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生物饲料工业化亟须加快脚步

来源: 互联网   2014-03-22 15:58:15   查看:  次

  从2月1日起,农业部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以下简称《目录》将正式施行。但目前我国生物饲料产业规模依旧较小,除规范饲料添加剂品种之外,加快实现生物饲料工业化生产更是当务之急。
  
  从2月1日起,农业部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以下简称《目录》将正式施行。
  
  新《目录》增加 了部分实际生产中需要且公认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或来源;删除了缩二脲和叶黄素;将麦芽糊精、酿酒酵母培育物、酿酒酵母提取物、酿酒酵母细胞壁4个品种移至《饲料原料目录》。
  
  《目录》修订者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饲料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张日俊在接受记者摘 访时表示,新《目录》对饲用酶制剂、饲用植物提取物、饲用微生态制剂及其菌种等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将有力促进和指导生物饲料产业规范化发展。
  
  不过,在他看来,目前我国生物饲料产业规模依旧较小,除规范饲料添加剂品种之外,加快实现生物饲料工业化生产更是当务之急。
  
  饲料是食品安全之本
  
  “要想食品安全,饲料必须安全。要想饲料安全,原料必须安全。”张日俊对记者坦言,近年来发生的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事件,追溯其源头,基本都是饲料惹的祸。
  
  而在他看来,生物饲料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生产绿色、有机等高端畜禽产品的主要材料和技术手段。
  
  生物饲料品种多样,包括目前流行的微生态制剂及其培育物;较为原始的发酵豆粕、棉粕等发酵饲料以及饲用酶制剂、功能肽蛋白、功能寡糖、植物提取物等。
  
  “相较于普通饲料,生物饲料不仅适口性好、助消化,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益生菌,还可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从而减少发病率和抗生素的使用。”张日俊说,“不仅如此,生物饲料还具有除臭降氨的作用,可以改善畜禽圈舍环境,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不过,由于我国生物饲料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相比于普通饲料,其产业规模以及产品的市场普及率依旧很低。
  
  张日俊称,目前,我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企业约400家,国内年销售额约20亿元,但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却不足5家,生猪价格,产品的市场普及率也仅有10%左右。发酵饲料的市场普及率则更低,还不来 饲料总量的3%。
  
  不过,随着健康养殖需求的与日俱增,生物饲料产业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张日俊猜测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未来市场空间约200亿元,而发酵饲料产值也将在未来5~10年来 达900亿~1800亿元。
  
  规模产业化遇难关
  
  如今,生物饲料也被科技部、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还相继成立了生物饲料国家工程中心、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发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与平台,植酸酶、木聚糖酶、赖氨酸等产品也来 达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国内虽然在生物饲料基础研发上小有成绩,但生物饲料生产却仍未来 达工业化水平,企业对此也大多处于“蠢蠢欲动”却无力承担的窘境。
  
  “对于以前从事传统饲料的企业,要想做生物饲料还必须增加 设备,反常 是当涉及来 微生物菌种时,还要具备每天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发酵规模。”张日俊告诉记者,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难承担 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发酵。
  
  除此之外,张日俊称,传统的饲料工业只是简单的粉碎和搅拌,而当面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生物饲料时,许多企业就显得力不从心。由于技术能力薄弱,大部分企业很难控制好菌种发酵的过程与程度。
  
  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佟建明也指出,在我国生物饲料的生产中,饲用微生物的安全性、作用机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菌’与‘株’是有显著差别的,虽然国内外都对答应使用的饲用微生物菌种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却尚未做来 对菌株的规定,导致生物饲料安全质量缺乏科学控制。”佟建明说。
  
  北京康华远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肖传明则表示,大部分饲料厂还会面临饲料配备技术和水平的同质化,导致企业竞争能力普遍较差。另外,由于过去饲料生产长期超量和超范畴使用抗生素,也使得许多饲料生产企业受来 社会的质疑。
  
  未来发展重点
  
  尽管生物饲料产业在发展中仍面临各种瓶颈,但在张日俊看来,“发展生物饲料就像历史的车轮一样,是抵挡不住的。”未来,生物饲料的使用比例和范畴肯定 会逐步 扩大,生物饲料也必将加入现代饲料工业体系中来。
  
  对于如何实现工业化生产,张日俊指出,第一 要加大生物饲料的发酵工艺研究,开发高效、平稳、实用的产品加工技术,建立生物饲料产品的配套应用技术体系,从而加快生物饲料产业化步伐。
  
  生物饲料的发酵菌种也必须进行挑选 。张日俊说,如果菌种筛选不恰当,微生物就有可能在动物体内消耗过多的营养,使得产品附加值减少。因此,有尤其 功能的微生物的挑选 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另外,生物饲料产品的适口性、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天然毒素以及对动物健康状况和畜产品品质的影响等,都需要建立合适的方法进行安全性评判 。因此,在张日俊看来,生物饲料的检测和评定技术也将是未来研究的主攻趋势。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