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自年初高价位不断下跌至5月中旬左右,其中有7周(第18周至第24周)猪粮比价低于6:1盈亏平稳 点,国家适时启动了调控生猪市场价格的政策,通过收储冻猪肉,把归落的生猪价格平稳,保护了猪农的利益。之后尽管价格有所震荡,但总体上养猪生产有利可图,(见下图)全年养猪生产纯利,每一头出栏猪大约纯利 130元左右。
导致年初至五月份价格下跌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的合理归来
2008年11月份之后,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不断攀升,来 2009年初,猪粮比价来 达9.01:1的水平,这个水平过高,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一定向合理的水平归来,通常养猪生产的利润水平相当于销售收入的10%左右。
2、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始发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2009年年初时,这种影响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广东等南方省市,由于出口锐减,大批出口型工业企业停产,工人,反常 是农民工失业,使得消费猪肉主体的消费量急剧萎缩,因此猪肉价格不断下跌。
这种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年初以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连续下滑,整体物价水平低迷,连带影响猪肉价格的走势。
3、“猪流感”的影响
4月份墨西哥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我国将防止甲型H1N1流感进入我国提高来 重要位置,甲型H1N1流感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把这种传染病定名为“猪流感”,因此引起很大的消费恐慌,在较短时间内猪价快速下跌,但是还好,世界卫生组织和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门领导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出面为这种传染病更名,为平息市民消费恐慌起来 主动作用。
[NextPage]
以上几个方面是价格下跌的基本因素。
但市场在很多情景下并非理智,价格下跌并不以人们的愿望为转移,再加上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养猪生产面临无比恐慌,忧患价格涌现“雪崩”,又归来 2006年的“凄惨境地”为此,6月12日商务部、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消息,按照年初的调控预案的规定,启动收储国产冻猪肉以止住不断下滑的猪价,这条消息起来 了主动作用,尽管这次收储的冻猪肉数量仅仅12万吨,但是起码在市场信心方面起来 平稳作用。之后生猪和猪肉价格小幅度地归升,猪粮比价一直站在盈亏平稳 点之上。
全国生猪和猪肉的价格进入11月份之后,开始“天天见涨”,关注经济发展的相关人士人们开始忧患整体价格走势(其实市场反应很平淡),这个阶段的价格震荡,一方面是阶段性需求增加 的结果(12月份屠宰数量比上个月增长11.8%),同时很大程度上是整体物价水平,反常 是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联动效应。随着消费主动性的阶段下跌,价格依然还要下跌,但是不会涌现大幅度归落。
掩饰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是屠宰数量,基于我国的特点,规模屠宰大约占总出栏猪数量的50%左右,大型屠宰企业的白条猪及其产品,基本上市供应大中城市的消费,今年全年生猪屠宰数量的走势见下图。从这个走势图中可以看出,除2月份春节之后相对平淡之外,其他月份市场消费总体比较稳固 ,没有太多的震荡,这就为制定养猪产业发展目标(出栏猪数量)奠定了基础。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国务院适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国家据统计局发布的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数据掩饰,2009年全年各月份的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而同期物价指数偏低(100%以内),2009年猪肉消费水平是我国猪肉消费比较宽松的状态,消费连续 增长的空间有限。
[NextPage]
关于猪肉价格
屠宰数量的变化反映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能力,白条猪肉的出厂价格同样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2009年全年白条猪肉出产价的走势基本与生猪价格走势相同,而大中城市瘦猪肉的销售价格比出场价格的震荡幅度更大一些,特别是在价格低迷时期,具体可见下图,这种走势掩饰猪肉销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对市场需求更敏锐 ,价格变化反映消费量的变化。
关于仔猪
当前正处于比较冰冷 的季节,猪舍条件较差时,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因此补栏需要谨慎,确保补栏后的成活率。
[NextPage]
2010年行情猜测
