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一位律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村民科学知识欠缺,健康意识淡薄,是“瘦肉精”屡禁不止的直接原因之一。
这位律师告诉记者,他老家所在的槐树乡,很多邻居以养猪为生,但这些猪农自己也不太提防“瘦肉精”的危害。猪农自己每日餐桌上吃的猪肉,也是在菜市场上买的,并不是媒体所报道的那样,有一个独立的猪圈养猪自供。
记者在孟州市赵河乡采访猪农时了解到,由于屠宰许可制度,猪农是不能自行屠宰生猪的,包括自家所养,猪农日常食用和招待客人也都是从市场上购买。
中央电视台关于“瘦肉精”节目播出后,这些天孟州市和其下乡镇的一些居民,街谈巷议“瘦肉精”,一家面馆老板说,“孟县这下可出名了”。(孟州市原称孟县)
新乡地区一名王姓收猪人告诉本报记者,“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相关监管部门从养猪、运输到屠宰等各个环节自我加压,严格把关检验环节。
这名收猪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猪加精后能多赚20~30元,一些自繁自养的养殖场,200头左右规模的,一年能卖2000多头猪;通过购买小猪倌养殖的养殖场地,比如一些水上农户,一年产猪1000多头。此等规模的养殖场,加精后一年增加的收入在2000~4000元,这其实只占到利润总额的4%~5%,并不可观。
“有利益就干,猪农不懂这些。”这名收猪人说。他分析说,饲料成本上升,肉价下降,压缩了猪农的收入,瘦肉精能增收,这么干的就多了。行情好的时候,比如2007年、2008年,猪肉每斤卖8元的时候,一头猪能赚700~1000元 现在市价降到7.5元左右一市斤,而猪饲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都在涨价,分摊到每头猪的饲料成本上涨了200~300元,吞噬了大量利润。
对于小型养殖场来说,加精的动力并不全在多赚钱上。孟州市那位律师表示,农户卖猪全靠收猪人来收,他们连卖到哪去都不知道。农户并不愿意加精,不加精的猪肉卖相不好,卖不出去,出于竞争考虑,只好都加精了。曝光后,农户承担了损失,而在整个利益链条中受益最大的经纪人却没有什么损失。
孟州市委宣传部对本报记者表示,下一步孟州市的一项工作重点,是考虑如何为那些没有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农户作出补偿。
河南省肉类协会会长刘承信告诉本报记者,个别规模小的养殖户缺乏话语权而被经纪人掌控,因而当务之急是加强经纪人管理,对收猪人进行资质认证。他同时称,加精猪只是个案,千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希望民众不要谈肉色变,草木皆兵。
孟州市赵河乡的村民们相互调侃道,“现在卖肉应该开始送东西,买一斤肉送一匹布。”而焦作海天假日宾馆里,双汇的火腿肠仍然摆放在宾馆的客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