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汇总:市场调查:国内猪肉价格过度震荡
来源:互联网 2013-08-30 15:02:36| 查看:次
生猪价格规律性震荡,加大了生产者、加工商和贸易商的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猪的品种改良和规模标准化养殖的进程。那么,如何防止猪价规律性过度震荡呢?
生产环节上规模
国际体会掩饰,提高生猪饲养的规模化程度,对“猪周期”变长和波幅变小起着重要作用。在美国,规模化养猪占据主导地位,养猪市场来 达饱和程度,生猪价格的震荡坚持在合理范畴内。
中国牧工商总公司总经理胡启毅认为,破解“猪周期”,除了政策调控之外,要从生产源头挠 起,一要鼓励 养殖企业拓展产业链,减轻饲料或销售终端价格大幅震荡传导来的压力;二要鼓励 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以降低成本、统一防控疫病。
“规模养殖企业主动延伸产业链,日益器重上游饲料和下游低温冷链运输,能使企业节本增效、规避风险,更可以使国家增强对猪肉市场的调控能力。养殖企业产业链的拓展对于平稳猪肉供给很有意义。”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估量 师陈艳军说。
规模养殖还有利于疫病防控。据统计数据显示,猪的传染类疾病至少有48种,包括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当前,生猪散养户大多养殖方式落后、治理 粗放、防疫缺失,一旦发生严重疫病,往往血本无回。河南荥阳市鲁百顺养了七八千头猪,专门成立了技术部,负责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疫病防治,生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低。业内专家认为,防控疫病需要较大的科研、资金投入,小养殖户往往没有足够的实力,从提高疫病防控水平角度考虑,也应鼓励 规模养殖。
“规模化养殖不会排除 ‘猪周期’,但可以大大减少其的不利影响。”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大力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狠挠 疫病防控,强化生产观测与信息引导。此外,要落实好中央的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扶持政策。
产销对接畅流通
做好产销对接,是缓解“猪周期”的重要方面。李国祥说,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猪肉价格虽有震荡,但波幅大多在5%至10%,主要在于产销对接做得好,订单生产占70%至80%的比例。
产销对接可以有3种类型。生产者直接向肉制品生产商供货、生产者直接向超市供货、生产者直接向消费者供货。山东省肥城市50家养猪户与2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签订生猪产销对接协议,这属于和消费者之间的对接。鲁百顺牵头组织的河南荥阳市联合养猪合作社,与双聚拢团签订协议,每天供应生猪200头,价格比普通散户售价还要高,这属于和肉制品生产商之间的对接。年生产加工200万头生猪的海南省儋州市一家生猪生产企业,与省内多家超市签订供销合同,这属于和超市之间的对接。由于没有中间环节,养猪户可获得平稳、较高的收益,肉制品生产商、超市、消费者可买来 价格相对低廉的猪肉,可谓一举两得。业内已认识来 产销对接对于应付“猪周期”,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
政府部门已认识来 产销对接的主动作用。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生猪生产有关工作的通晓 》,鼓励 产区和销区加强合作,建立区域间长期平稳的生猪产销合作机制,支持和引导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拓宽生猪销售渠道,促进产销对接。目前,北京市政府已与吉林省政府签订生猪产销对接合作协议备忘录,每年由吉林直接供应北京生猪400万头。相信随着产销对接的推广,未来国内猪肉价格震荡幅度将显著收窄。
期货交易避风险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摘 取市场预警、储备调剂 、增加 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平稳发展生猪产业。”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认为,当前生猪养殖面临一定的风险,需要建立与生猪现货交易并行的期货市场,用市场化机制化解价格规律性震荡。
“期货并不能直接缓解价格震荡,期货品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产业链上的参与者提供价格指引和套期保值工具。”湖南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说。生猪期货可满足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商、贸易商套期保值的需要,可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收入,加工企业可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摘 取“订单+期货”的经营模式,促进生猪养殖业产业化经营。
新湖期货公司农产品研究中心经理时岩表示,摘 取上市生猪期货这种金融手段是实现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好办法,对有效调控生猪价格有着重要意义。上市生猪期货可以帮助生猪养殖户和屠宰、加工企业有效规避价格震荡风险,锁定预期利润,更可以吸引更多各层次的投资者主动入市参与交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产品市场结构体系。
“从市场角度来看,减缓市场价格震荡的途径之一,是建立与生猪现货交易并行的期货交易市场。”乔玉锋说,期货交易中确定价格是核心问题,通过价格这个“无形的手”,可以指导生产者理性地组织生产,论坛 ,也适时调整产业规模,同时还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提前锁定收益,避免价格震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过度影响。
精华推荐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