年国内受禽流感疫情、生猪价格持续下挫、油脂消费低迷等影响豆粕豆油终端销售需求并导致价格弱势运行,油厂压榨亏损日益严重,国内贸易商库存亦高企无法快速套现,加剧了违约涌现的可能。
晨曦归应未实质违约
在此次违约风波中,山东晨曦集团备受关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市场传言,山东晨曦的违约才刚刚开始,公司有14条船(巴拿马型货轮)面临违约,其中6-8条船没开信用证,另有6-8条船还在海上漂着,后面有二三十条船计划违约。一艘巴拿马货轮通常能运5万-6万吨的大豆,这些船加在一起运货在200万吨。
公布资料显示,晨曦集团是中国头号大豆进口商,占来 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12%。其去年全年进口748万吨,位列第一。
去年晨曦集团营业收入在山东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魏桥创业和新渴望 六和两家企业,2013年营业收入约为751亿元人民币。晨曦集团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该集团业务包括石化生产、粮油加工、国际贸易三大板块,目前还在进军文化、旅行等产业。
然而日前赶赴山东日照市莒县,专访晨曦集团董事长邵仲毅时被告晓 ,在近期的大豆“违约”风波中,晨曦集团并未发生任何违约行为。其还透露称,集团的主营业务目前已经转向石化生产,目前石化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链条,今年分析营收可破千亿。
“我们过去没有违约,未来也不会违约。”邵仲毅称,即使目前市场行情,晨曦食 进此前计划的所有大豆,缺失 也就在2亿元左右,对于去年700多亿的营收而言,并不算什么。他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晨曦集团仅纳税就达25亿元,完全承担 得起缺失 ,况且目前大豆行情已经开始归暖,纯利空间还在。关于信用证的问题,此前媒体曾报道称富国银行不接受晨曦集团的信用证。“我们从未与富国银行有过业务往来,这个银行的业务员我们都没有接触过。”邵仲毅告诉,目前晨曦集团的信用证完全可以常态开具。近期,包括中国银行等7家合作银行的相关人士都来 晨曦集团调研过,并未涌现授信问题。邵仲毅说明称,晨曦去年营业收入逾700亿,银行授信额度远高于这一波大豆行情中可能遭受的缺失 。
“‘洗船’是常态的商业行为,并不是违约。”晨曦集团分管粮油贸易的副总经理张志东告诉。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如果将大豆装船运至国内,可能每船将缺失 三四千万,而如果通过“洗船”的方式,将大豆提前转卖他国,缺失 可以大大降低。他称,在期货交易中,“洗船”只是一种止损的手段,这一行为是合同双方共同协商后认可的,并不能算作实质上的违约。他同时称,目前行情已经归暖,已无再“洗船”的必要。
对于媒体的报道,邵仲毅表示质疑,他表示,所谓合同违约,必须由合同双方中的一方宣布,目前与晨曦合作的上游供应商都没有宣称晨曦有违约行为。邵仲毅告诉,目前尚没有进口商有实质的违约行为,不过,未来并不排除有进口贸易商会有违约行为。
邵仲毅同时表示,晨曦集团从事大豆期货交易已经有7年,未来还将长期在此行业经营,因此对于经营信誉十分看重,在上游和下游都有一批固定的合作伙伴,国内包括中粮、中储粮等企业都是晨曦集团的合作伙伴。在大豆进口方面,此前报道中提及的日本丸红下属的哥伦比亚谷物集团也是晨曦集团的主要海外合作伙伴之一。
不过,邵仲毅介绍,晨曦实际上并不是和丸红直接签订合同,长期都是与丸红下属的子公司美国哥伦比亚谷物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哥伦比亚谷物的大连代表处则负责哥伦比亚全部的中国地区业务,只是在习惯上业内都称其为“丸红”。近期,晨曦集团官方网站上也挂出了哥伦比亚谷物大连代表处的一份公函,称晨曦目前信用证常态,与晨曦常态合作。
“大豆行业圈子很小,如果一旦违约,我们就会‘出局’了。”邵仲毅告诉,违约就会被上游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同时也会破坏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如果要长期经营大豆,就不能违约。只有一些小规模的贸易商,不排除可能会无法承担 缺失 ,宁愿违约舍弃 大豆业务。
“我们也没有找过任何海外媒体。”邵仲毅告诉,晨曦也没有与其他大豆贸易商开会商讨要集体违约。此前,亦有媒体报道称,晨曦集团曾向路透社海外媒体开释消息称或将违约,对此邵仲毅则明确予以否认。
小贸易商承巨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