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科技
第五节 畜牧兽医
发布日期 : 2008年02月19日 文章来源 :
一、畜禽良种繁育
猪良种繁育 50年代初,北京双桥农场、北郊农场、南郊农场等先后利用引进猪种进行杂交,分离出黑毛、白毛和花毛的杂种猪,开始了猪的育种研究工作。
1956年至1982年,北京双桥农场、北郊农场、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简称北京畜牧所)、北京市农场局、北京市畜牧局、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简称北农大畜牧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简称中畜所)等完成了北京黑猪培养研究。研究初始摘 用的是建立家系选育的方法进行黑猪育种。1972年,明确了北京黑猪以品系育种为主的技术路线,分别建立闭锁群,摘 用“系组群闭锁,闭锁群杂交”的品系繁育 方法。育成的北京黑猪是肉脂兼用型新猪种,全身被毛黑色,平均窝产仔数10.1头,初生体重1.25千克;60日龄断奶育成9.2头,个体重17.21千克;育肥期20千克~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550克~670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28千克~3.88千克;体重90千克时,屠宰率为73.18%,胴体瘦肉率为50.77%,肉质鲜美。
1978年至1983年,北京畜牧所、北京市昌平县供销社种猪场赵书广等完成了瘦肉猪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商品瘦肉猪杜×(长·北)中间试验。该研究在前期二元杂交基础上,以长白猪、北京黑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做三元杂交,试验结果:育肥期20千克~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35.1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23千克,体重90千克屠宰,胴体瘦肉率58.58%,肉质pH为5.59~6.25,肉色3.1级,系水为69.7%。
1979年至1982年,中畜所李炳坦等完成商品瘦肉猪大×(长·北)杂交组合及其配套生产技术的研究。该研究挑选 出大白猪、长白猪、北京黑猪三元杂交组合,大群454头猪中试结果:肥育猪6月龄体重90千克,育肥期20千克~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14克,饲料酬劳1∶342,胴体瘦肉率58.8%。在中试期间,摘 用了控制(限量)饲养法,控制了猪体脂肪的沉积,提高了瘦肉率。试验还掩饰,长白猪、北京黑猪二元杂种母猪繁育 力高,大群母猪初产平均窝产仔数10.14头,二产仔数11.6头,比北京黑猪分别提高8%和5.5%。
1980年至1984年,北京市农场局、南郊农场畜牧分场、北农大畜牧系等完成了北京花猪I系选育。该研究在原北京花猪南郊系的基础上组建选育新品系猪群。新选育的北京花猪I系初产母猪窝产仔数9.5头,活产仔9.0头,56日龄成活8头,断奶窝重110千克~120千克;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头~11.5头,56日龄成活9.0头,断奶窝重120千克~150千克。体重20千克~90千克时,平均日增重500克~550克,屠宰率为72%~74%,瘦肉率为50%~52%,每千克增重耗料为1∶3.7以下。
1980年至1985年,北京畜牧所金铮等完成了瘦肉猪——杜长北的研究。该研究是以北京黑猪为母本与瘦肉型猪种进行杂交试验,前期试验选出的长白猪、北京黑猪二元杂交商品猪以体重90千克进行屠宰,胴体瘦肉率达58.12%,综合评定指标排在各杂交组合之首。
1980年至1985年,北京畜牧所、海淀区畜牧水产局等完成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和繁育体系的研究。该研究测定了116头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2头,活仔9.18头,60天育成8.54头。184天体重达90千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10千克,胴体瘦肉率为57%~60%,三点平均膘厚2.84厘米。
1984年至1985年,北京市畜牧局郊区处曹运明等与法国联合完成了北京黑猪和法国大白猪在京郊繁育生长和杂交成效探讨研究。结果掩饰北京黑猪、法国大白猪的生产性能各具特点,北京黑猪产仔数、生产速度高于法国大白猪。
