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豆类市场呈横盘整理。截至10月15日收盘,豆粕延续跌势,主力合约M1401报3618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归落0.63%,除受大豆挈 累补跌之外,菜粕11月合约的大幅跳水亦构成严重挈 累。
“隔夜美豆小幅归升,市场传言中国增加 摘 购提供下档支撑,不过,目前恰处于国内摘 购季节性增长阶段,传言支撑力度有限。”南华期货估量 师王晨希表示,市场等待新季收储政策指引,短期延续高位波动概率较大。综合来看,美豆仍处于推迟的季节性归落周期,期价走势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短期对美豆连续 保持 偏空观点。
此外,美豆运抵中国的节奏对豆粕也有重要影响。最新据统计显示,2013年10月,我国进口大豆来 港量分析约为460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403万吨的来 港量,但低于此前预期的480万吨的来 港量,持续3个月环比下行。尽管后市随着大豆来 港量不断增加 ,且美豆丰产已成定局,市场整体供应已无大碍,但原料供应偏紧的局面依然存在。
整体来看,大豆来 港量偏低,部分地区因原料不足,被迫停产,导致工厂开工率下行,而豆粕下游需求旺盛,使得国内豆粕现货表现坚挺。现货方面,生猪价格,多数地区报价持稳,部分地区现货供需紧张状况仍未发生变化。
四季度豆粕将迎来季节性消费旺季,终端需求或不断放量。宏源期货认为,当前大豆库存偏紧,且在11月中旬之前美豆来 港量较少,豆粕现货价格分析在此时点前难以归落。从期现货价格结构看,中国豆粕期货1401合约仍较现货贴水不少,随着11月下旬美国大豆的大量来 港,国内豆粕现货价或将承压下降。不过,油厂普遍青睐“挺粕抛油”的策略,豆粕现货至少在11月之前没有大幅归落的基础。
“从原料供需双重原因考虑,整个豆粕期现市场将出现 "先抑后扬"走势。”中粮期货(博客,微博)估量 师范红力认为,10月份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弱势,而进入11月份后,受需求再次提振,豆粕价格将再度上扬。而且,从宏观角度来看,后市通胀压力相对较小,畜产品及原料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市场或整体出现 “慢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