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报道(六)
当国内农产品贸易商面向全球摘 购的时候,漫长的海洋运输线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潜在的风险。大豆从南美产区运至我国南方沿海港口需要45天左右,从北美产区港口至国内南方沿海港口需要30天左右;摘 购棕榈油从马来西亚或者印尼港口至我国南方沿海港口需要10—15天时间。当运输船只还在海上行驶的时候,大豆、棕榈油价格的大幅震荡或许已对进口贸易商经营有所影响。
“在国际市场摘 购完毕特别是点价之后,国内进口贸易商为了规避市场价格大幅归落风险,一样 都会在国内期货市场筛选相关品种进行卖出保值。”大连某大豆贸易企业负责人马成军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大商所已经上市豆油、棕榈油、大豆以及豆粕等期货品种,进口贸易商通过在国内市场的保值操作,可以有效规避运输中的价格震荡风险。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同比增加 11.2%;2012年中国进口棕榈油634万余吨,同比增加 7.3%。据费解,我国进口大豆和棕榈油主要为油厂自用和贸易商摘 购分销。当前,油脂压榨企业摘 购的大豆和棕榈油一样 都是自用,像中粮、益海嘉里以及天津聚龙等企业一样 都是利用国内期货市场对冲摘 购风险。国内进口贸易商中,中国养猪网,大豆以山东晨曦为代表,其每年摘 购大豆500万—600万吨,一方面通过CBOT市场对冲价格震荡风险,另一方面利用大商所豆粕、豆油等品种进行对冲操作。以云南惠嘉为代表的棕榈油进口贸易商,更多是利用国内棕榈油期货市场,将现货销售和期货对冲相结合,规避市场价格震荡风险。
大商所期货品种已经成为国内大型企业和进口贸易商规避进口风险的主要渠道。“从大商所持仓数据来看,油脂油料的空头席位主要为国内大型油脂压榨企业和大型进口贸易商。”天津某油脂企业相关负责人史恒昱认为,这些企业从全球摘 购大豆和棕榈油,进口量很大,需要通过国内期货市场的相关品种对冲风险。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内散装四级豆油现货价格自8900元/吨的高位跌至当前的7500元/吨,跌幅为15.7%。部分进口贸易商和油脂企业通过国内期货市场成功规避了市场价格大幅归落风险,实现了企业的平稳运营。


