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汇总:兽药行业的当前估量
来源:互联网 2014-01-29 17:14:19| 查看:次1、兽药企业基础差、规模小,竞争日趋猛烈 :
目前我国兽药市场份额为300-400多亿元,其中禽药粉剂100亿元左右,水针、粉针100亿元左右,生物制品40-50亿元,中药、添加剂40-50亿元,水产品用药10亿元。
目前全国通过兽药GMP认证的企业为1527家,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有9家,1亿元以上的22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60余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200余家,也就是说我国的一千多家兽药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只能卖几百万或者几十万,一个月卖三四十万的企业也有很多,在河北最近陆续涌现了舍弃 老板位置情景,要么将企业转让,要么出租。
近几年,兽药企业数量再次极度扩张,产能相继加大,部分省份已超出GMP改造前的数量或产能,但规模化尚未形成。
2、产品严重同质化,研发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大多数兽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全国具备新兽药研发能力的生产企业不足10%,我国2005 版《兽药典》共收载兽药品种1500多个,而市场上实际销售的品种却有十万个之多,其中大部分产品由多家甚至是上百家企业同时生产。大多数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品种单一、重复报批、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现象普遍,新产品比例很少。
国内新兽药制剂研发能力较弱,专门从事动物用药研究的机构和厂家很少,反常 是缺少对动物原料药的开发,即便是制剂研发工作也因缺乏较好的复配技术,或受高技术人才、实验环境等的条件限制,难以独立开展。大部分兽药厂基本上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缺少科技研发支撑的兽药行业,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快速发展。
那么目前新兽药的研发是什么状况呢?据据统计,自2006年至今,农业部共公开了55家兽药企业的73个国家级新兽药(包括生物制品,其中三类新兽药54个),已批准的一类新兽药只有4个,分别是海南霉素(抗球虫药物)、乙酰甲喹(抗菌药)、喹烯酮(抗菌促生长剂)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
我国产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品种单一,剂型主要有粉剂、散剂、口服液、预混剂和普通注射剂,药物剂型和品种都比较少。目前研究开发的药物主要用于食品动物,其中60%以上的药物为抗菌药,其它药物如抗寄生虫类药物发展相对缓慢。而国外兽药研发的特点之一就是一药多剂,原料和制剂的比例一样 是1:5-7,在国内,目前只有1:2-3。国外兽药企业一样 将10%-15%的企业利润用于新药的开发,而国内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一样 仅占企业利润的1%左右。
不少人目前虽然已认识来 科技先行的重要性,但即使有雄厚实力的企业也不肯在研发上投入太多,一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二是忧患晓 识产权保护成为一句空话,短期内被仿制或剽窃;三是更多的兽药企业根本没有创新的紧迫感,而是在等待、观望、得过且过。因此,目前更多的企业是在做概念炒作,行拿来主义,走低成本的仿制之路。
3、国际兽药巨头对中国高端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凸显:
目前大型养殖企业、种畜禽场以及宠物用药等更多地选用进口兽药,截至2006年底,已有89个国外兽药企业的460种兽药在我国注册销售,年销售额已经超30亿元,数目众多的国内企业只能在日趋薄利的中低端市场“搏杀”。高端市场、种畜禽市场、大规模养殖场使用的兽药产品,特别是生物制品甚至包括益生菌制品多以国外企业为主,可见国际兽药巨头的进入是对民族兽药行业的严肃 挑衅。
4、经营成本较高,法律和品牌意识淡薄:
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是兽药企业心头永远的痛,据费解,兽药企业在GMP验收前后生产成本平均增加 20%。随着GMP认证、地标升国标和标签解释书规范等工作的陆续开展,剥去了产品雷同的面纱。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品种锐减,大量售后服务人员的强力推销导致销售成本增加 ,使企业经营成本相对整体走高,很多企业运营困难,负重难行,抗风险能力极差,于是企业进一步收缩了原本就不够的治理 投入,从而使生产、质量等一些必要的基础治理 落空。