1984年至1989年,北京市农场局、北农大畜牧系、南郊农场等完成了北京花猪LH87杂优猪生产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LH87杂优猪是以北京花猪I系为母本与长白公猪杂交,产生LH87杂优猪的母猪,其中母猪用杜洛克公猪或汉普夏公猪作四元杂交或终端父本三元杂交生产。北京花猪、LH87杂优母猪、YH杂优母猪三种猪均可以留作种母猪用,繁育 商品猪。
牛良种繁育 1958年至1959年,中畜所郑丕留等完成了牛精液稀释储存 的方法研究。该方法可延长牛精子存活时间(0.6活率以上时间)1~1.5天,可有效扩大种公牛利用率。
1963年至1978年,北京畜牧所王静等完成乳牛、绵羊和马的精液冷存及其配种受胎成效的研究。对乳牛、绵羊、马的精液摘 用超低温颗粒冷冻储存 ,在精液的储存 方法、冷冻储存 技术及受胎率诸方面进行探讨,解决了优良种畜精液不能长期储存 及利用的难题。
1972年至1985年,中国奶牛协会主持并组织北京市、上海市、黑龙江省等奶牛协会共同完成中国黑白花奶牛的培养研究。调查估量 了荷斯坦—费里生牛与原有黑白花奶牛的杂交成效,确定了引种及杂交方法。北京市建立了基础种牛群,进行了良种公牛的选育;培养出近交系数不超过12.5%的公牛,与非血缘关系的母牛配种,其后代产奶量可提高11.4%;应用数量遗传方法,对未经后裔测定的公牛进行补充鉴定,选出良种公牛,并集中使用。研究还推广应用了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充分发挥了良种公牛的作用。该技术在全国奶牛种群中应用,显然地提高了优种率。经杂交选育的奶牛被农林部命名为“中国荷斯坦牛”(即中国黑白花奶牛)。
1976年至1978年,北农大畜牧系董伟等完成利用国产激素控制母畜同期发情的研究。该研究在五省、市的十几个县国营农场进行了十几批试验,约1200头母牛,明确了两种国产孕激素和3种前列腺素的效价、有效剂量、投药方式和服药期限等,制定了技术操作程序。经处理的母牛,同期发情率为80%~90%,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0%左右,第二情期受胎率约50%。
鸡良种繁育 1968年,南郊农场常景畲等以中英友好协会馈赠的“萨克斯”商品代鸡为育种素材培养出褐壳蛋鸡——红育鸡。
1975年至1981年,北京市种禽公司、北京市畜牧局科技处、北农大畜牧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遗传所)等完成北京白鸡Ⅲ系的繁育与推广。北京白鸡Ⅲ系以“星杂288”商品代作为种群,72周龄饲养日产蛋273枚,入舍鸡产蛋262枚,总蛋重15千克。成果推广来 28个省(市),累计经济效益20亿元。
1975年至1984年,北京畜牧所金光钧等完成北京红育鸡Ⅰ、Ⅱ系培养研究。研究摘 用了建立近交系的方法,经5个世代的选育,形成了褐壳蛋鸡快、慢羽系,并进行了与白壳蛋系的杂交试验。
1975年至1985年,北京市畜牧局、北农大畜牧系、中科院遗传所等完成北京白鸡纯系与配套系的育成研究。北农大畜牧系提出并制定了“京白Ⅲ系”的选育方案,中科院遗传所对京白Ⅰ、Ⅱ系摘 用了建立近交系种群和血型遗传筛选的方法。研究共选育出北京白鸡9个纯系,摘 用闭锁群综合指数筛选和约束指数筛选,近交选育和双选法;摘 用个体单笼饲养和记录,人工授精繁育 ,使用电子运算 机进行了育种资料的贮存整理与估量 。经7个世代的选育,近交系数分别为:Ⅲ系2.81%、Ⅱ系3.87%、Ⅳ系46.38%。据统计的结果掩饰:72周龄产蛋数六世代比零世代提高54.3枚,平均每代提高9枚,经生物据统计估量 ,该进展属选种技术原因占55%~60%。经中科院遗传所对北京白鸡血型估量 掩饰:Ⅱ系和Ⅲ系血缘关系最远。经全国蛋鸡攻关性能测定,掩饰“京白823”72周龄产蛋263.3枚,蛋重58.2克,总蛋重15.3千克,产蛋期成活率89.3%,蛋料比1∶2.60。
1976年,北京市原种鸡场从北京西山农场“星杂288”商品代鸡群中,经白痢检疫,选出阴性种鸡3000只留种蛋,作为北京白鸡的育种素材,后又引进罗马尼亚来航父母代七系、八系,建立了现代养鸡育种体系,开始了北京白鸡的选育。
1981年至1990年,北京市第二种鸡场史竟云等完成星杂579保种选育提高配套技术研究。从加拿大雪佛公司(SHVER)引进褐壳蛋鸡良种“星杂579”4个配套纯系鸡6570只,初期摘 用个体选育独立剔除 法,后应用综合指数与个体筛选相结合法,进行了6个世代的选育。4个系平均开产(5%产蛋、140日龄)体重下行243克,504日龄成年鸡体重降低154克,入舍鸡40周龄产蛋数由原先 的94.85个提高来 110.1枚,34周龄的蛋重由原先 的58.65克提高来 61.5克。1989年,父母代种鸡0~18周龄存活率达98%,产蛋期死淘率6%,72周龄入舍鸡产蛋数246.0个,平均每只母鸡产母雏87.3只。成果推广来 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廿九个省(市)。1990年,被命名为“北京红鸡”。
