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即将落幕,这一年全球大豆行情也经历了起起伏伏。但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国产大豆的行情仿佛在日益淡出人们的关注,但不管如何,做为国内主要大豆来源的产地——黑龙江,还在努力向我们证明着它还是国内大豆的主产区。
年初大豆行情低迷 油厂开机时间延迟
2013年的黑龙江大豆从年初就开始出现 低迷的购销行情,年后因为受来 外围消费市场不太理想的制约,大豆摘 购群体的入市主动性也显得稍差,局部市场还出现 有价无市的局面。由于油厂没有主动恢复收购,贸易商受下游价差关系和需求不足导致观望,油厂主体收购价格在4400-4600元/吨左右;同时由于油厂压榨延续亏损状态,使得开机时间延迟,这种状况一直不断来 了3月中下旬才涌现部分中小企业尝试性恢复生产。随着新一年的备耕时节的来 来,黑龙江部分基层农户大豆销售意愿逐步 增强,但因消费环境不太理想,大豆价格涌现了被压价归落的现象。
备耕时节行情不断低迷 农户种植主动性受影响
进入4月份后因为消费市场低迷的影响,黑龙江地区油厂大面积停机情景再次涌现,之前从3月份开机的企业也只经历了短短不足一个月的生产。当时有调查机构称哈尔冰九三,哈尔冰吉庆、龙江福、明达油脂、甜南宝华、集贤阳霖等大中小企业均报停机状态;而当时因为去年雨雪天气的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偏多,使得玉米、大豆的播种时间均有所推迟,有估量 师判定 当时天气若好转,当地玉米将会错过最佳播种时间,从而会转向种植大豆,预期大豆播种面积还会有所增加 。
但是预期仿佛过于理想化了一些,进入5后月后黑龙江省大豆交易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养猪论坛 ,不仅因为处于春耕高峰时期,更重要的是因为油厂大豆压榨利润亏损日渐加大,部分开机油厂挂牌收购跌至4300-4400元/吨左右,农户大豆种植主动性受来 一定影响,更多的只是是迫于眼前的播种形势。随着全省播种期完结,农户惜售心态有所松动,销售大豆意愿增强,但由于本土加工企业经营艰巨 ,产品销售缓慢,加之大豆经销商库存积压,走货不畅,致使当地大豆市场购销仍旧 清淡,有价无市局面进一步加深,局部地区价格还有所走低。
新季大豆上市即将上市 国储拍卖促进行情归温
进入生长期的黑龙江大豆在7月份遭遇了雨水灾害的影响,但总体长势良好。随着新季大豆即将上市,市场观望情绪浓郁购销状况越发清冷。国家8月8日再度启动临储大豆竞价交易对黑龙江现货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当时国储大豆竞价成交价格低于目前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160元/吨左右,但成交结果不佳,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对国储大豆的摘 购主动性仍旧 不高。但随着国储大豆的的几次拍卖,部分油厂摘 购国储大豆主动性不断增加 ,对大豆加工及销售行情归温起来 一定带动作用。同时由于"双节"临近,各地大豆市场购销保持 活跃态势,在市场需求扩大的带动下,油厂开工也不断恢复。
大豆播种面积年年缩减 企业加工利润不断亏损
虽然今年大豆质量不错,但是据有关部门据统计,由于收益比较低,从2009年开始来 2013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存 计下行了近3000万亩,将近一半。加上进口大豆的冲击,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利润不断亏损,多数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随着11月15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开,期盼已久的大豆托市价尘埃落定。虽然市场早前有相对准确预期,但是消息确定后市场仍略显败兴,持平于去年的2.3元/斤的大豆托市收购价格,使得原本有价无市的黑龙江大豆市场又陷迷茫,黑龙江省内大豆村屯毛粮收购价格在4200-4400元/吨水平,比去年同期低了100-200元/吨左右。市场消息截止12月10日,黑龙江大豆收储入库不足10万吨水平,进度略显偏慢。虽然农户销售意愿比前期有所增强,但是心中的大豆预期价格也高于现行市场收购价。根据官方机构公布数据掩饰,黑龙江省主要产区2013年大豆产量有所下行,其中国家据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局,公开农垦系统大豆单产下行多达35%.市场对龙江大豆产量已经形成共性预期,平均较上年减产幅度50-100万吨左右,总产量至410万吨左右水平。
纵观黑龙江大豆的2013年这一年,在进口大豆的冲击和影响下,黑龙江国产大豆的步履走的愈发艰巨 ,国产大豆的独立行情也已经很难形成,独立评论研讨国产大豆行情仿佛也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但是就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未来来看,笔者认为有必要也必须要给予国产大豆更多的关注和信心,因为我们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存在应该也必要在2013年长长的以后!
(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