2010年已经来临,总体来讲,生猪和猪肉价格将不断2009年后半年走势,不会涌现过度震荡,生猪价格总水平在13元/公斤徘徊,养猪生产总体还将有利可图,但不排除个别月份由于消费和生产的局部问题带来价格走低的情景。这个判定 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2010年经济发展对养猪生产发展的拉动效应
2009年在克服重重困难的形势下,GDP取得了超预期的8.7%增长,从增长情景估量 ,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 9.1%,四季度增长10.7%,逐月提高,因此可以猜测 2010年总体有更好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也将在2009年增加 超8%的基础上有新的增长,因此总体经济形势拉动和价格总水平的高企,生猪和猪肉的市场价格不会涌现大幅度下滑。
2、养猪生产平稳的前提是存栏数量,反常 是可繁育 母猪数量的平稳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以及各省畜牧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估量 ,自年初至今,全国生猪及可繁育 母猪的存栏量不断稳固 ,当前生猪存栏量4.69亿头,比2008年增长1.5%;可繁育 母猪存栏数量4910万头,与2008年年末存栏基本持平。从今年的存栏数据情景来看,各月变动幅度小,相对平稳。不仅全国的情景比较平稳,一些养猪大省同样存栏量充裕平稳。只要2010年不涌现大的疫情,全年价格走势可以比较稳固 。
3、生产平稳的基础是生产者有利可图,但又不足以刺激产业“快马加鞭”
2010年全年平均猪粮比价基本将保持 在(6.5~6.7):1,(个别月份,如3、4月可能归落一些)养猪生产总体依然有利可图,与2007 年、2008年相比,尽管赚不了大钱,但是接近10%左右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可以满足养猪人的愿望,可以刺激不断发展养猪生产的主动性。这种相对温顺 的纯利水平通常不会刺激投机者“快马加鞭”进入行业,有利于平稳产能。
归顾2009年,全年养猪生产的猪粮比价平均6.67:1,养猪生产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在10%以上,全年只有5月份涌现全行业亏损,当月的猪粮比价是5.91:1,仅仅发生小幅度亏损,之后这种局面开始转变。纵观2009年,生猪价格(平均11.32元/千克)、市场猪肉价格(平均14.99元 /千克)和猪粮比价(平均6.67:1)走势,基本处于合理的水平,消费者接受,生产者有利,生猪价格,产销两旺,掩饰生产与消费基本平稳 ,是一个可不断发展的市场氛围。
4、生产平稳的另一个因素是疫病影响相对平缓
目前我国的猪场基本属于蓝耳病感染阳性猪场,感染阴性猪场十分罕见,为了顺利生产,猪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并积存 了阳性猪场平稳生产的技术,这些技术日臻成熟并被广泛接受,成为日常生产中的常规技术。由于积存 了一定的体会,2009年全国的猪病相对比较平稳,尽管也涌现猪病报告,但总体没有涌现大面积、长时间的疫病流行,对生产的平稳发展和市场稳固 奠定了基础,2009年的行情也对控制疫病提供了支持,行情比较好,养猪场可以支付控制疫病的日常费用(免疫疫苗、保健药物、消毒药物等)。据此可以猜测 ,2010年疫情不会有大的反复,只要疫情稳固 ,生产就不会涌现大的问题。
[NextPage]
2010年养猪生产、市场平稳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2009年养猪生产相对比较稳固 ,与政府适时发布相关信息密不可分,纵观全年养猪信息发布情景,中央政府发布的信息最及时、全面,对费解全国基本情景起了指导作用。如果各地政府,反常 是养猪大省都能以中央政府为楷模及时发布信息,一定会进一步减少行业发展的盲目性,促进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相关职能部门,比方国家发改委,可以对各地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发布情景进行考核,鼓励 和督促相关信息的发布。
2、高度关注疫情影响,加强疫病防控力度。当前正处于隆冬严寒冬季,天气变化将对控制疫病的流行带来难度,不仅关注蓝耳病,还要关注口蹄疫和甲型H1N1的流行动向。
3、关注生猪电子商务中远期交易,适时推出生猪期货,完善市场手段,调控市场价格的过度震荡。2009年5月,苏州大中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生猪,这是我国第一家生猪电子商务中远期交易平台,已有养猪场与屠宰企业通过该平台进行交易,由于该平台是开放的,网站浏览者可以便利 地得来 市场交易信息(价格、交易量),养猪场和屠宰商都可以据此信息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判定 ,调整各自的生产。目前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重庆农畜产品交易中心都开展了生猪电子商务,通过关注中远期现货市场行情,对未来供求做出判定 ,可以帮助养猪人调剂 生产规模,适应市场变化。
仔猪价格走势反映猪农补栏的主动性,取决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当市场预期较差时,补栏的主动性通常较低,仔猪的市场价格也偏低,自今年年初以来,仔猪价格走势总体是下降,从年初的20.23元/千克归落来 年末的17.63元/千克,归落幅度来 达12.85%,与2008年仔猪平均价格30.03元/千克相比,归落幅的更大,详细情景见下图。仔猪补栏确实反映行业对未来的信心,2009年全年仔猪市场的走势与生猪市场走势一致,同时年内连续传递产能过剩,价格归落的信息,影响了补栏的主动性,实践证明,补栏主动性降温对平稳生猪市场价格具有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