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养猪网今日仔猪价格:
养猪业有“猪周期”之说,是指猪价在3年左右会经历从高峰来 低谷的过程。兰西县种猪场场长王亚波告诉记者,这次的“猪周期”来得更快,价格低得不同平常。现在育肥猪的价格一公斤不来 11元,而养殖成本却是一公斤13元,每头出栏猪亏损已超过100元。
来自省畜牧兽医局的信息掩饰,中国养猪网,2013年末,我省生猪价格与全国一样,开始小幅下滑。今年初则快速归落,一月中旬跌破了盈亏平稳 点。按照往年的规律,春节前夕猪价应处于较高水平。但今年,全国猪价节前不涨反跌。近期,全国猪价仍延续归落方向,而我省生猪收购价格最低,一些地方已跌至10元/公斤。
对于近期猪价大幅跳水因素,业内普遍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猪供应量偏高。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不断归升,养殖户主动补栏,造成年末集中出栏,供应量大幅提高。二是旺季不旺,市场消费低迷。元旦、春节期间猪肉集中摘 购量大幅下行,零售量也随着国人膳食结构调整的加快日渐减少。三是进口肉类数量增加 挤占了猪肉消费市场。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在这些表面原因之下,或许包蕴 着更深层次的因素。如今,养猪业已面对国内外大市场,而养猪业的中坚力量,即中小养猪户势单力薄,无法与大市场对接,更无力调剂 市场供需,因而导致猪肉短期供应不定。
产业转型加速
近些年,“猪周期”变得越来越短,经营风险连续加大,一些受够了“猪周期”之苦的散户纷纷舍弃 养猪。来自国家据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四季度末,我省畜禽观测小区生猪散养户数同比减少10.6%,反常 是那些养殖规模较小的散养户退出较多。
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说,“猪周期”给养殖户带来痛楚的同时,也的确加速了生猪产业的转型加速。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标准化生产可以有效管控全产业链产品安全,提高商品整齐度;规模化生产可以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缓解畜产品市场价格规律性震荡。规模养猪场在劳动效率和饲料成本方面优势显然,能够集中摘 购或自备饲料,而且更有能力应用新的养殖技术。规模养猪场通过改进养殖技术,可以赢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确立市场地位。
近两年,我省也因势利导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挠 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辐射带动养殖场户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政府的推动、市场的力量等一系列外力将作用于生猪养殖行业,推动了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龙猪”未来可期
生猪散养户加速退出养殖,我省规模养猪场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以中型规模养殖为主,大型和散养为辅的经营格局。基础母猪群及生产力未受大的影响。有专家认为,这掩饰我省的生猪产业基础依然很好,现在只是增长速度放慢了。在生猪产业前行的“换挡期”,我们可能要牺牲速度换质量,牺牲数量换效益。
有专家估量 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进入集中转型期。在此期间,我国生猪产业可能将面临洗牌,而这对我省生猪产业的发展或许更为有利。
作为全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我省玉米价格较全国平均价格低12%左右。因此,我省生猪养殖成本较低,饲养一头育肥猪,仅玉米成本就比全国平均低65元。而且我省地域广阔,大气、水质等生态环境优良,气温冷凉,与南方高温高湿环境相比,动物疫病发生机率低,又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动物疫病防控具有相对优势。
南方发达地区受资源约束、环保压力、土地紧缺的影响,用地难、用工荒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0.52% 资金 研报]加工业布局调整加速,北移方向越发显然。而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中的第一大品种,国内猪肉消费的刚性需求必将不断推动我省生猪产业的连续发展,“南猪北养、北猪南调”前景十分辽阔。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省,有22个县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雨润、正邦和大北农[3.89% 资金 研报]等生猪产业龙头纷纷将发展战略重点转向我省,使我省成为全国畜牧产业转移重要的承载省份。这些农牧行业大佬们少则200万头,多则6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一体化项目相继落户我省,充分显示出我省生猪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正在有序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