1983年至1984年,北京市原种鸡场宫桂芬等完成蛋鸡育种运算 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研究。该系统将数量遗传学公式及复杂的选种、选配方案设计成软件。利用该软件可按品系完成孵化、育雏、育成、产蛋期的12个据统计项目的生产成绩及相应的遗传参数运算 ,并能直接挑选出中选的个体,组成新系。该系统只需将原始数据输入微机,不再需要人工对程序和数据进行干预,可由生产人员直接操作。
1983年至1985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的杨忠源等与中畜所、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广东家禽研究所、江苏家禽所、北京畜牧所合作,完成了“我国黄羽肉鸡配套杂交组合的研究和繁育体系的建立”研究。确立了内销黄羽肉鸡配套组合4个,56日龄活重1.5公斤,肉料比1∶3.1;种母鸡500日龄繁育 雏鸡100只以上;引进隐性白羽的3个系:80系、江-13系、D形矮脚洛克系,实行种鸡笼养和人工授精技术。成果推广来 25个省(市)。
鸭良种繁育 1963年至1967年,中畜所的陈育新等与北京畜牧所合作在大兴县前辛庄种鸭场、丰台区五里店北京市服务事业治理 局畜牧场完成北京鸭选育和饲养技术的研究。研究用“托蛋法”做个体记录,测定北京鸭的产蛋性能,然后编号孵化,做育肥性能察看,进行继代繁育。
1970年至1982年,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杨志刚等在圆明园、西苑、双桥、前辛庄等鸭场连续 探索北京鸭的育种方法研究,进行了大规模北京鸭选育工作,为北京鸭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优良种源。
1980年,农业部畜牧局立项开展“北京鸭的选育”研究。1986年,设立国家攻关项目“瘦肉型北京鸭新品系的选育”。中畜所陈育新等完成了北京鸭Z1、Z2、Z3系的选育;北京市农场局袁光斗等完成北京鸭双桥I系的选育;北京市农场局杨学梅等完成南口Ⅲ、Ⅳ系及配套系的选育。Z1系鸭及其配套系和南口鸭及其配套系的肉用性能均来 达先进水平。北京鸭双桥I系年产蛋280多枚,蛋重90克以上。
二、畜禽营养与饲料
1952年,南郊农场杨露萍摘 用甜薯和薯蔓做奶牛青贮饲料取得成功,解决了奶牛越冬的饲料配合供应难题,并写出论文《试制甜薯及薯蔓青贮的方法》。
1976年至1982年,北农大畜牧系、河北省承德地区畜牧所等单位共同完成北方山区草地综合改良技术研究。选育出相宜半洪涝山区的牧草良种8个;利用综合技术建立了人工草地3000亩;运用整套措施改良低产退化草地3000亩;运用遥感技术进行草地调查,探讨了草地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变化及物质能量传递转化的基本规律。
1978年至1979年,中畜所、山西农学院等单位完成猪、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的研究。系统收集了国内外饲料成分15000种(次),做猪、鸡的消化代谢试验834次,评定出猪的消化能、可消化蛋白,鸡的代谢能指标,挑选 出青绿饲料,树叶、青贮、块根茎、瓜果类饲料794种次;谷物、豆类油饼类、糠麸等411种次;草籽、树籽、糟渣及其他青饲料461种次;维生素、微量元素289种次;氨基酸670种次,并汇编成册,1979年出版,为制定猪鸡饲养标准及科学地配制全价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1978年至1984年,北农大、华南农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奶牛饲养标准研究。通过对产奶母牛、生长牛、种公牛的营养需要调查,进行了一系列典型日粮测定估量 、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饲料和成分估量 及蛋白质降解率的测定,1979年研究制定出《奶牛饲养标准(试行草案)》,1981年、1983年作了两次补充修订。按此标准在全国范畴内试行,产奶量提高了5%~30%。
