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中巴大豆贸易争端背后

来源: 互联网   2014-09-26 11:16:44   查看:  次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中巴大豆贸易争端背后

  中国是全球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和加工制造国,巴西是全球主要的大豆出产国和出口国,双方一旦在价格上发生强力博弈,争端便会随时爆发。Photocome供图

  6 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对23家国际大豆贸易商禁令解除,中国和巴西乃至南美其他国家入夏以来一直紧绷的大豆贸易神经终于临时放松 。但是,进入7月后,充满在国内榨油行业上空的大面积亏损阴云并未消散。

  “国家应当在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加强对榨油行业的引导。”一位期货业人士认为,“中国当然有权禁止毒大豆进入中国境内,但是这次启动的质检规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仅保护了落后,而且以国家声誉参与来 国际贸易争端中来值得商榷,质检规则应当让位于市场规则!”“中国企业家应该忧患的不是可能浮出水面的大豆欧佩克组织,而是自身风险治理 意识及其行为的缺位。”该期货业人士估量 认为。

  大豆贸易争端已经趋于平息,但在这次争端过程中,相关各方博弈所宣示的意义,业内热论见仁见智,不绝于耳。

  归放

  大豆贸易争端始末4月18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在一艘装有5.9万吨巴西大豆的外轮上,发觉7个船舱表层都平均 粘有表面呈红色的大豆。检测结果确定,这些进口榨油大豆中夹杂了含有萎莠灵、克菌丹等农药的种衣剂大豆。

  种衣剂是用杀菌剂、杀虫剂和有关助剂制成的悬浮型农药,用于种子包衣,防治农作物苗期病虫害。种衣剂大豆混入用于食用油和豆粕的大豆原料中,会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为此,4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就将从巴西进口大豆中发觉的严重违规情景正式通报巴西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渴望 巴西摘 取有效改进措施。

  与此同时,5月17日和22日,广东、福建检验检疫局分别在进口巴西的大豆中再次发觉混有红色种衣剂大豆。

  由于接连涌现从巴西输入我国的大豆中有红色种衣剂大豆,国家质检总局持续发布公告和警示通报,并暂停了包括国际大粮商嘉吉、路易达等6家国际供货商向中国出口大豆的资格。

  此后,在6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禁令,使禁止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贸易商一度蔓延来 23家,国家质检总局还于6月15日发布公告请求各个港口的质检部门仔细检查大豆船货,从而禁止混有种衣剂的大豆入境。

  由于巴西每年向中国市场出口其年产大豆的1/3,因此,巴西政府一方面加强和中国政府的紧密配合,从2004年6月11日起,加强了对大豆的生产、仓储、运输、装船等各个环节的严厉查验和监管,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另一方面,巴西更与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合作,加紧对中国市场摘 取贸易反制措施。6月16日,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主席及巴西农业综合企业协会主席卡罗·拉瓦泰利称,“巴西大豆出口商可能会要求美国和阿根廷同行联合起来向中国递交信函,请求中国遵守国际卫生检疫检查标准,取消禁令”。

  拉瓦泰利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如果中方拒绝取消这一禁令,三个国家的私营企业将向各自的政府施压,联合向世贸组织抗议中国的做法。”“如果中国依旧对巴西大豆实施禁令,巴西政府可能将其诉诸WTO.”巴西农业综合企业和大豆加工行业联合会相关人士6月16日也这样认为。

  然而,时隔不来 10天,6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76号公告”。公告称,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恢复质检总局有关文件规定暂停的23家出口商和供货商向我国出口巴西大豆的资格。

  同时,公告称,从2004年6月11日前已启运在途的巴西大豆,如混有种衣剂大豆,应在卸货前进行挑选处理,符合中方相关请求后方可准许入境。挑选处理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出口商承担,否则将作退运处理。至此,几个月来紧绷在中巴大豆贸易之间的一根紧张神经在瞬时 趋向放松 。“这是我们一直渴望得来 的好消息,我们同中国方面已开始恢复良好的关系。”得来 这一消息之后,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执行主席也这样对媒体表示。

  争端背后 豆企受伤政府介入

  “其实,争端的因素甚至可以追溯来 去年秋天。”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张照新对记者这样估量 这次争端的原由。

  张照新透露说,去年秋天,由于美国大豆涌现大面积的减产,同时国际市场预言南美大豆也将涌现大幅度减产,因此,国际市场大豆一直看涨。为此,国内买家纷纷买入大豆远期合约。

  张照新接着估量 说,然而,后来南美大豆并没有涌现原先 预期的大面积减产,同时,今年北美等地大豆种植面积还大量增加 ,加上天气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因此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开始涌现大幅下滑。

  “今年春夏之交全国爆发的禽流感,压缩国内豆粕的市场需求,越发剧了国内大豆需求和价格的走弱。”张照新表示:“然而由于国内厂商和国际供货商签订的都是远期合约,以原先 商定的价格为基础,因此履行原先 合约必然使国内厂商形成巨额亏损。”

  屋漏偏逢连阴雨,今年严格的宏观经济调控更致使国内大豆企业资金链涌现断裂。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商业银行对国内榨油行业紧缩银根,进而使很多榨油企业开不出信用证。

  “因此,现在很多国内厂商都纷纷把目光瞄向贸易商,渴望 能修改原先签订的合同以降低价格。如果修改合同不成,他们宁愿缺失 此前每船大豆100万美元的定金。”中国国际期货估量 师李磊告诉记者。

  原先,国内榨油企业资金周转的传统模式为:银行开出信用证,进口大豆,然后加工,快速将豆油和豆粕销售出去,回还信用证资金,依次循环。

  常态情景下,如果榨油行业的纯利前景良好,其资金周转是顺畅的。但是,一旦银行加强信贷控制,就请求企业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否则无法开立信用证。

