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据统计,2014年1-2月,经广东口岸进口大豆114.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同)增加 21%;价值40.9亿元人民币,增长10.6 %;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579元,归落8.6%。
一、今年1-2月广东省大豆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绝大部分以一样 贸易方式进口。今年1-2月,经广东口岸以一样 贸易进口大豆114.1万吨,增加 21.2%,占同期广东省大豆进口总量的99.9%;同期,以加工贸易进口1273吨,减少44.7%,占0.1%。
(二)民营企业进口逾5成,国有企业进口大幅增加 。今年1-2月,广东口岸民营企业进口大豆65.7万吨,增加 37.5%,占同期广东口岸大豆进口总量(下同)的57.6%;国有企业进口大豆18.6万吨,大幅增加 68.8%,占16.5%。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口29.6万吨,减少16.4%,占25.9%。
(三)自美国进口占9成以上,自加拿大进口激增。
今年1-2月,广东口岸自美国进口大豆110.5万吨,增加 17.3%,占96.7%;自加拿大进口大豆3.3万吨,激增13.2倍,占2.9%。
二、今年1-2月大豆进口量增加 的主要因素
由于国内东部地区禽流感疫情得来 进一步的控制,禽流感疫情对于大豆价格的利空作用正在逐步消散;此外,随着春节过后,生猪补栏陆续展开,分析国内的饲料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但与此同时,国内大豆产量不断下行,据IGC报告显示,2013/2014年度国内大豆产量为1200万吨,低于上年的1310万吨[1]。需求的增加 和国内产量的减少导致大豆进口量增加 。
三、当前大豆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进口大豆占据 国内市场,影响下游产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上升方向非常显然。据海关据统计,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340万吨,同比增长10%,成为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成本远低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且出油率高出国产大豆15%。因此,几乎所有的油脂企业均筛选从北美、南美大豆主产区进口大豆,在国内进行压榨后,利用铁路和汽运分销至国内市场。市面上的豆油几乎95%以上用进口转基因大豆压榨。国产大豆则囿于成本较高,市场需求量逐步 下行。经过10多年的“腐蚀”,国内大豆产业已经丧失价格主导权,导致中国大豆产业直接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震荡影响[2]。制油企业往往难以筛选正确的摘 购时机,遇来 国际大豆价格巨幅震荡,将导致行业利润率直线下行,甚至陷入全行业亏损。
(二)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萎缩,产业安全备受关注。在进口低价大豆冲击之下,国产大豆主产区农民种植的主动性不断降低。以东北三省为例,水稻和玉米收益的比较优势逐年增强。据据统计,东北大豆种植面积每年以20%的幅度递减,从2009年的6000万亩减少来 4000万亩以下,农户开始改种收益更高的玉米和水稻。同时,大豆进口量的快速增加 令国内大豆产业对外依存度骤增。截至2013年底,进口大豆已占国内供给总量80%以上。对外依存度过高不仅导致了饲料、制油、食品加工等产业受制于人,丧失议价权,更严重威逼 我国粮食、油脂供给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若进口大豆运输受阻、货源紧张等尤其 情景,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平稳。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大豆行情开始归暖,后期市场价格或将被拉高。据美国农业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公开2月种植面积预估报告,分析美豆201414/15年度种植面积为7800万公顷(去年为7650万公顷)低于市场预估值。此外,由于南美地区洪涝及降水天气的不断尤其,将影响大豆的产量。目前,已有多家经济公司调低了南美大豆产量的猜测 值。这或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大豆价格的上涨。进口企业需引起注意,把握好摘 购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