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豆即将步入播种期而可能带来天气升水以及豆粕消费旺季即将来 来之际,分析粕价延续波动偏多可能性较大。
南美大豆不断减产
由于受拉尼娜气温影响,巴西和阿根廷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洪涝天气,产量也较去年有所下行。自2011年12月以来,美国农业部(USDA)便不断下调两国大豆产量预估值,引发市场对世界大豆供应的担忧,同时也令摘 购商加大了对美豆的摘 购量,美豆因此开始了一轮强势上涨行情。国内豆类在美豆不断走高带动下,也深受多头资金追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南美大豆已经步入收割期,随着南美大豆收割的完结,减产炒作也将逐步 淡出市场。因此,分析后市南美大豆产量题材对期价影响力度将较为有限,但其给豆类所奠定的中长期涨势不会改变。
美大豆种植意向面积下行
明显,南美大豆产量不断调降凸显出了新季美豆种植面积的重要性,而3月30日USDA公开的种植意向数据显然低于市场预期,又进一步巩固了国内外豆类涨势。当然,该数据是通过农户播种前种植意向的调查而得出的,其与6月30日公开的实际种植面积会有一定差别。自种植意向公开后,美豆与美玉米比价仍在进一步走高,这或将导致美豆实际种植面积较意向面积有所增加 ,生猪价格,但从4月17日USDA公开的美玉米播种进度显然高于五年平均水平来看,实际种植面积即使有所增加 ,其空间也将有限。
就以往情景来看,美豆播种期一样 于6月底完结。因此,投资者还需关注此间美产区天气状况对播种进度的影响,而在豆类进入生长期时,天气题材将更为突出。当然,后市天气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过在南美减产和美豆种植意向面积下行的背景下,一旦天气涌现不利状况,则将会给豆类构筑较大的天气升水。
国内豆粕库存较低
南美减产和美豆种植面积下行提振了国内外豆类走势,而豆粕之所以在国内豆类中涨势最为突出,还得益于其自身供应紧张。去年我国油厂平均压榨利润不断7个月亏损,致使油厂开工不足,豆粕库存也因此处于低位。同时,去年底因为对粕价不看好,饲料终端的库存水平也较低。随着养殖饲料的消耗以及豆类价格上涨引发的“买涨不买跌”心理涌现,贸易商和终端消费者入市摘 购主动性提升,加大了豆粕的供应紧张氛围,而油厂并没有因此加大开工率,使得豆粕供应压力并没有得来 有效缓解。
就后市来看,近期关于发改委约谈食用油涨价相关企业的新闻,将在一定程度上放慢油脂企业上调食用油价格的节奏,从而抑制油脂上行空间,而对油厂来说,油脂价格上涨空间受限,为了坚持常态的生产经营,企业对豆粕的挺价意愿将会进一步凸显,这也有助于支撑粕价走升。还有,进入5月份,豆粕开始步入消费旺季,消费需求也将提供额外上涨动力。
套保资金空翻多
今年来豆粕备受多头资金青睐,这也是期价走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资金面和基本面往往相互作用。今年豆粕资金面涌现的一个新情景是,一直作为市场天然套保空头的中粮期货转而成为多头主力,明显对粕价强于其他豆类起来 较大提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