1978年至1985年,中畜所、北农大畜牧系等单位共同完成鸡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研究。研究进行了如下工作:(1)研究鸡在不同饲养阶段和产蛋阶段代谢能的需要量,摘 食量调剂 代谢能需要量的能力。(2)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素与代谢能挂钩,利用蛋白质能量比和氨基酸能量比指标,使代谢能需要满足的同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也得来 满足。(3)测定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比例和平稳 关系,不同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4)在研究全价营养饲料的同时,开拓蛋白质饲料的有效利用。(5)确定棉籽饼、菜籽饼等安全有效使用量,制定典型饲料配方。(6)通过全营养素平稳 理论,配制少用鱼粉和无鱼粉日粮配方。研究制定的《鸡的饲养标准》经农牧渔业部批准为专业标准,并由国家标准局批准,编号ZB-B43005-86。该标准1986年10月1日起实施。
1979年至1982年,中畜所营养研究室刘金旭等完成猪、鸡饲料中有效磷的评定及营养性缺磷症的研究。估量 了全国不同地区30余种常用的609个饲料样品掩饰,植酸磷形式的磷一样 占磷的40%~80%,糠麸和高粱中植酸磷占总磷量高达80%以上。猪、鸡等单胃动物对植酸磷吸取 率很低,鸡为7%,猪为37%。试验得出猪、鸡对饲料中可吸取 磷含量的计量公式分别为:Y猪=81.7-44.6X(r=-0.98)、Y鸡=62.1-55.0X(r=-0.98),查明了长期以来在生产中造成的猪、鸡软骨、瘫痪等营养性缺磷的病因,研究提出试用有效磷值,改变生产中使用总磷值的缺点。
1979年至1983年,中畜所、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国产饲料中的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对猪、鸡、牛、羊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该项研究用中国自己测定的饲料氨基酸含量,生猪行情,增加 了部分地区饲料中的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应用了比较切实的评定饲料有效能值的归来公式,增加 了奶牛、肉牛、羊饲料的营养值评定结果。
1979年至1983年,中畜所、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等单位完成了鸡的饲料代谢能测定方法标准方案研究。制定了对试验动物代谢能值的快速测定方案,主要步骤是:排空处理、准确投饲、外科手术缝合集粪器等,并用玉米、小麦麸皮、豆饼、叶粉等分别检验其可加性、重演性,来 达了预期成效,各实验室测值相差不超过0.03兆卡/千克。该方法每测定一种饲料只需3~4天,比常规办法节约10~15天,提高工效3~4倍。
1979年至1984年,中畜所、中国农科院区划所、青海省畜牧所等28个单位在苏琪主持下完成全国微量元素硒含量分布的调查研究。绘制的中国饲料牧草含硒量分布图表达出中国硒元素的分布状态,证明中国是缺硒较严重的国家,提出了中国饲料缺硒对畜禽造成的危害及因素,制定出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硒的添加量。
1979年至1984年,中畜所、北农大等12个单位在张子仪主持下共同完成了《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的研究。包括“猪、鸡、奶牛、肉牛、羊饲料成分营养价值表”、“畜禽饲料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钙、磷、植酸磷含量表”,以及“猪、鸡、牛、羊对各类饲料消化率或代谢率参考值表”,是中国饲料工作和规模化饲养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1981年至1982年,中畜所、吉林省电子运算 机技术研究所等完成袖珍饲料配方电脑应用技术的研究。筛选日本产SHARP、PC1211、PC1500为硬件支持,设计了猪、鸡配方最佳的BASIC语言程序,为畜牧业和饲料工业提供了快速运算 最佳配方的手段。
1983年,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山东肥城安庄农机厂等完成3PSJ-750型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的研制。该设备摘 用ф3.5毫米筛孔,生产效率812千克/小时,耗电3.33吨/千瓦·小时,设备重0.5吨,配备动力5.5千瓦,混合平均 度变异系数小于10%,比原有的设计在钢材消耗量、售价和占地面积上各节约50%。
1986年,北京市饲料研究所杨群震等完成预混合原料前处理工艺设备的研究。解决了饲料工业中的硫酸盐粉碎难和易结块等问题,确定了去湿、粉碎裹衣的前处理加工工艺并建成中试车间,将各种矿物质微量添加剂按畜禽饲养标准所需粒度进行单品种加工处理,使之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和抗潮解性。
