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进入2014年以来北京猪肉价格一直跌跌不休

来源: 互联网   2014-04-14 08:32:43   查看:  次

    新农养猪网消息:

    猪肉价格上周又创新低。据新发地市场昨天发布的3月15日至21日的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猪肉价格仍处于下跌态势,白条猪平均批发价为6.55元/斤。猪肉价格从今年春节前就开始一路走低,这样的行情令常年销售猪肉的人一下子想起10年前猪肉暴跌的景象,目前猪肉的价格,已是近4年来的最低均价。

  昨天上午,去超市购物的赵阿姨发觉,五花肉的价格每斤又便宜了0.5元。但是,与以往不同,她并不着急 买,“现在猪肉价格很便宜,家里冰箱里还有,说不定过两天更便宜。”

  正如赵阿姨说的那样,进入2014年以来,北京的猪肉价格一直“跌跌不休”。记者从新发地市场费解来 ,从上周开始,猪肉批发价已经跌破7元/斤,创下2010年6月份以来的一个新低。

  在新发地市场上,白条猪的平均批发价是6.55元/斤,比上月同期6.95元/斤的价格下行5.76%;比去年同期7.65元/斤下行14.38%。据该市场据统计部刘通估量 ,上周由于肉价较低,市场销售活跃,销量比上月同期增加 52%,销量增加 与价格低廉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养猪场场主意识来 肉价难以在短时间内归升,摒弃了惜售心态,急于出栏,也是造成肉价进一步下跌的动力。

  刘通表示,今年毛猪的供应形势类似于2010年上半年的供应形势,是毛猪的存栏量大增造成的,也是能繁育 母猪存栏量大增造成的。据费解,许多屠宰场前段时间收购了大量毛猪,但又不能全部销售出去,因此屠宰场的冷库里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白条猪。“有的屠宰场自己的冷库已经存满,不得不来 外面租冷库来存放屠宰后的白条猪。”刘通说。

  另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3月21日观测显示,与前一天相比,猪五花肉、猪后臀尖肉价格分别下行0.2%、0.1%。观测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不断下行,目前降速依旧较快。与1月31日相比,3月20日,猪五花肉、猪后臀尖肉全国日均价分别下行12.2%、10.9%。

  对此,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猪肉价格下行的主要因素还包括今年养殖户看好市场,扩大养殖规模,毛猪集中出栏,加上今年以来本市周边生猪养殖没有发生大的疫情,市场供应偏大。此外有餐饮业内人士称,近年来受社会节俭风气影响,餐饮业集团消费减少,猪肉消耗量减少,也导致供大于求。

  现场探访

  超市打起“肉”搏战 买盒装精肉送猪血

  “今日五花肉8元/斤”,面对如此低的肉价,市民最开心,菜市场上的很多摊贩却表示生意难做,而超市里的盒装精品肉也开始走起亲民路线,买一送一了。

  昨天上午,家住百环家园小区的施女士在市场买肉时发觉,前几天还要9元/斤的五花肉,又降了1元。施女士算了一笔账,因为儿子很爱食 肉,排骨、五花肉、通脊等部位的价格最近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每个月的生活成本能减少百八十元。

  在广渠路一家农贸市场鲜肉销售区,摊主小孙的眼睛时刻扫向过往买菜的市民。看来 有人留意她的案板,小孙立马殷勤地招唤 ,“想食 点啥,前腿肉要吗,可以便宜点给你。”

  说起现在的猪肉价,小孙开始摇头,“尽管猪肉价格一直在跌,但消费者却并不买账,反而是肉价贵的时候卖得上价,我们的利润也低了很多。”小孙说,市场十几个摊位上价格并不完全统一,各家进的肉质量参差不齐,肉价自然也会打起价格战,遇来 能砍价的顾客她还得平价卖。

  在菜市场的孙师傅眼里,目前肉价的归落,对于他们这些菜场卖肉的商贩来说,负面的影响是肯定 的。但根据他二十多年的体会,生猪行情,目前的肉价已经低成“地板价了”,“上一次大跌还是2004年,这次又这样。”在孙师傅看来,12.5元一斤的前腿肉,还算是一个合适的价格,“价格太高或太低,我们的生意都不好做。其实不管怎么说,做猪肉生意,养猪的和菜场卖猪肉的,处在产业链两头的人都挣不了什么钱。如果肉价再降下去,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在走访中北青报记者发觉,市民除了买肉之外,对排骨的兴致也提高了。孙师傅说,他的肉摊销量整体比原先 少了一半,唯有排骨一直卖得不错。之前排骨的价格比较贵,骨头重量也大,市民食 一顿就要30多元。“现在,排骨从每斤20元降至了15元,销量能比以前多了近三成。”他说,肉价低,他只能从排骨里多赚一点,但像五花肉、前腿肉往往只能平价卖出。

  在大型超市里,肉价促销战硝烟味更浓。在双井家乐福超市,精气神、北旺、圣野有机肉等精品盒装肉促销员也在卖力地吆饮 着:“有买有赠。”其中北旺的赠品是价值20元左右的肉馅或后腿肉,精气神黑山猪的赠品是一盒价值13元左右的猪血或后腿肉。据精气神促销员介绍,虽然近期肉价没有调整,但推出买赠活动也是为了应付市场需求。文/本报记者 李佳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