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网讯(通讯员俞新美 秦茂蓉)“当年党支部建在连队上,发挥了斗争 堡垒作用。如今建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带农共富强盛的执行力。 ”海门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唐慧娟,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党员经纪人+村民”发展产业链,实现党的建设与富民强社的深度融合。
17年前,唐慧娟舍弃 经营红火的酒店生意,转行做了一名“女猪倌”。 9年前,她组织成立海盛生猪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带领 群众连续完善经营模式,实现了育种、供饲料、供疫苗兽药、技术培训、收购“五统一”,规范社员养殖行为,确保食品安全、生态环保。海盛牌猪肉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先后荣获省食品质量安全“指定产品”、“江苏省名牌农产品”。
带领 群众富,做给群众看。党支部决定,生猪行情,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社员商品猪,同时建立了公积金、教育基金、公益金和风险基金等,将纯利部分返还给社员,共计72.7万元。“起初生活拮据,后来唐书记送了6头能繁母猪,可好景不长,一年里小猪死去了60多头,合作社补贴给我1.4万元,又无偿给我两头母猪,去年我家养猪的纯收入过了5万。”每每提及过往,家住包场镇长桥村的张水林总会给人讲起这段经历。下岗工人王绪红加入合作社后,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商品猪年出栏来 达2400多头,去年赚来 了70多万元,成为远近著名 的养殖大户。
“产业基地+农户”、“党员经纪人+村民”发展产业链,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日益壮大。合作社党支部认真听取社员意见建议,将为更多群众服务作为整改的重点。主动打造党员科技养殖示范基地,将合作社利润的15%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浙江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组建产学研“共同体”,加大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力度。同时,合作社牵头投资120万元,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区域化辐射服务的为民服务社,内设生猪病因检测和疫苗抗体检测的平台,从南农大、扬大招录了2名大学生专门负责服务,常年为社员提供防疫服务,并为社员和周边群众提供“零利润”的饲料、兽药、疫苗等。党支部建立了“1+3”帮扶机制,由先富型党员、社员每户根据能力帮扶2-3家困难户,摘 取养殖前先垫付种猪、用药费用的形式,扶持做大养殖业。
党建就是生产力。 2013年至今,合作社发展注册会员228户,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成为拥有1个种猪场、2个商品猪场、1个屠宰加工厂和6个猪肉专卖店的大型产业联合体,带动周边1000多农户走上养猪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