1986年至1990年,中畜所、广东省农科院畜牧所、北农大畜牧系等单位完成了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配方的研究。该研究利用营养素平稳 、添加剂的传统效应和添加效应以及配伍协同、配伍禁忌等技术原理,共完成超过饲养技术标准、技术指标8%的预混料配方171个,超过16%的112个,并对维生素E和锰、锌的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该项成果配方生产的预混料已推广来 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
三、畜禽饲养
猪的饲养 1961年至1963年,中畜所黄大器等完成北方地区冬季猪舍防寒保温措施对仔猪培养成效的影响研究。证明摘 用封闭舍内套仔猪保温箱可增高舍温4.5℃~8.3℃,仔猪增重54%~98%,节省饲料33%~48%,提高了仔猪成活率。
1974年至1977年,中畜所李炳坦等完成集约化饲养肉猪快速育肥技术的研究。该技术包括:杂种优势的利用;摘 用配合饲料;断奶仔猪原圈培养30天左右,摘 取相对平稳的饲养方法等。应用该技术使肉猪160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育肥期20~90千克阶段,日增重748克,料肉比3.05∶1。
1975年至1976年,中畜所罗应荣等完成猪活体测膘仪的研制。该仪器是根据猪的脂肪和瘦肉电阻不同的原理研制而成。同一部位重复测定误差为0.098厘米,活猪测定结果与热胴体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79。
1980年至1983年,中畜所、通县畜牧水产局等完成仔猪三周龄断奶与母猪繁育 利用的成效研究。证明在不用任何乳制品或油脂类饲料条件下,母猪每胎的产仔数、仔猪成活数、生长速度、肥猪的肥育性能等项指标,均不受哺乳期长短的影响。仔猪3周龄断奶,母猪可以年产2.5胎,每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试验组为22.25头~22.26头,对照组为15.6头~17.6头。每生产一头20千克的仔猪,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节省饲料量21%~24%。
1986年至1988年,中畜所、北京畜牧所、上海畜牧所合作主持制定了《瘦肉型猪综合技术标准》。该标准包括12项内容: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瘦肉型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瘦肉型猪活体分级、瘦肉型猪饲养标准等6项基础标准,还有北京黑猪、上海白猪、哈白猪、三江白猪、湖北白猪、浙中白猪等6项猪种标准。1986年12月审定,1987年12月颁布实施。
1986年至1990年,中畜所、顺义县陈各庄猪场、顺义县畜牧局等完成母猪网床扣笼产仔和仔猪网床培养新技术的研究。试验证明:网上比地面培养断奶仔猪平均增重速度提高17%,饲料利用率提高15%,可减少猪与粪尿接触,改善了卫生状况,仔猪腹泻发生率显然降低。
牛的饲养 1980年至1983年,北农大、北京市双桥农场等完成用90千克初乳的犊牛早期断奶试验。试验母犊用90千克初乳,271.36公斤国产混合料与多种维生素配制的代乳料、粗料自由摘 食,充分饮水,哺乳期30天,6月龄体重为152.8千克;对照组母犊用514千克全奶,255.88千克混合料,哺乳期118天,6月龄体重170.4千克。18月龄时两组体重相同,补偿生长成效良好。试验牛成活率100%,每头犊牛节约培养成本212.5元。
1986年至1988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蒋洪茂等完成了高档牛肉国产化配套技术的研究。该研究探讨了提高牛肉品质的技术关键,即相宜的屠宰年龄、屠宰前饲养技术、屠宰后的处理技术,使牛肉的品质有效地提高,可供应4~5星级饭店使用。
鸡的饲养 1974年至1982年,北京市机械化养鸡场养猪场工程指挥部、北京市畜牧局等11个单位完成了北京市现代化蛋鸡生产成套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建设的研究。摘 用高密度、全舍饲、机械化笼养和应用全价配合饲料的饲养工艺建成了工厂化蛋鸡繁育生产体系,提高了蛋鸡生产水平,解决了北京市鲜蛋供应难题,农林部向全国推广了该项科技成果。
1978年至1982年,北京市畜牧机械厂朱守智等完成了红星Ⅲ型蛋鸡笼养设备的研制。该设备选用浅笼,蛋鸡能同时摘 食,产蛋率可提高4%,死亡率降低3%,破蛋率降低2%;摘 用全阶梯组合,通风,摘 光性能好,又可常年不清粪,没有复杂的清粪系统;配以水槽长流水供水,设计简化,成本低,安装修理方便,人工拣蛋,笼架矮,操作方便,符合中国国情。成果已在25个省市推广。
