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2012年我国兽药研发觉状调查估量

来源: 互联网   2014-04-27 14:02:26   查看:  次

  • 【关键词Tag】兽药研究报告 兽药市场调研 兽药投资估量
  • 2012年我国兽药研发觉状调查估量
  • 】【】
  • 中研网讯:
  • 2012年插件式多参数监护仪行业国内外市场发展比较估量
  •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200个
  • 2012年乳腺检查仪行业国内外市场发展比较估量 及营销策
  •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200个
  • 2012年体外短波高频热疗机经典型行业国内外市场发展比
  •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200个
  • 2012年体外短波高频热疗机行业国内外市场发展比较估量
  •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200个
  •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2009年的据统计,在我国的化药企业中拥有已建成研发部门的企业达852家,占来 企业总数的79.92%。其中自主研发的占来 53.85%,其余为联合研发,中国养猪网,其中与研究单位联合研发的占来 56.94%,与其他企业联合研发的占来 14.73%。但是相对来说,生物制品企业越发注重创新。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化药企业年度研发资金总投入为9.30亿元,占全年总销售额的5.05%。
      
      2010年我国新开发二类新兽药8个、三类新兽药10个、四类新兽药4个,没有一类新兽药涌现。1987-2010年,我国共批准新兽药729个,其中抗菌药最多,占来 31%。
      
      (一)我国新兽药研发的特点
      
      1.仿制为主。
      
      2.食品动物为主。
      
      3.抗感染药占主导地位。
      
      4.兽药剂型和制剂种类单一。
      
      5.中兽药和中西复方制剂品种繁多。
      
      (二)我国兽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
      
      1.新兽药研制开发主体错位。国际上制药发达的国家新药(兽药)研发的主体是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主要着重基础研究。而在我国,新兽药研究主要由专业院校和国家的研究院所来承担,新药研发的主体是国家。
      
      同时,我国绝大多数兽药企业不大,难以承担新兽药研究的高投入、高风险,尚不能成为兽药技术创新的主体,造成新兽药研制与市场需求脱节。
      
      2.体制、机制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大多数企业在考核机制上,用当年的效益指标来考核企业经营者,而新药的研发往往投入大、周期长,难免形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现实。许多经营者往往筛选投入少、产出快的仿制药进行研发。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最终失去竞争力。
      
      3.一方面新兽药研发资金投入总量微薄,另一方面又有大量资金被浪费。国际动保企业研发投入约占年销售额的10%以上;国内兽药企业研发投入约占年销售额的5%左右。从总体看,全国2009年投入兽药研发的总资金13.74亿元,占销售额比例为5.82%,只有辉瑞公司2006年研发投入2.91亿美元的70%。
      
      4.缺少基础研究的支持。由于历史因素,目前国家拨款资金用于新兽药基础研究部分的经费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政府主要支持基础研究且政府与企业之间分工明确有较大不同,2000年,我国支持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经费仅为20亿元人民币,不足美国政府投入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经费的百分之一。
      
      5.从事兽药研发的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据据统计,我国从事新兽药研究与开发的人员不足10000人。国内企业研发人员比例绝大多数少于3%,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领导 人物。国际大企业研发人员比例一样 都在10%以上。
      
      6.自主创新能力有限。(1)目前批准的一类新药数量少,仅有乙酰甲喹、海南霉素和喹烯酮。(2)新兽药种类单一,以食品动物用药为主,抗菌药占主体;剂型单一,以散剂为主,针剂、口服液和片剂次之,几乎没有宠物和水产用药。(3)新产品、新技术对企业利润的奉献率低,自主晓 识产权产品极少;专利数量很有限,实质性专利少。
      
      7.在中兽药认识上存在误区。中兽药药材面临资源问题、中兽药安全性问题。《神农本草经》共收藏365种药物,并根据养命、养性、治病三类功效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为君药;中品120种,有毒或无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的功效,为臣;下品125种,多有毒,主治病,不可久服,多为除寒湿,破集聚的药物,为左使。可见古人对中药的治疗作用、毒副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费解,并且初步提出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概念。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中药所含成分、药性和毒理作用的研究;规范生产和提高生产工艺;建立中间体和成品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标准;对上市兽药开展安全再评判 等。
      
      8.缺乏有效的研发治理 机制和科学的评判 制度。
      
      研究单位片面追求发表的论文和成果的数量,缺乏技术创新各环节工作的绩效考评;研发项目效率低,低水平重复研究;研发目标清晰、没有有效的化鼓励 政策,缺乏推广价值;封闭式研究,信息不畅、相互保密。
      
      9.生物等效性实验不规范。生物等效性实验的目标是通过体内实验的方式对两个制剂内在质量进行评判 ,因此生物等效性实验本身的科学、客观、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10.平稳性实验不规范。

    分享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