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国际大豆市场走势及国内大豆收储政策将成为黑龙江大豆价格的重要影响原因。目前,黑龙江省大豆购销仍是环绕 有价无市的格局,区域内购销力量分配不均。
看国际,美国大豆丰收压力下的价格走弱
受10月份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暂停公开,将于11月8日公开的期待预期,生猪价格,交易市场正在逐步 认可美国大豆产量较9月份USDA公开的单产数值会上调。为此,在今年产量较去年显然恢复的程度下,市场交易趋势正以逢高沽空为主。虽然后期美国的周度出口数据会有好转支撑,但从方向上的供应节奏起码得来 了恢复。本周我国山东沿海进口大豆分销价格在4250-4300元/吨水平,周跌150-200元/吨。
另外,11-12月份中国机构平均预估进口大豆来 港分别在620万吨和650万吨左右,大量进口大豆来 港势必将使得压榨企业大豆使用成本背靠4000元/吨一线。这也无疑将使得国产大豆价格难以有效上涨。
看国储,政策定价趋势及实施力度或减弱
期盼的国储托市收购仍没有公开,在持续多年的政策扶植下,国产大豆已经形成了无政策不活跃的逆境。由于保护价格连年提高的惯性,在今年国产大豆开秤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情景下,市场难免再次唤 吁收储政策的出台,特别是渴望 能像水稻、玉米、小麦那样连续 调高保护价。按照目前省内大豆市场收购价格4200-4600元/吨的水平,已经低于去年大豆保护价4600元/吨的支撑,而今年从国内外大豆价格及政府保护措施是否调整的氛围看,市场对于大豆保护价临时也只能坚持去年4600元/吨的标准不变,起码向下调整的概率比较低。
类似玉米、水稻传闻的运输补贴措施,相对于连年减少的国产大豆产量来说,储备也开始适度去降低收储对大豆的价格支撑,每年大豆收储总量也开始不同程度下行。所以,更多的市场化购销仍是活跃大豆的重要原因,储备政策在未来几年是否会有新的调整趋势成为市场争议的焦点。
看产销,省内购销坚持季节性特点小震荡
按照机构观测,2013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3500余万亩水平,较上年减幅不来 1%水平,为此今年大豆总产量坚持在420万吨左右,局部受夏秋季节干旱影响涌现一定幅度下行。虽然如此,全省大豆开秤价同比去年仍归落了200元/吨左右,基于新大豆上市周期国内外大豆价格归落的带动。
基于近年来全省大豆购销形势来判定 ,新大豆零星上市价格受当前国际大豆行情影响显然,随后步入11月-春节前种植户季节性销售周期,基层供应增量的同时需要看国储收购节奏的影响,再此阶段价格会有所反复;随着春节完结,基层大豆粮源剩余量多寡决定了夏季销售的难易程度。而这其中的价格表现仍是跟随外盘期货走势来决定。为此,今年省内大豆价格除了特定事件干扰价格走向以外,自身的价格震荡长期处于窄幅震荡区间,受阶段性补货节奏的影响进行市场化消费。
按照市场目前的预期变化,美国大豆价格存在归落空间,而国内大豆收储政策又处在真空期,这将决定短期内黑龙江省大豆难以有效的形成价格突破。具体的价格驱动主力仍是未来1-3个月美国大豆的演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