年写出了《北京鸭研究》一书,使北京鸭向科学饲养跨进了一步。
四、兽医、兽药
畜禽疾病防治 1949年,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家畜防疫系陈凌风等培养成功一株对黄牛、水牛、奶牛安全的牛瘟弱毒株,接种后可获得软弱的免疫力。经在各地区使用,较短时期扑灭了牛瘟。
1952年至1962年,北京市农林局、中畜所等共同完成从病牛群中培养健康牛群的研究。该研究以京郊国营农场奶牛种群为疫病净化对象,摘 用检疫、隔离、设立中间站和加强饲养治理 等技术措施,使北京市牛群结核、流产的检出率由80%降为3%。来 1988年,健康牛已达99.9%,为奶牛健康种群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54年至1982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农业部畜牧局等完成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究。将4株猪瘟病毒分别注射于大耳白兔,持续在兔体传代,培养出一株适应家兔的致弱毒株,定名为猪瘟兔化弱毒株。用此弱毒株制造疫苗,对猪安全,免疫效力达100%。将弱毒归来易感仔猪10代,无毒力返祖现象,并制备种毒株提供欧洲其他国家制疫苗供防疫用。1976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召开的专家会上,一致认为“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对泯灭和控制欧洲所发生猪瘟作出了重大奉献”。
1957年至1980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甜肃省甜南州兽医研究所等完成犊牛副伤寒氢氧化铝灭活菌苗的研制。该研究分离出了沙门氏肠杆菌“都柏林”变种,研制成含氢氧化铝的甲醛灭活苗,经用犊牛试验,安全有效。并制定了一个“参照方案”,供发病地区有关单位参考试用,犊牛出生后2~3天注射疫苗,注射后8~10天产生免疫力,只注射一次,使用方便,反应轻(0.2%),对牦牛、黄牛、犏牛都安全,可控制此病。
1959年至1987年,中国兽医监察所(简称中监所)李继庚等完成猪喘气病弱毒菌株的培养和弱毒疫苗的研制。该研究利用生物诱变法,从5株强毒中培养出一株猪肺炎霉形体弱毒株。疫苗保护率达77.6%,免疫力不断可达8个月以上。
1959年至1988年,中监所、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研究所等完成畜用布鲁氏菌猪二号菌株口服活疫苗的研制。该菌苗是通过实验室人工挑选 获得的,免疫谱广,对牛、羊、猪均有良好的免疫效力,可口服免疫,对怀孕动物安全,不引起流产,免疫期长。羔羊口服一剂可获得终生免疫,犊牛口服一剂可获得3~5年的免疫力。已在全国5个兽药厂正式生产,年产3000~4000万头剂,用于国内14个省、区,有效地扑灭和控制了疫区畜间该病的流行和爆发。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与粮农组织(WHO/FAO)联合布病专家委员会会议公报,将该疫苗列入世界各国举荐 之列。
1960年至1979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房晓文等完成了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号光滑型菌株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研究。第一 进行了猪霍乱沙门氏菌仔猪副伤寒弱毒菌株的培育,于1964年从醋酸铊培育基持续传代500代的133号菌种中选出C500号菌株。用此菌株研制出固体培育冻干菌苗,1967年经农业部批准由生药厂正式生产。从1970年起,又进行了一系列生产工艺及免疫方法试验。1978年,提出规定冻干菌的活菌率在50%以下,限用;50%以上,既可口服也可注射。1979年,农业部批准了《试行规程》。1980年至1987年,全国共生产使用7亿多头剂,对预防仔猪副伤寒病的流行起来 了良好作用。
