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豆粕行情近几天来逐步 再现归升势头。广东豆粕由7月初的最高报价4800元/吨左右跌来 8月11日3700元/吨左右,但随后又逐步 走高,来 8月19 日,再次归升来 4000元/吨左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当前粕价比最高价位有所归落,但从长期来看,价格还是有逐步 走高的方向。
“受粮食、能源、政治等原因的影响,以后像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都会越来越贵,可用于饲料生产的量也只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逆转的方向。”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家冯定远教授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摘 访时说,“觅 找替代品是饲料业的必然之路。”
氨基酸用量需来 达平稳
“4800(元/吨)的豆粕,饲料厂和养殖户都用不起。”顺德某饲料企业经理向记者感慨,“没办法,只有减少豆粕的用量,用别的杂粕来代替一部分。其他不少饲料厂也都有类似的做法,豆粕在饲料中的使用比例越来越小了。”
据费解,饲料行业早已经开始了豆粕替代品的研究,广东也已经有个别饲料企业开始尝试无豆粕的饲料配方,但其实际成效却不甚理想。冯定远教授认为,替代豆粕的品种很多,但需要添加些别的产品,并进行合理搭配,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使用便宜的原料,如杂粕、含蛋白的下脚料等非常规原料,都可以替代豆粕,但要对氨基酸的用量进行调整,使氨基酸含量来 达平稳 ;同时添加有针对性的酶, 如植酸酶、蛋白酶等,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还可以使用尤其 添加剂,以提高饲料的商品价值和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另外,解决非常规原料适口性差的问题,也可以用脱毒剂对有毒原料进行脱毒,以解决有毒原料不能大量使用的问题。水产饲料中,最忧患的是水产动物对非豆粕植物蛋白的消化问题,这可以通过一道先前处理的工序来解决。”冯定远教授说明说。
替代品用量暂不能过高
虽然可以替代豆粕,但其实际的使用成效却并非十分理想。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周歧存博士认为,从营养角度看,现在可用于饲料中的植物蛋白原料如棉籽粕、菜籽粕等,营养都不如豆粕高,而且市场供应也不如豆粕平稳。但当豆粕价高时,饲料厂完全可以摘 取调整配方的策略来应付。
如罗非鱼料,现在厂家的配方会随着豆粕的市场行情变化而变动,豆粕的价格会决定饲料中的豆粕用量。价格高的时候,会筛选相对便宜的菜籽粕、玉米酒糟粕等部分替代豆粕。但这些替代原料的用量也不能太多,过量容易使鱼的体色发生变化。在周博士看来,现阶段的水产饲料配方中,豆粕仍是一种重要原料,其他替代原料还只能部分替代。
“现目前来看,替代豆粕虽然可行,但其实际使用成效仍比豆粕差。”冯定远教授也有类似看法,但我们不应该只追求养殖动物最快的生长速度而不顾成本,在原料价格连续攀高的时候,只要找来 生长速度与饲料成本之间的平稳 点就可以。这个平稳 点,是使用合理的饲料成本取得合理的养殖成效。
以前的饲料业习惯了使用豆粕为植物蛋白原料,但当其价格太高、市场已经不能接受时,企业也只能筛选价值更低的原料进行替代,这是必然的方向。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企业及养殖户改变观念,改变只用好原料追求更快生长速度的观念。“好比有的人习惯了食 鱼翅,但当食 不起的时候,也得习惯别的低档食品。”冯定远教授补充道。
[NextPage]
生物技术处理非常规原料
“面对价格日益高涨的常规饲料原料,筛选非常规原料是一种饲料营养策略。”冯定远在日前由广州市希普生物饲料有限公司举办的“发酵豆粕等饲料原料应用技术研讨会”上曾重点提来 ,豆粕作为常规饲料原料价格已经很高,再加上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土地紧张,豆粕价格会不断在高位震荡,选用非常规饲料原料成为必然,也是一种饲料营养策略。
冯定远指出,常规饲料原料固然好,但是在价格高涨的今天,饲料厂和科研机构应当要考虑通过其他途径来增加 其他饲料原料的来源,“而非常规饲料原料就是其中一个方面。”他透露,非常规饲料原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 是指在某一地方或某一日粮配方中较少使用,或者对它的营养特性和饲用价值费解较少的那些饲料原料,通常把玉米、豆粕作为常规饲料原料,其他都作为非常规饲料原料。
非常规饲料原料难以消化,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应用生物技术。他说,要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的价值,生物技术是最有前途的方法,目前主要是发酵技术和酶解技术。例如发酵棉子粕、发酵鸡粪、酶解羽毛粉和酶解皮革粉等。
至于用非常规饲料原料替代豆粕方面,冯定远认为,羽毛粉和皮革是最常见的非常规蛋白原料,但对动物来说,它们都难以消化,不过,可以加入酶使得羽毛粉和皮革降解,来 达消化吸取 的目的。加入什么酶呢?他建议,添加高效饲料组合酶,这种酶有别于复合酶,根据不同酶的特性、抗逆性、作用特点等有机组合。
互动启发
开发豆粕外的其它蛋白原料是否可行?您有何体会与建议您可以发邮件至tuocj999@126.com,或致电13145755999与我们联系。?(原载于南方农村报,生猪价格,标题略有修改,原作者:庹朝均 林礼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