为降低生产治理 成本,部分企业不按照GMP请求组织生产和检验,自觉执行规定不来 位,缺少诚信自律,实施品牌建设越发困难,而兽药行业中真正形成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很少,品牌不仅是无形资产更是生产力,它具有一定的张力,能对所有目标客户形成吸引和导向,进而形成对销售的拉动,客户对品牌的认识,足以影响他们的筛选性。
品牌很重要,企业的品牌重要,经销商的品牌也很重要,生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是做品牌的核心,经不经营假冒伪劣产品是做品牌的基础。
5、治理 不规范,人员流动大,职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很多兽药企业缺乏长远规划,治理 粗放,重销售、轻治理 的思想普遍存在,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致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建立忠诚的职业化团队。企业人员平均年流动率高达50%以上,其中尤以销售、技术人员的流动最为突出,因素在于很多企业只追求短期结果,不肯真正从人力资源培养的角度去开发、培养、使用人才。
兽药企业数量的连续扩张导致就业市场“需大于供”的形成,滋生了毕业生浮躁心态,同时企业不当的用人制度再度催化了从业人员的膨胀心态,使本位思想严重、职业忠诚度缺失、兼职成风。
另外,据有关监督检验数据掩饰,最近几年兽药生产环节产品质量显然好转,而流通与使用环节仍是假劣药品在充斥着市场,其中配套法规不健全,监管队伍薄弱,反常 是基层监管人员素养较差,导致监管不来 位,是主要原因。
6、营销同质化、创新能力低:
目前在国内兽药行业占主导地位的营销模式是从2001年在行业中开始涌现的,以“业务+技术”为主的营销模式,也称为“兽药技术营销模式”。此模式为推动兽药行业的发展起来 了主动的作用,但由于没有行业壁垒,很快就被全行业仿照,使兽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几乎惊人的一致。
近几年来,有部分兽药企业尝试过一些新的营销模式,如“深度营销模式”但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至少来 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能够超越技术营销模式。
7、处于规范的过渡期,行政政策出台多次:
近几年来,农业部先后出台了许多规范生产及市场的法规及治理 条例,但收效甚微,究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个别政策在出台时不够严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甚至极个别政策相互矛盾。二是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在执行政策时不来 位,规范的企业其发展反而受来 抑制,丧失竞争力,这样就涌现了一些纷乱 的局面。
8、市场不规范,竞争无序化:
市场不规范的最典型表现是,中国养猪网,各企业之间的无序化竞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三个方面。其直接恶果导致生产规范的企业其竞争力不升反降,由于其生产成品较高,无法和一些不规范的企业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相比,结果在市场上反而处于竞争的劣势。
9、行业人才与企业招聘对接涌现逆境:
根据2010年全年行业多渠道招聘形势来看,由于企业在行业的身份、竞争优势、综合水平、企业文化、营销政策等多方原因导致频频涌现高端人才引进难,流动性大,适合公司发展的高端人才更难留住。同样通过费解行业资深人才与新人才的择企观点,由于自身定位过高、对企业文化氛围、企业营销机制的对比、制度绩效考核的不同程度对比,很难直接进入渴望型企业,也频频涌现把握不好,总是错过的局势。所以未来在企业战略连续调整的情景下,高端人才将连续被整合,营销机制也逐步 科学化,平稳化,大集团企业将越来越多,就业机会也将适度减少。
10、营销公司迅速发展,局部地区呈失控态势:
从2000年开始,由兽药生产企业主导的营销公司在兽药市场涌现之后,处于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在2005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一度停滞不前,但从2006年开始又恢复发展,反常 是从今年以来,营销公司迅猛发展。
营销公司的涌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擅长生产的企业搞生产,而擅长营销的企业搞营销,这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是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问题是:有近90%的营销公司没有注册,许多营销公司并没有长久的打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赚一点算一点,甚至个别公司公然造假,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精华推荐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