1973年至1976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7个单位完成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株冻干苗的研究。研究经过菌种筛选鉴定,制苗工艺及检测方法试验,三联苗对猪的免疫效力试验及免疫期试验等相关试验,研制成功了一种剂量小,使用方便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弱毒疫苗。结果掩饰:三联苗抗原间无干扰现象,对猪的免疫效力与各单价苗效力相似,其中猪瘟免疫期达8个月时,仍有100%保护力;猪丹毒5~6个月时保护力为74.7%;猪肺疫5~6个月时保护力为85%,均不低于单价疫苗。该疫苗已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了三大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1975年至1978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北京市畜牧兽医站等完成了仔猪红痢菌的研究。该菌苗经给初怀孕猪注射两次,再次怀孕注射一次即可获得可靠的免疫力。注射菌苗的母猪初乳中含大量抗体,仔猪哺乳后即获得免疫,控制了该病发生。并制定出《仔猪红痢菌暂行规程》。
1975年至197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内分泌研究室、北京市北郊农场畜牧四队等完成前列腺素F(PGF)及其类似物对奶牛持久黄体不孕症的疗效察看研究。摘 用前列腺素F溶黄体的特点,对113头奶牛进行试验察看,证明对病牛宫腔用药后3~5天,黄体消退,恢复发情占93%,治愈率71.3%~90.8%。
1976年至1978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湖南生物药品厂等9个单位完成了兽医疫苗细胞培育的研究。该研究在参考国外静置小量培育猪瘟细胞苗成功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猪瘟细胞苗、鸡新城疫I系细胞苗、羊痘细胞苗、鸭瘟细胞苗,利用细胞培育生产疫苗。
1977年至1978年,农业部生物药品监察所、农业部成都兽医生物药品厂等完成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研究。该研究摘 用大种子量和极幼龄培育方法,分离出溶血性链球菌42株,选出1%蛋白胨缓冲马丁肉汤加1%裂解血的培育基,以20%大量种子,10小时幼龄培育。该菌苗对猪免疫力达85%,免疫期6个月,控制了猪链菌病的流行。并拟定出《猪链球菌氢氧化铝灭活菌苗制造及检验暂行办法》。
1977年至1981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北京市畜牧兽医站等完成了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免疫程序的研究。该研究制定出20日龄首免,65日龄二免的免疫程序,总保护率为88%,有效地控制了猪瘟。
1978年至1981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沈福庆等完成了氨丙啉的合成研究。试验证明该药剂对鸡球虫病有较高疗效,优于氯苯胍,雏鸡成活率提高5.2%,增重提高5.57%,饲料酬劳提高0.29%。1982年,农业部畜牧局批准该药为中国兽药新品种。
1979年至1980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北京市畜牧兽医站等完成了鸡新城疫弱毒苗(Ⅱ系、LaSota毒株)免疫程序和方法的研究。研究证明:首免日龄为4.5(一日龄时母源HI抗体均值-4)+5;当HI抗体效价均值log2为4时进行二免;二免后HI抗体效价均值降至log2为3.2时进行三免;从三免开始每隔120天免一次。
1979年至1981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沈福庆等完成了丙硫苯咪唑的研制。该制品为广谱、低毒的抗蠕虫药,治疗畜禽线虫病、缘虫病和吸虫病,内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马、牛、猪10毫克~20毫克,羊5毫克~15毫克,禽10毫克~20毫克,疗效可达90%~100%,反常 对一些无药可治或用其他药品疗效很差的寄生虫病,按20毫克/千克体重剂量口服一次,疗效即可达90%~100%。
1979年至1982年,北京畜牧所艾国光等完成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及其疫苗的研究。经对鸡支气管炎病原分离研究及病原性研究,分离出S、G、A、P毒株,摘 用S、A、G株制苗,其保护率达70%以上。
1980年,北京畜牧所周蛟等分离出鸡传染性囊病病原毒株。1981年至1990年,北京畜牧所、北京市兽医实验诊断所完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研究及推广应用。1982年,培养成功IBD细胞毒,后又研制成功IBD-BJ836活疫苗和IBD-BKF株灭活疫苗。该套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在中国推广7054亿羽份,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7.39亿元。