  “然而,国内很多榨油厂如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中小油厂,都是前年、去年刚刚进入来 该行业中的,因此除了国内几个行业大佬之外,流动资金都非常有限。”李磊透露说。

  “在庞大的资金压力下,有境外前来大陆投资榨油厂的投资商甚至向高层提交报告,渴望 政府出面干预大豆进口,以缓解国内市场的大豆供给压力。”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说。

  “当然,国家质检总局以毒大豆名义限制巴西大豆入境,这点无可非议,实际上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处理贸易争端时候的通行做法。”这位人士认为。

  然而,中国质检部门的介入也使中巴大豆贸易之间的风向标悄悄发生变化。

  虚张声势 大豆欧佩克不现实

  巴西有关各方一方面和中国政府紧密合作,修订原先 出口中国市场的大豆标准;一方面又试图联合阿根廷、美国,试图提交WTO组织解决争端,甚至更把目光投向成立类似石油欧佩克的组织,以对大豆的国际贸易价格进行永久性的统一定价。

  新近加入来 向中国出口大豆的阿根廷出口商表示,中国颁布“76号公告”的新政策将答应中国进口商在船货来 港时拒收,正如他们对巴西大豆的做法。而且,还答应中方在港口订价,这将使交易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为此,巴西提议成立大豆欧佩克组织的动议,马上得来 了阿根廷、乃至美国出口商的响应。

  对此,张照新博士则认为,巴西和阿根廷成立类似石油的大豆欧佩克可能性不是太大。张照新对记者表示,大豆和石油是两类不同的商品。其中,石油是资源性产品,其供给在短时期内可以无限扩大。然而,大豆是传统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其供给最终要受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制约,供给弹性较小,因此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形成超量的供给。

  张照新估量 说,“大豆欧佩克”如果能够成立,无疑是如石油欧佩克那样要干预国际大豆贸易市场,对大豆进行统一定价。而干预贸易走势只有两种办法才能达成,或者限制大豆产量,或者提高价格。“实际上,巴西、阿根廷和美国干预贸易走势的办法只剩下决定产量这一种解决办法。”张照新表示。

  为什么这样说呢?张照新对记者接着估量 道,2003年,养猪网,美国大豆产量来 达6580万吨,而南美的大豆产量则超过9000万吨。“同时,从我们2001年对全球大豆的成本调查发觉,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成本媲美国便宜得多,折算成人民币每吨大豆的成本才700-800元,而美国大豆每吨的成本则高达1500- 1600元。”

  “同时,巴西、阿根廷还有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完全可以扩大大豆的生产和种植。”张照新认为:“因此,大豆国际贸易的决定方,实际上不是需求者之间的竞争,而是供给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点和石油的市场供需形势完全相反。”

  李磊对此也这样告诉记者,实际上,由于南美和北美的大豆上市季节不一样,同时各国对大豆的补贴政策也不一样,从而对价格的敏锐 程度也存在差别,因此成立大豆欧佩克组织对大豆进行统一定价极不现实。

  真正的担心 企业风险治理 缺位

  “中国企业真正应该反思的,恐怕不是来自所谓大豆欧佩克组织带来的威逼 ,而应当是来自自身企业风险治理 的缺位。”李磊对记者表示。

  “按照道理,油厂每买入一笔大豆合约,都应该来 同类市场上进行相关的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李磊说。李磊向记者表示,在今年3月份大连黄大豆1号合约达来 最高位、4月份国内豆粕价格也攀升至3700元/吨的时候,他暗示一些客户应当将豆粕尽快抛空。“然而,几乎所有客户都认为行情将连续 看涨,依然在市场周边不断观望,错过了一波好行情。”李磊不无遗憾地表示:“如果那时候抛出,来 现在已经赚了1000多点,相比如今的大豆现货市场而言,无疑起来 了一种保值作用,也不会涌现流动资金这么紧张的情景。”

  李磊反问说,全球厂商都遇来 了今年类似的大豆市场行情,但为何偏偏中国厂商叫苦连天,同样也是重要需求方的欧洲厂商为什么没有涌现类似的反应?“真正的因素,在于中国企业抗风险能力的薄弱,前两年市场行情看涨的时候只晓 道一味地疯狂扩张,而忽视了自身的市场风险治理 。”“去年,榨1吨豆子能实现利润700元来 800元。”中纺粮油综合部门的一位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因此,在巨额利润促使 下,大量资金在榨油行业疯狂扩张,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使得榨油的产能高达每年近6000万吨,而国内的实际需求只有2500-3000万吨。

  李磊说,如果没有遇来 国家宏观调控,如果没有禽流感爆发,国内豆粕市场不涌现走弱,国内榨油厂商的资金链也不会涌现断裂,这些过剩的生产能力无疑仍将延续。“很明显,通过启动国家质检部门这种非市场化的规则,更使这种过剩的生产能力连续 坚持,这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固 发展。”相关专家对记者这样表示。“现在启动质检规则,客观上在短期内保护了国内榨油厂商的利益,但是可能仍将为以后的恶性循环种下恶果。”上海和诚投资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甜正在在电话里对记者估量 说。

  他说,道理很简单,在质检规则的帮助下,国内厂商渡过了临时的难关和恢复资金链以后,势必又大举向国际市场大量买入大豆,从而导致国际豆价又大幅上涨,在涌现市场不确定性原因之后,便可能再次演化为行业性的系统性风险,再次演绎去年秋天以来的这幕场景……“然而,行业的治理却没有因为这次宏观调控而最后完成!”甜正在最后说。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