1980年至1982年,北农大兽医学院郭玉璞等完成了北京鸭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该研究在北京郊区三个商品鸭场的2~7周龄的小鸭群中发觉有疑似传染性浆膜炎病的流行,通过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和鉴定、临床症状、病理学察看以及防治措施等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1986年至1988年,北京市奶牛研究所、昌平县畜牧局等完成了酒精阳性乳产生因素与防治研究。通过对酒精阳性乳发生的牛场进行调查,阳性牛血液及生物化学测定,酒精阳性乳理化性质、营养成分的估量 证实:酒精阳性乳的发生与酸度无关;其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与常乳无差异,仍可利用;因氨基酸含量变异性大,故平稳性差;Na含量及pH比隐性乳房炎低,故不是炎性乳;高温、高湿、雨和冷刺激可促其发生。提出减少应激原因、合理饲养、调剂 机体代谢,可控制疾病。
1989年至1990年,北京市畜牧兽医站、北京市种禽公司等4个单位完成鸡新城疫弱毒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程序试验与推广研究。该试验在测定雏鸡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基础上,确定了鸡的首免时间为14~16日龄,首免时经滴鼻点眼接种鸡“Ⅳ系”弱毒苗,然后连续观测该抗体的消长,至120日龄转群时每只鸡肌肉注射灭活的“I系”疫苗,抗体水平可不断来 达500日龄以上。
畜禽疾病诊断 1978年至1980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谢昕等完成了应用酶标记抗体(直接法)快速诊断猪瘟的研究。该研究是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猪瘟抗体检查病猪的白细胞和脏器中的病毒,其方法是将待检病料制片固定后,用酶标记抗体染色显色,在普通显微镜下检查,细胞浆涌现黄褐色者为阳性,无色为阴性。此方法敏锐 ,特异性高,能诊断早期猪瘟,感染猪瘟后48小时即可在白细胞中检出猪瘟病毒,8~10小时内能得出诊断结果,快速,设备简单,适于大规模检疫。冻干猪瘟酶标记抗体,制品平稳,耐储备 。
1978年至1980年,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邵振华等完成了猪瘟(急性型)荧光抗体快速诊断的研究。该研究摘 用扁桃体冰冻切片直接荧抗法快速诊断猪瘟病,制定了诊断用冻干猪瘟荧光抗体制造和检验办法,制得中和价为1∶5000以上的血清,在荧抗试验中,表现为高度的猪瘟特异、敏锐 性,对猪瘟感染扁桃体隐窝上皮特异荧光染色价高价1∶128,对实验感染副伤寒、丹毒、自染感染弓形体猪的扁桃体均表现阴性。用形状定位鉴别排除方法可克服非特异荧光干扰。根据国内具体情景,认为对后期病例应作肾脏的诊断以补充,肾小管特异荧光的诊断与兔体中和试验相符。对受检材料2~3小时即可作出诊断结论。
1980年至1983年,北农大兽医系殷佩云等完成了北京鸭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温扬球虫的生物学和防治研究。该研究第一 从病鸭身上鉴定出病原体为毁灭泰泽球虫子和菲莱温扬球虫,并进行了形状学、孢子发育、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致病力和治疗等方面研究,对埋伏期进行了详细察看,给诊断提供了依据。
1981年至1985年,中监所段希武等完成了牛副结核病诊断制剂及诊断方法的研究。该研究提纯出副结核菌素和副结核补体结合反应的抗原,为诊断牛、羊副结核病和进出口动物检疫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1983年至1984年,北农大兽医学院、武汉电子仪器厂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JTC-40型多功能兽用超声波诊断仪的研制和在畜牧兽医技术上的推广应用。该仪器在信号检测、数据处理、超声波发射和接收、妊娠报警区域处理、测膘方式等方面有独来 之处,可进行家畜脏器定位,多种家畜的疾病诊断,定位监视,活体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